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這麼「憨」的鳥--黑冠麻鷺
臺灣五百多種的禽鳥,好像沒有別的鳥種,有如黑冠這般「憨」得可愛了
記得曾經有過一句廣告詞,好像這麼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這句話如果稍作修飾,改為「認真的鳥兒最憨得可愛」,而且拿來形容黑冠麻鷺,我覺得再恰當不過了。說真的,臺灣五百多種的禽鳥,就我所知,好像沒有別的鳥種有如黑冠這般「憨」得可愛了。
黑冠麻鷺一般都在地面覓食,三、四月繁殖季節開始的時候,經常可以看見牠在短草叢枯葉堆裏徜徉漫步,低頭專心尋找蟲蟲或蚯蚓吃,尤其蚯蚓更是牠的最愛。
我們常常可以看見牠,很努力地要把蚯蚓從土裏「硬」拉出來,蚯蚓雖然全身沒有一根骨頭,倒是很有「骨氣」,哪裏肯如此輕易就範,一心一意拚著命想往土裏鑽回去。於是,有短短的片刻時間,雙方不免形成拉鋸戰。蚯蚓柔弱的身軀一時被拉得直直的,彷彿一條繃得緊緊的肉鐵絲,剎那間雙方好似僵持不下了。不過,我知道勝負往往很快就分判了出來,最後贏的當然總是黑冠。
有時候,蚯蚓拉得僵直的軀體,會突然「崩」地斷裂了。蚯蚓或許以為「少輸為贏」,只要留得青山半片,不需幾天又是一條好漢,哪裏知道,黑冠麻鷺卻是以更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掉在地上的那一半,也啄起來一併吃了。
美食下肚,黑冠麻鷺伸得長長的脖子,就會像似肚皮舞孃一般嬈嬈蠕動,彷彿人類吃了好吃的東西,頻頻舔嘴咂唇,再拍拍肚皮,表示口腹皆滿意的意思。不過,我觀察黑冠麻鷺緩緩左右蠕動脖子與前胸,並非只在填飽腹笥之後才會有的動作─其實,小小一條蚯蚓,充其量不過勉強塞塞牙縫罷了。對不起,鳥類沒有牙齒,不過我知道你當明白我這樣形容的意思。
此外,我也注意到,黑冠一旦發現,或自以為發覺了目標,通常也多會先擺動幾下頸子,然後再凝定身體,準備「出手」。這樣子的行為,在大蒼鷺的身上也可以看到,雖然都是擺動,所含有的意義似乎並不一樣。也許,這時候的擺動是為了放鬆攻擊前的「緊張」,同時也有鞏固或調整攻擊姿勢的作用吧。
我經常看見身高將近五十公分的黑冠麻鷺,在草地上一路走來,也是常常一邊蠕動,一邊邁步,而且不論是脖子的蠕動,還是步伐的邁出,其「緩慢」的程度,讓人感覺猶如默片再加上慢動作的特效,有說不出來的「緩」,難以形容的「慢」,有時候甚至還展現出「定格」的功夫,十足顯露泰山崩於前不改形色的「修練」本事,讓人好奇之餘禁不住覺得十分有趣,至少我個人如此認為。
不知道這樣的蠕動,是黑冠麻鷺特有的習慣動作,抑或有什麼特殊的理由或原因。
黑冠麻鷺還有另一項類似「擬態」、令人「叫絕」的自我防衛本事。那就是一旦發覺或感覺環境有異,立刻渾身靜止不動。當場的氣氛,我一旁看在眼裏,感覺彷彿地球也同時跟著不再旋轉了。然後,黑冠麻鷺就會以一副「自以為是」的神氣,慢慢地將脖頸子向上伸長拉直,直到不能再直,尖長的嘴喙也同時抬起來直指天空,兩顆眼睛圓睜睜的,眨也不眨一下,然後就保持這樣同一個姿勢,紋風不動─良久良久,依然一絲不變。
難不成黑冠麻鷺以為這樣子,就變成一枝枯枝了嗎?就好似活動在水澤邊緣的黃小鷺或綠蓑鷺,只要靜止不動,就以為自己是一根蘆葦了?
