陝西發現秦帝國全天星台遺址

榆陽區古道研究室、文體事業局歷經九年調查考證,經中國秦漢研究會、中國社科院等專家評審組通過,宣布發現了完整秦帝國全天星台遺址。




秦帝國全天星台由1424個圓形或橢圓形土台組成,分別與天空332個星宿或星官一一對應,又分別對應秦帝國的疆域山川,郡縣城障,宮廷苑囿,文武百官,軍隊、監獄,社會百業,日常生活等。同時,這些星台還與各種神話等精神世界相呼應,構成完整的「地上天國」星台群。此星台群東臨黃河,西跨明長城內外,南止秀延河下游,北達鄂爾多斯高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多分布在陝北。榆林境內除了定邊縣,其他11個縣區均有分布,其餘星台散布於延安市子長縣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噶爾旗、伊金霍洛旗。據考證,此為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命大將蒙恬駐守上郡時主持修造的一大工程,歷時六年完成。遺址總體輪廓為女媧補天造形,女媧頭北足南,身高約809秦里(337公里),體寬約365秦里(152公里)。身高與體寬的個位數合為九五之尊。自下而上共分九層,每層各有其名,各含不同的若干星宿或星官。




利用航測地圖,參照後世全天圖和唐代瞿曇悉達《開元占經》等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後發現,一些重要星台旁還曾設有觀象所,附近設有祭星台,並置放或掩埋陶器、青銅器等禮器。秦帝國時期,郡、縣、軍城、亭障、長城、道路及秦直道南端甘泉宮,也普遍設有星台,統治者透過觀星、祭星、占星這種獨特方式來預測軍國大事,庶民亦希望觀天象知曉社會變異或自身生計,此習俗至今仍流行於陝北地方。

【典藏古美術2009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