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聆聽「痛」的聲音
告訴我,痛是怎樣的感覺呢?
相信許多人猶記得小時候赤腳走過炎炎八月天滾燙的柏油路面,一邊叫一邊跳的模樣。後來穿了鞋子,不小心踩到鐵釘,釘頭穿過鞋底刺進腳板,一陣尖銳刺痛讓人立刻毫不猶豫縮起腳來。
如果你運氣好也跟我一樣有過結石的經驗,也嘗過那種「天地不應,生死不得」的劇痛,相信從此打自心底,必當更加敬佩經歷自然生產的天下勇敢母親。
痛,也許有小痛大痛、慢性急性之分。然而,當我們想要藉用語言或文字描述痛的感覺,很多時候難免語拙字窮,也許聲音或表情姿勢反而容易傳述,容易了解。
人的身體為什麼會感覺痛?
基本上,「痛」對我們身體而言,不僅是警告,也是保護。
「痛」,讓我們不會再繼續使用那隻已經扭傷了腳踝的腳來走路,也讓我們燙到的手知道即時放開炙熱的鍋子,不會仍然緊抓不放。「痛」是會說話的,有時也許只是輕聲耳語,有時卻是大聲呼喊。人在世上走動的日子似乎難以避免各式各樣的疼痛,有的眨眼即逝,有的咬牙難耐,倘若遇上綿綿長長的隱痛,甚至終身不離,幾乎會把人的靈魂榨乾,不過縱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不讓自己陷入黑暗悲慘的呻吟之中。
人身體有很多不同的感覺,但沒有任何感覺比起「痛」更個人、更迫切。「你覺得如何?很痛嗎?」兩個人可以一起欣賞朝陽夕日之美,卻無能分擔對方胃痛的難過。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別人的痛,但難以了解那個人真正感受的苦。「痛」發出—只有我們自己才聽得到、聽得懂的聲音,唯有自己靜下心學習聆聽,才有安撫紓解的可能。
想想,肉體固然讓我們獲得不少快樂,但也相對帶來很多疼痛。皮肉之痛,讓我們享受喜悅歡愉之餘,突然回神,發現自己尚有一張皮囊存在,提醒我們還有一副軀殼需要照顧。是疼痛,不是快樂,讓我們意識到肉身存在的沈重。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體顯然並未受到傷害,大腦卻依舊強烈感覺「痛」無情的襲擊,一顆心甚至揪成了一團,無法喘息,而在飽受折磨之後,「痛」化成了「苦」。其苦,不堪言。
是的,我們的身體沒有受傷,可是我們的心卻遭受了沈重的捶擊。我們覺得「心」好痛。受傷的心,常常痛到無語。傷心無語。
這時候,原來垂置一旁的手彷彿是心最好的朋友,不禁然緩緩提起、靠近,輕輕摀著孤單的心口,充滿無言的同情—只見手感到了「憂傷之苦」對心的摧毀力量,隱隱顫抖。
想起從小到大,每當我們身體遭受侵犯時,往往會以起水泡疹子、發燒咳嗽、打噴嚏或嘔吐拉肚子等等生理機制的設計來保護我們,疼痛也是其中之一。仔細再想,身體絕大部分的疼痛,其實就是我們忠心耿耿的身體,正在勇敢與疾病傷害奮戰對抗的現象與徵兆。
然而,受傷的心也是用「痛」來保護自己嗎?
我想很多時候,心所以疼痛是因為心一時無法承受,或者尚不知道如何接受傷痛,仍然憤憤不平企圖抵抗的緣故。痛也許陰險地想要溶解我們的意志,但只要不被打敗,我們可以學習控制內在的反應。藉著內在的改變,痛可以變成一股向上的助力。
身體需要管理,心需要照顧。我們需要傾聽兩者「痛」的聲音,仔細分辨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