衡量當時的環境,雖然不能說空曠,但也不能用草木濃密來形容。總之,一眼就很容易讓人識破了牠的存在。不過黑冠卻仍然煞有其事,一副認真得不能再認真的模樣,差點教我跌倒。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是說麻鷺的「天真」,真的讓人覺得十分「古錐」,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憨得可愛」。
黑冠麻鷺這樣的舉動,難免讓人覺得有「多此一舉」之嫌。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麻鷺的「警覺」比我們的「發覺」早一步,當下立刻靜止不動,一般人往往漫不經心,匆匆就走過了,一點也不會注意到有隻「大」鳥就在那裏,甚至就佇立在眼前或身旁,再加上黑冠麻鷺一身的保護色,與四周環境算是融合得十分貼切,除非像我這樣「別有用心」的人,才會看得見。
我這樣的想法,後來經過多次更加細心的觀察與驗證,覺得自己的推論應該沒有錯。從此,我再看見黑冠麻鷺這樣的舉動,就不再認為那是「多此一舉」了,雖然牠的自衛策略也許不盡完美,心思不夠「縝密」。不過,我對牠「憨得可愛」的看法並沒有因此改變。
黑冠以如此「想當然耳」的障眼伎倆企圖保護自己,不必然保證每次都能成功。如果一旦發覺情況不對勁,壓力繼續逼近,立刻就會施展牠的逃生B計畫─腳底抹油,逃之夭夭。那時的黑冠麻鷺,突然變得不再像是平時所熟悉的黑冠了。「噢,我還以為黑冠只會走,不會跑呢?」。
真的,黑冠麻鷺出乎意料的還真能「跑」,不過說「快速疾走」也許更恰當一些。有時候牠會向前伸直脖子,壓得低低地往前猛衝,樣子就像拿著長矛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步卒,勇敢得讓人肅然起敬。然而,跑沒多遠牠又慢了下來,又恢復了剛才一副「沒事」的樣子,可是在我的眼裏,危機尚未解除呢。我真的被牠的「天真」完全打敗了。
更有趣的是,巢窠裏尚未離巢的幾隻小黑冠,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跟牠們的父母親一樣,一起朝天伸長脖子,安靜不動。黑冠麻鷺的巢,都是親鳥從地面撿來枝椏,一根根堆疊起來的。也許黑冠親鳥跟孩子們這麼說過:「這樣子,敵人就看不見你了,你現在已經變成了一根枯枝囉。」我相信,小黑冠一定非常崇拜牠們的父母,當牠們是心目中的英雄。
只是,黑冠麻鷺常常就地靜止不動,完全沒有考慮當時身置何處,也不問環境是否適當,如此的行為多少讓我感到困惑。黑冠只知道憑著本能,一味擬態偽裝,卻無法意識敵人是否已經發現了牠的行跡,周遭情況是否有了變化。
坦白說,黑冠麻鷺這樣的動作,我不敢說十分了解,不過我一直把它留在心底,一有機會就想要搞清楚,弄明白。後來我再三咀嚼,慢慢發覺黑冠「自以為是」的障眼法,似乎不全然沒有道理。
想想我們走在茫茫的野地裏,四處追尋野鳥的蹤跡,有一個法子─雖然不是唯一,卻是最有效的─那就是細心留意四面八方,任何「倏忽晃動」的影子。即使,只是眼角不經意的一瞥,或是前方一根枝葉綠草,極細微的若有若無的搖晃,常常就是一條可以「循線索驥」,十拿九穩的最佳線索。猛禽獵食,重要的憑靠之一,也就是這個。所以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小鹿藏在樹叢裏,大氣不敢喘一口;小竹雞聽到媽媽的警告聲,立刻鑽到灌木底下,不敢吭出半點聲響,都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尋找樹上的五色鳥,如果牠既不發情鳴叫,也無任何取食的動作,老實說根本就無從找起。
今天,即使居住在臺北這樣的城市裏的人,似乎也很有機會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都會綠地,看見黑冠麻鷺在草地上走動。譬如植物園、陽明山前山公園、二二八公園、士林官邸與大安森林公園,以及一些學校的校園,甚至沒有幾棵樹的中正紀念堂。運氣好的話,還很可能觀察到築巢與育雛的機會。
其實,過去十幾年來,黑冠麻鷺一直只是零零星星出現在南部山區,慢慢地譬如雲林的草嶺、臺南曾文溪口,以及宜蘭頭城海邊和蘭陽溪口的防風林,或高雄美濃鄰近的雙溪等地,也都陸陸續續有觀察到的紀錄與報告。不過即使直到今天,黑冠麻鷺依舊被視為稀有罕見的留鳥。只是不知道,這是不是與我們欠缺一年一度完全的鳥口普查有關?觀察禽鳥,說難不難,只要找對了地方,然而難也就難在這裏:「對」的地方在哪裏呢?
四月十九日,天氣陰有雲,太陽偶爾露出半個臉。我在上陽明山仰德大道之前的山腳下,復興橋右側那條溪畔狹長的綠地上觀察並拍攝藍鵲,就意外遇見了一隻應該是雄性的黑冠麻鷺。
在臺灣,想要看見黑冠麻鷺,我個人以為比想要看見分布環境相類似的八色鳥,機會好多了,而且一旦發現,牠的個性與習性確實比八色鳥容易觀察,尤其留棲大臺北地區的這些黑冠,幾代繁衍下來,彷彿已經相當適應周遭環境,比較習慣人類的出現。愛鳥人士無需辛苦進入山區,即可就近滿足願望。
有一天,我在中正紀念堂草地上發現一對黑冠,立刻興奮揮手招呼附近幾位鳥友,居然大家只是不約而同,一起回頭默默看著我,好似我是第一次進城的那隻鄉下老鼠,讓我覺得好不尷尬。顯然大家已經看多拍多了,如今已失去從前的那種興奮與好奇。我趕緊反身,又跑回剛才那棵大樹下,心裏卻暗暗地高興著,這次不會再有別的三腳架遮擋了我的視線,我可以獨自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觀察了。
說來黑冠也是夜鷺的一種,與經常可見俗稱「暗光鳥」的夜鷺是堂兄弟,所以住在山裏的人多稱呼牠們做「山暗光」,住在北部的人,知道這名字的恐怕就不多。夜鷺與黑冠,本來都應該屬於夜間活動的鳥,現在光天化日下,幾乎隨時可見。
中文的「鷺」字,泛指鷺科的大小鳥類,日文的漢字寫起來,一模一樣,含意也相同。我們常見的夜鷺,日本人給牠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五位鷺」,據說是醍醐天皇頒賜牠在日本眾鳥中的名次,算來也是日本人很喜愛的一種鳥,其實我一直以為,夜鷺與黑冠麻鷺,一身的羽色極具東瀛色彩,頗有日本風味。
所以黃小鷺,日文名字就叫「葭五位」。「葭」者,就是蘆葦,因為黃小鷺經常在蘆葦叢裏活動。長相與黑冠麻鷺非常相近的日本麻鷺,則叫做「溝五位」。「溝」者,溝渠也,不知道是否因為麻鷺經常出現在水渠溝邊的緣故,才這麼呼叫。因此,日本人說的「頭黑溝五位」,大家就可以猜想得出來,亦就是我們的「黑冠麻鷺」。黑冠確實經常出現在山區的澗溝,我在內雙溪與前山公園的澗溝曾經遇見過幾次。
近幾年來,黑冠麻鷺在大臺北地區顯然有愈來愈普遍的現象。不知道是否與環保觀念慢慢普及,以及大家對待野生動物的態度顯著改變有關係。果真如此,著實令人欣慰。
好幾年來,如果想看黑冠麻鷺,最容易的地方,大概就是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經營的臺北植物園了。除了前述幾塊大小都會綠地,臺北盆地周圍的低海拔山區,如陽明山、內湖、劍潭山與內外雙溪山區,也都有黑冠活動的蹤跡。譬如平等里的鵝尾山步道,還有故宮再進去不遠山腰上的雙溪社區,因為地利之便,我都曾有幾次邂逅的經驗,雖然還是需要一點運氣。
今年我去了幾次植物園,與往昔相較,園相明顯有了不少改變。變得比較「井然有序」,或是說比較「整齊乾淨」,很多大樹下的灌木叢都遭剷除了,幾個小水池中央小小渚島上的「雜草」也不見了,譬如紅冠水雞這樣的鳥類,就失去了藏身之處。紅冠水雞不說,甚至去年常見的幾隻白腹秧雞,也都不再出現了。因此,雖然四月都已經過了一半,還看不見黑冠麻鷺的蹤跡。但是後來,我在中正紀念堂卻觀察到有一對黑冠,正在築巢。
平常我們比較有機會可以看見黑冠,多半是在牠築巢育雛的這一段時期。這時候,黑冠麻鷺尋找巢材以及覓食的範圍,通常都在離開巢窠不會很遠的地面,當然必要時候,也沒有一定的限制。黑冠哺育雛鳥,不似五色鳥、紫嘯鶇或黑枕藍鶲等等一類的禽鳥,每次只要抓到了什麼,不管是一隻螳螂也好,或者滿滿一嘴的蚯蚓也好,立刻趕緊回巢,餵哺孩子。
黑冠麻鷺,跟大部分的鷺科鳥類一樣,卻是把在地上找到的食物,一樣一樣都吞了進去,暫時儲放在嗉囊裏,等回到巢中之後,再吐出來餵食嗷嗷待哺的雛鳥。所以,黑冠一趟出門「討食」,往往久久才會返巢。有時候不要說巢裏肚子都餓扁了的幼雛,連我都等得快睡著了。我不免擔心,牠是不是又跑去了哪裏,是不是又變成了一根一動也不動的枯枝,一時又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回巢?
黑冠餵哺孩子,由雌雄親鳥分攤負責。每次觀察親鳥返巢,輪流餵食小鳥,一向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經驗。一次又一次漫長的耐心等待,巢中小鳥終於又等到了一頓美食,我則親眼目睹了小黑冠如何哀哀乞食,親鳥又如何極具耐心地餵哺,整個過程,鉅細靡遺。我一邊興奮地拍攝記錄,一邊難抑心頭澎湃交雜的感觸。
這些行為在禽鳥世界裏,也許只是漫長演化過程中,世代蓄積而成的「本能」,不過我的眼睛看見的,卻是親鳥全然不求回報的「付出」與「呵護」。想想將來親子分離,縱使有一天再相見,誰也不認識誰的。「孩子,我不只給你魚吃,也教你如何釣魚,將來你釣到了魚,也不用給我們。你養你自己,養你的孩子去吧!」─我想,這大概是每一隻黑冠親鳥,都會模仿現代人類的口氣說出來的話吧。
我們說過,黑冠麻鷺從築巢、孵卵到育雛,所有的工作皆由雌雄雙親共同扛起,誰也不偷懶。根據有一年我在植物園的觀察,從一粒小小的蛋到可以自立謀生,「拉拔」孩子,確實辛苦不輸給人類。初期,雛鳥尚幼小,巢窠中隨時都會有一隻成鳥留守,一隻出外覓食,如此輪流交替。「交班」時候,也是觀察過程中最精彩的時刻。雌雄黑冠親鳥難得同時出現巢中,幾隻小黑冠不停地發出尖銳刺耳的叫鳴聲,大家莫不爭先恐後,將利劍一般的嘴喙張得好大好大,向著親鳥哀哀乞食,紛亂之中動作頻頻,拚命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以獲得餵食。
有的小黑冠看來像似餓「番」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張開嘴喙,不斷對著親鳥的大嘴咄咄逼迫,甚至用力緊緊夾住,不肯放鬆。有的乾脆張大嘴,讓親鳥的嘴喙直接插入。這樣的小黑冠,通常也是巢中長得最大、最壯的一隻或兩隻。面對小鳥的爭食,我發現成鳥不但毫無半點「怒意」,也沒有任何「拒斥」的表現,反而很有耐性、被動地跟著忽上忽下。
爭食之間,幾隻小黑冠的利喙,在巢裏有限的空間上下擺動,左右揮舞,好幾次眼看險些就要戳到親鳥的眼睛,教人心裏不禁捏出一把冷汗,所幸每次都只是有驚無險。我想鳥類天生的靈敏,讓牠們能夠精準控制自己的行為,即使極細微的動作,都能拿捏穩當。否則野外裏,就不知道要多出來多少失明的鳥兒。
大概三周之後,雛鳥都轉成了幼鳥,這時期兩隻親鳥常常會同時離巢,分頭覓食。一則,長大了的幼鳥,胃口愈來愈大,後勤工作愈來愈重;二則,如今幼鳥已不再那般纖弱,親鳥多少比較放心。
親鳥出門,小鳥當家。多少暫時填飽了肚子的小鳥,留在巢裏無所事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瞇著眼睛,半睡半醒,偶爾張嘴打個哈欠。不然就欠欠身子,舒展一下筋骨。後來長得更大了,就會張開翅膀,沒事鼓動幾下,算是鍛鍊肌肉,練習飛行。大家都安安靜靜的在等待下一餐的來臨。
大自然裏,繁忙的繁殖季節,不會單單只有黑冠麻鷺這一家人如此忙碌,鄰近也有黑枕藍鶲的窩,只見嬌小的黑枕親鳥忙進忙出,把一天比一天熱鬧的春天,「炒」得更加喧譁了。
小黑冠趴在巢裏睡覺的時候,我就跑去看黑枕藍鶲,如果聽到水池那邊,傳來小黑冠一陣比一陣急切的嘎叫聲,我就知道黑冠親鳥回巢了,正在餵食。親鳥每次出門覓食,大約少不了一、二個小時。黑冠親鳥白天四處奔波,辛苦找東西養孩子,晚上其實也沒有完全休息,只是我們沒有看見。
大約三十五天到四十天,小黑冠就可以離巢。不過,離巢之後的小鳥,仍然需要親鳥繼續在巢外餵食數日,方能完全獨立。黑冠麻鷺屬中型禽鳥,當我們看見一隻黑冠「小」鳥,還在地面上接受父母的餵食,一時難免覺得錯愕,因為那隻「小」鳥其實已經不「小」,除了一點青澀生嫩之外,根本就與親鳥一般大,你當會懷疑,難道禽鳥世界也有「啃老族」?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黑冠獨有。如果仔細觀察,常見的白頭翁、黑枕藍鶲、臺灣藍鵲,甚至路邊滿地跳躍的麻雀,亦是如此。看見小麻雀,我們覺得很自然,看見大黑冠或大烏鴉這樣做,不免覺得奇怪,其實只是「習慣」的問題。
黑冠雖然屬於「稀有」留鳥,不過在許多人的眼裏,卻是非常「普通」的鳥種,儘管我認為牠極其耐看而且十分有趣。也許因為牠總是在地上奔走的時候比較多,跟我們同一個平面,甚至比我們還「低」,而不是高高飛在我們的頭頂上,既不如威武的猛禽捕殺其他鳥類,吃的又是泥土裏的蠕蟲,叫聲既不悅耳,長相土裏土氣,只差一點沒說牠又「傻」又「笨」。
我們人類經常以「物以『稀』為貴」,做為一件物品甚或一條生命,高低貴賤的價值判斷與取捨。好幾千根的釘子,抵不過小小一塊的銀子;好幾萬條兵卒的生命,都不如一個皇帝的偉大;再多的麻雀,也沒有一隻藍腹鷴的貴重。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偏見」與「偏愛」而不自覺呢?
有一天,當我們找到答案的時候,或許我們就能比較明白「眾生平等」真正的意義何在。
記得曾經有過一句廣告詞,好像這麼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這句話如果稍作修飾,改為「認真的鳥兒最憨得可愛」,而且拿來形容黑冠麻鷺,我覺得再恰當不過了。說真的,臺灣五百多種的禽鳥,就我所知,好像沒有別的鳥種有如黑冠這般「憨」得可愛了。
黑冠麻鷺一般都在地面覓食,三、四月繁殖季節開始的時候,經常可以看見牠在短草叢枯葉堆裏徜徉漫步,低頭專心尋找蟲蟲或蚯蚓吃,尤其蚯蚓更是牠的最愛。
我們常常可以看見牠,很努力地要把蚯蚓從土裏「硬」拉出來,蚯蚓雖然全身沒有一根骨頭,倒是很有「骨氣」,哪裏肯如此輕易就範,一心一意拚著命想往土裏鑽回去。於是,有短短的片刻時間,雙方不免形成拉鋸戰。蚯蚓柔弱的身軀一時被拉得直直的,彷彿一條繃得緊緊的肉鐵絲,剎那間雙方好似僵持不下了。不過,我知道勝負往往很快就分判了出來,最後贏的當然總是黑冠。
有時候,蚯蚓拉得僵直的軀體,會突然「崩」地斷裂了。蚯蚓或許以為「少輸為贏」,只要留得青山半片,不需幾天又是一條好漢,哪裏知道,黑冠麻鷺卻是以更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掉在地上的那一半,也啄起來一併吃了。
美食下肚,黑冠麻鷺伸得長長的脖子,就會像似肚皮舞孃一般嬈嬈蠕動,彷彿人類吃了好吃的東西,頻頻舔嘴咂唇,再拍拍肚皮,表示口腹皆滿意的意思。不過,我觀察黑冠麻鷺緩緩左右蠕動脖子與前胸,並非只在填飽腹笥之後才會有的動作─其實,小小一條蚯蚓,充其量不過勉強塞塞牙縫罷了。對不起,鳥類沒有牙齒,不過我知道你當明白我這樣形容的意思。
此外,我也注意到,黑冠一旦發現,或自以為發覺了目標,通常也多會先擺動幾下頸子,然後再凝定身體,準備「出手」。這樣子的行為,在大蒼鷺的身上也可以看到,雖然都是擺動,所含有的意義似乎並不一樣。也許,這時候的擺動是為了放鬆攻擊前的「緊張」,同時也有鞏固或調整攻擊姿勢的作用吧。
我經常看見身高將近五十公分的黑冠麻鷺,在草地上一路走來,也是常常一邊蠕動,一邊邁步,而且不論是脖子的蠕動,還是步伐的邁出,其「緩慢」的程度,讓人感覺猶如默片再加上慢動作的特效,有說不出來的「緩」,難以形容的「慢」,有時候甚至還展現出「定格」的功夫,十足顯露泰山崩於前不改形色的「修練」本事,讓人好奇之餘禁不住覺得十分有趣,至少我個人如此認為。
不知道這樣的蠕動,是黑冠麻鷺特有的習慣動作,抑或有什麼特殊的理由或原因。
黑冠麻鷺還有另一項類似「擬態」、令人「叫絕」的自我防衛本事。那就是一旦發覺或感覺環境有異,立刻渾身靜止不動。當場的氣氛,我一旁看在眼裏,感覺彷彿地球也同時跟著不再旋轉了。然後,黑冠麻鷺就會以一副「自以為是」的神氣,慢慢地將脖頸子向上伸長拉直,直到不能再直,尖長的嘴喙也同時抬起來直指天空,兩顆眼睛圓睜睜的,眨也不眨一下,然後就保持這樣同一個姿勢,紋風不動─良久良久,依然一絲不變。
難不成黑冠麻鷺以為這樣子,就變成一枝枯枝了嗎?就好似活動在水澤邊緣的黃小鷺或綠蓑鷺,只要靜止不動,就以為自己是一根蘆葦了?
衡量當時的環境,雖然不能說空曠,但也不能用草木濃密來形容。總之,一眼就很容易讓人識破了牠的存在。不過黑冠卻仍然煞有其事,一副認真得不能再認真的模樣,差點教我跌倒。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是說麻鷺的「天真」,真的讓人覺得十分「古錐」,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憨得可愛」。
黑冠麻鷺這樣的舉動,難免讓人覺得有「多此一舉」之嫌。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麻鷺的「警覺」比我們的「發覺」早一步,當下立刻靜止不動,一般人往往漫不經心,匆匆就走過了,一點也不會注意到有隻「大」鳥就在那裏,甚至就佇立在眼前或身旁,再加上黑冠麻鷺一身的保護色,與四周環境算是融合得十分貼切,除非像我這樣「別有用心」的人,才會看得見。
我這樣的想法,後來經過多次更加細心的觀察與驗證,覺得自己的推論應該沒有錯。從此,我再看見黑冠麻鷺這樣的舉動,就不再認為那是「多此一舉」了,雖然牠的自衛策略也許不盡完美,心思不夠「縝密」。不過,我對牠「憨得可愛」的看法並沒有因此改變。
黑冠以如此「想當然耳」的障眼伎倆企圖保護自己,不必然保證每次都能成功。如果一旦發覺情況不對勁,壓力繼續逼近,立刻就會施展牠的逃生B計畫─腳底抹油,逃之夭夭。那時的黑冠麻鷺,突然變得不再像是平時所熟悉的黑冠了。「噢,我還以為黑冠只會走,不會跑呢?」。
真的,黑冠麻鷺出乎意料的還真能「跑」,不過說「快速疾走」也許更恰當一些。有時候牠會向前伸直脖子,壓得低低地往前猛衝,樣子就像拿著長矛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步卒,勇敢得讓人肅然起敬。然而,跑沒多遠牠又慢了下來,又恢復了剛才一副「沒事」的樣子,可是在我的眼裏,危機尚未解除呢。我真的被牠的「天真」完全打敗了。
更有趣的是,巢窠裏尚未離巢的幾隻小黑冠,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跟牠們的父母親一樣,一起朝天伸長脖子,安靜不動。黑冠麻鷺的巢,都是親鳥從地面撿來枝椏,一根根堆疊起來的。也許黑冠親鳥跟孩子們這麼說過:「這樣子,敵人就看不見你了,你現在已經變成了一根枯枝囉。」我相信,小黑冠一定非常崇拜牠們的父母,當牠們是心目中的英雄。
只是,黑冠麻鷺常常就地靜止不動,完全沒有考慮當時身置何處,也不問環境是否適當,如此的行為多少讓我感到困惑。黑冠只知道憑著本能,一味擬態偽裝,卻無法意識敵人是否已經發現了牠的行跡,周遭情況是否有了變化。
坦白說,黑冠麻鷺這樣的動作,我不敢說十分了解,不過我一直把它留在心底,一有機會就想要搞清楚,弄明白。後來我再三咀嚼,慢慢發覺黑冠「自以為是」的障眼法,似乎不全然沒有道理。
想想我們走在茫茫的野地裏,四處追尋野鳥的蹤跡,有一個法子─雖然不是唯一,卻是最有效的─那就是細心留意四面八方,任何「倏忽晃動」的影子。即使,只是眼角不經意的一瞥,或是前方一根枝葉綠草,極細微的若有若無的搖晃,常常就是一條可以「循線索驥」,十拿九穩的最佳線索。猛禽獵食,重要的憑靠之一,也就是這個。所以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小鹿藏在樹叢裏,大氣不敢喘一口;小竹雞聽到媽媽的警告聲,立刻鑽到灌木底下,不敢吭出半點聲響,都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尋找樹上的五色鳥,如果牠既不發情鳴叫,也無任何取食的動作,老實說根本就無從找起。
今天,即使居住在臺北這樣的城市裏的人,似乎也很有機會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都會綠地,看見黑冠麻鷺在草地上走動。譬如植物園、陽明山前山公園、二二八公園、士林官邸與大安森林公園,以及一些學校的校園,甚至沒有幾棵樹的中正紀念堂。運氣好的話,還很可能觀察到築巢與育雛的機會。
其實,過去十幾年來,黑冠麻鷺一直只是零零星星出現在南部山區,慢慢地譬如雲林的草嶺、臺南曾文溪口,以及宜蘭頭城海邊和蘭陽溪口的防風林,或高雄美濃鄰近的雙溪等地,也都陸陸續續有觀察到的紀錄與報告。不過即使直到今天,黑冠麻鷺依舊被視為稀有罕見的留鳥。只是不知道,這是不是與我們欠缺一年一度完全的鳥口普查有關?觀察禽鳥,說難不難,只要找對了地方,然而難也就難在這裏:「對」的地方在哪裏呢?
四月十九日,天氣陰有雲,太陽偶爾露出半個臉。我在上陽明山仰德大道之前的山腳下,復興橋右側那條溪畔狹長的綠地上觀察並拍攝藍鵲,就意外遇見了一隻應該是雄性的黑冠麻鷺。
在臺灣,想要看見黑冠麻鷺,我個人以為比想要看見分布環境相類似的八色鳥,機會好多了,而且一旦發現,牠的個性與習性確實比八色鳥容易觀察,尤其留棲大臺北地區的這些黑冠,幾代繁衍下來,彷彿已經相當適應周遭環境,比較習慣人類的出現。愛鳥人士無需辛苦進入山區,即可就近滿足願望。
有一天,我在中正紀念堂草地上發現一對黑冠,立刻興奮揮手招呼附近幾位鳥友,居然大家只是不約而同,一起回頭默默看著我,好似我是第一次進城的那隻鄉下老鼠,讓我覺得好不尷尬。顯然大家已經看多拍多了,如今已失去從前的那種興奮與好奇。我趕緊反身,又跑回剛才那棵大樹下,心裏卻暗暗地高興著,這次不會再有別的三腳架遮擋了我的視線,我可以獨自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觀察了。
說來黑冠也是夜鷺的一種,與經常可見俗稱「暗光鳥」的夜鷺是堂兄弟,所以住在山裏的人多稱呼牠們做「山暗光」,住在北部的人,知道這名字的恐怕就不多。夜鷺與黑冠,本來都應該屬於夜間活動的鳥,現在光天化日下,幾乎隨時可見。
中文的「鷺」字,泛指鷺科的大小鳥類,日文的漢字寫起來,一模一樣,含意也相同。我們常見的夜鷺,日本人給牠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五位鷺」,據說是醍醐天皇頒賜牠在日本眾鳥中的名次,算來也是日本人很喜愛的一種鳥,其實我一直以為,夜鷺與黑冠麻鷺,一身的羽色極具東瀛色彩,頗有日本風味。
所以黃小鷺,日文名字就叫「葭五位」。「葭」者,就是蘆葦,因為黃小鷺經常在蘆葦叢裏活動。長相與黑冠麻鷺非常相近的日本麻鷺,則叫做「溝五位」。「溝」者,溝渠也,不知道是否因為麻鷺經常出現在水渠溝邊的緣故,才這麼呼叫。因此,日本人說的「頭黑溝五位」,大家就可以猜想得出來,亦就是我們的「黑冠麻鷺」。黑冠確實經常出現在山區的澗溝,我在內雙溪與前山公園的澗溝曾經遇見過幾次。
近幾年來,黑冠麻鷺在大臺北地區顯然有愈來愈普遍的現象。不知道是否與環保觀念慢慢普及,以及大家對待野生動物的態度顯著改變有關係。果真如此,著實令人欣慰。
好幾年來,如果想看黑冠麻鷺,最容易的地方,大概就是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經營的臺北植物園了。除了前述幾塊大小都會綠地,臺北盆地周圍的低海拔山區,如陽明山、內湖、劍潭山與內外雙溪山區,也都有黑冠活動的蹤跡。譬如平等里的鵝尾山步道,還有故宮再進去不遠山腰上的雙溪社區,因為地利之便,我都曾有幾次邂逅的經驗,雖然還是需要一點運氣。
今年我去了幾次植物園,與往昔相較,園相明顯有了不少改變。變得比較「井然有序」,或是說比較「整齊乾淨」,很多大樹下的灌木叢都遭剷除了,幾個小水池中央小小渚島上的「雜草」也不見了,譬如紅冠水雞這樣的鳥類,就失去了藏身之處。紅冠水雞不說,甚至去年常見的幾隻白腹秧雞,也都不再出現了。因此,雖然四月都已經過了一半,還看不見黑冠麻鷺的蹤跡。但是後來,我在中正紀念堂卻觀察到有一對黑冠,正在築巢。
平常我們比較有機會可以看見黑冠,多半是在牠築巢育雛的這一段時期。這時候,黑冠麻鷺尋找巢材以及覓食的範圍,通常都在離開巢窠不會很遠的地面,當然必要時候,也沒有一定的限制。黑冠哺育雛鳥,不似五色鳥、紫嘯鶇或黑枕藍鶲等等一類的禽鳥,每次只要抓到了什麼,不管是一隻螳螂也好,或者滿滿一嘴的蚯蚓也好,立刻趕緊回巢,餵哺孩子。
黑冠麻鷺,跟大部分的鷺科鳥類一樣,卻是把在地上找到的食物,一樣一樣都吞了進去,暫時儲放在嗉囊裏,等回到巢中之後,再吐出來餵食嗷嗷待哺的雛鳥。所以,黑冠一趟出門「討食」,往往久久才會返巢。有時候不要說巢裏肚子都餓扁了的幼雛,連我都等得快睡著了。我不免擔心,牠是不是又跑去了哪裏,是不是又變成了一根一動也不動的枯枝,一時又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回巢?
黑冠餵哺孩子,由雌雄親鳥分攤負責。每次觀察親鳥返巢,輪流餵食小鳥,一向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經驗。一次又一次漫長的耐心等待,巢中小鳥終於又等到了一頓美食,我則親眼目睹了小黑冠如何哀哀乞食,親鳥又如何極具耐心地餵哺,整個過程,鉅細靡遺。我一邊興奮地拍攝記錄,一邊難抑心頭澎湃交雜的感觸。
這些行為在禽鳥世界裏,也許只是漫長演化過程中,世代蓄積而成的「本能」,不過我的眼睛看見的,卻是親鳥全然不求回報的「付出」與「呵護」。想想將來親子分離,縱使有一天再相見,誰也不認識誰的。「孩子,我不只給你魚吃,也教你如何釣魚,將來你釣到了魚,也不用給我們。你養你自己,養你的孩子去吧!」─我想,這大概是每一隻黑冠親鳥,都會模仿現代人類的口氣說出來的話吧。
我們說過,黑冠麻鷺從築巢、孵卵到育雛,所有的工作皆由雌雄雙親共同扛起,誰也不偷懶。根據有一年我在植物園的觀察,從一粒小小的蛋到可以自立謀生,「拉拔」孩子,確實辛苦不輸給人類。初期,雛鳥尚幼小,巢窠中隨時都會有一隻成鳥留守,一隻出外覓食,如此輪流交替。「交班」時候,也是觀察過程中最精彩的時刻。雌雄黑冠親鳥難得同時出現巢中,幾隻小黑冠不停地發出尖銳刺耳的叫鳴聲,大家莫不爭先恐後,將利劍一般的嘴喙張得好大好大,向著親鳥哀哀乞食,紛亂之中動作頻頻,拚命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以獲得餵食。
有的小黑冠看來像似餓「番」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張開嘴喙,不斷對著親鳥的大嘴咄咄逼迫,甚至用力緊緊夾住,不肯放鬆。有的乾脆張大嘴,讓親鳥的嘴喙直接插入。這樣的小黑冠,通常也是巢中長得最大、最壯的一隻或兩隻。面對小鳥的爭食,我發現成鳥不但毫無半點「怒意」,也沒有任何「拒斥」的表現,反而很有耐性、被動地跟著忽上忽下。
爭食之間,幾隻小黑冠的利喙,在巢裏有限的空間上下擺動,左右揮舞,好幾次眼看險些就要戳到親鳥的眼睛,教人心裏不禁捏出一把冷汗,所幸每次都只是有驚無險。我想鳥類天生的靈敏,讓牠們能夠精準控制自己的行為,即使極細微的動作,都能拿捏穩當。否則野外裏,就不知道要多出來多少失明的鳥兒。
大概三周之後,雛鳥都轉成了幼鳥,這時期兩隻親鳥常常會同時離巢,分頭覓食。一則,長大了的幼鳥,胃口愈來愈大,後勤工作愈來愈重;二則,如今幼鳥已不再那般纖弱,親鳥多少比較放心。
親鳥出門,小鳥當家。多少暫時填飽了肚子的小鳥,留在巢裏無所事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瞇著眼睛,半睡半醒,偶爾張嘴打個哈欠。不然就欠欠身子,舒展一下筋骨。後來長得更大了,就會張開翅膀,沒事鼓動幾下,算是鍛鍊肌肉,練習飛行。大家都安安靜靜的在等待下一餐的來臨。
大自然裏,繁忙的繁殖季節,不會單單只有黑冠麻鷺這一家人如此忙碌,鄰近也有黑枕藍鶲的窩,只見嬌小的黑枕親鳥忙進忙出,把一天比一天熱鬧的春天,「炒」得更加喧譁了。
小黑冠趴在巢裏睡覺的時候,我就跑去看黑枕藍鶲,如果聽到水池那邊,傳來小黑冠一陣比一陣急切的嘎叫聲,我就知道黑冠親鳥回巢了,正在餵食。親鳥每次出門覓食,大約少不了一、二個小時。黑冠親鳥白天四處奔波,辛苦找東西養孩子,晚上其實也沒有完全休息,只是我們沒有看見。
大約三十五天到四十天,小黑冠就可以離巢。不過,離巢之後的小鳥,仍然需要親鳥繼續在巢外餵食數日,方能完全獨立。黑冠麻鷺屬中型禽鳥,當我們看見一隻黑冠「小」鳥,還在地面上接受父母的餵食,一時難免覺得錯愕,因為那隻「小」鳥其實已經不「小」,除了一點青澀生嫩之外,根本就與親鳥一般大,你當會懷疑,難道禽鳥世界也有「啃老族」?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黑冠獨有。如果仔細觀察,常見的白頭翁、黑枕藍鶲、臺灣藍鵲,甚至路邊滿地跳躍的麻雀,亦是如此。看見小麻雀,我們覺得很自然,看見大黑冠或大烏鴉這樣做,不免覺得奇怪,其實只是「習慣」的問題。
黑冠雖然屬於「稀有」留鳥,不過在許多人的眼裏,卻是非常「普通」的鳥種,儘管我認為牠極其耐看而且十分有趣。也許因為牠總是在地上奔走的時候比較多,跟我們同一個平面,甚至比我們還「低」,而不是高高飛在我們的頭頂上,既不如威武的猛禽捕殺其他鳥類,吃的又是泥土裏的蠕蟲,叫聲既不悅耳,長相土裏土氣,只差一點沒說牠又「傻」又「笨」。
我們人類經常以「物以『稀』為貴」,做為一件物品甚或一條生命,高低貴賤的價值判斷與取捨。好幾千根的釘子,抵不過小小一塊的銀子;好幾萬條兵卒的生命,都不如一個皇帝的偉大;再多的麻雀,也沒有一隻藍腹鷴的貴重。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偏見」與「偏愛」而不自覺呢?
有一天,當我們找到答案的時候,或許我們就能比較明白「眾生平等」真正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