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賞是進步動力
私利、公益同現,報紙方可自稱為社會公器
從教導孩子、教育學生、治理公司等經驗得知,人若得到鼓勵或表揚,就會促成其榮譽心、向善心、進取心。
近半年來因故較前有多餘時間密切接觸報紙。發現自己所親近的報紙在責人、損人的報導上,多得須掩報長歎。歎自己長年居住的社會何以惡聞、劣聞如此之多?
實在不願貶自己長他人,隔鄰的日本報紙雖亦有慘聞、「腥」聞之報導,然其煽情、露情,很不如自己天天親近的報紙。
看來臺灣的報紙喜歡「人咬狗」的反常之事,而日本的報紙則正取「狗咬人」之正常之事。前者或許恐懼於懷,後者可能靜定於心。
不過報紙是社會公器,應有其導向社會眾人於個人人生,眾人人際之向善及上善方向之崇高任務。
日常在市井上常聞國人鮮少閱讀,所以書店生意不旺。買書人成低頭族,成韓劇迷,成哈日族,賣書人如何將其拉到書店裏來?著書人如何將上述「族迷」拉來書店買書?這真是文化的迷失,行銷的難題。
前述慘景不獨臺灣有之,連日本出版界亦愁眉不展。雖然日本社會有很多獎賞來鼓勵傑出的作者,以表揚精質的書籍,如直木賞、菊池寬賞、芥川賞等,以培養讀書風氣。
這些文化界的殊榮獎賞,是在保證商品品質之優秀。然品質精緻也未必能博取買書人的青睞,店頭的賣書人因臨場臨機,而有影響來店買書人之力量,因此左右書籍暢銷與否之命運。
日本有個獎賞,未聞臺灣有之。此獎賞是有力影響書籍賣出的,因為它是書店店員所選出的。獎賞名稱叫「書店大賞」。是全國書店店員最想賣出的書籍。今年度得獎書名是《被叫為海賊的男人》。該書被店員推薦的理由是:「誓死不休的經營者拚死拚命所保護的是該公司員工。」
店員推選該書,應是反映了日本近二十年景氣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之現實吧。
拚死拚命保護員工的「海賊」,是日本企業家出光石油公司老闆─出光佐三。該書在今年四月份已賣出百萬本。
日本報紙去年報導的新聞真是好事連連,其中之最旺者,應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獲得諾貝爾獎之生理學、醫學獎項。其大成是研究製成iPS細胞(多功能幹細胞),此細胞可能培育出來替代組織,造福許多疾病患者。
人體是由六十萬億個細胞所組成的生命體。如此多的細胞根源自一個受精卵之分裂,這個過程稱為分化。正常的說是不可返的,但山中教授卻將已分化成皮膚的細胞,透過基因重組成為iPS細胞,使之回到分化前的狀態。iPS細胞具有「多樣性」,可變化成全身所有細胞,也可無限增殖。對於迄今尚無治療良方的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症開啟了可能性,為難病治療射進陽光。
山中伸彌教授在得知獲獎時針對記者發問,一直回說:「實驗結束而實用將開始。」、「『獲獎』是記錄過去,實用化是『放眼將來』。」、「如實用化成功,將可救大眾。」、「對象是世界。」、「在醫學上及製藥上有其可能性。這獎賞與其說是過去的業績肯定,不如說是將來的發揮期待。」
其心態是多麼謙虛,其展望是多麼高瞻遠矚。人人慶幸他放棄不擅長的整形外科醫師而成為研究醫學的學者。
在由整形外科醫師改成醫學研究的教授,辛苦實驗終獲諾貝爾獎賞之後,日本的報紙就逐日報導其家人的喜悅,老師的期勉,藥界的希望,及政府的決策,可謂舉國歡欣。《讀賣新聞報》在社論上呼籲全國上下應支援山中伸彌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其早日實用化。真是日本大眾人人在鼓掌拍手,人人在搖旗致意。
今年五月日本報紙報導,日本政府已定政策,以iPS細胞為主體,發展新藥以治五十種難病。這一種政策將由國家主導,由產、學聯手進行。此政策將與發展機械人政策、機場外銷政策等同步推動。日本安倍首相真會乘勢推動政策。反觀臺灣?諾貝爾獎不僅獎賞山中伸彌教授,也獎賞了日本官民,使日本人獲得了鼓勵。
日本人真運好。沈潛二十年的長期景氣低迷,在安倍晉三當上首相職位,實施金融開放政策後,日本景氣就顯露復甦徵象。
從教導孩子、教育學生、治理公司等經驗得知,人若得到鼓勵或表揚,就會促成其榮譽心、向善心、進取心。
近半年來因故較前有多餘時間密切接觸報紙。發現自己所親近的報紙在責人、損人的報導上,多得須掩報長歎。歎自己長年居住的社會何以惡聞、劣聞如此之多?
實在不願貶自己長他人,隔鄰的日本報紙雖亦有慘聞、「腥」聞之報導,然其煽情、露情,很不如自己天天親近的報紙。
看來臺灣的報紙喜歡「人咬狗」的反常之事,而日本的報紙則正取「狗咬人」之正常之事。前者或許恐懼於懷,後者可能靜定於心。
不過報紙是社會公器,應有其導向社會眾人於個人人生,眾人人際之向善及上善方向之崇高任務。
日常在市井上常聞國人鮮少閱讀,所以書店生意不旺。買書人成低頭族,成韓劇迷,成哈日族,賣書人如何將其拉到書店裏來?著書人如何將上述「族迷」拉來書店買書?這真是文化的迷失,行銷的難題。
前述慘景不獨臺灣有之,連日本出版界亦愁眉不展。雖然日本社會有很多獎賞來鼓勵傑出的作者,以表揚精質的書籍,如直木賞、菊池寬賞、芥川賞等,以培養讀書風氣。
這些文化界的殊榮獎賞,是在保證商品品質之優秀。然品質精緻也未必能博取買書人的青睞,店頭的賣書人因臨場臨機,而有影響來店買書人之力量,因此左右書籍暢銷與否之命運。
日本有個獎賞,未聞臺灣有之。此獎賞是有力影響書籍賣出的,因為它是書店店員所選出的。獎賞名稱叫「書店大賞」。是全國書店店員最想賣出的書籍。今年度得獎書名是《被叫為海賊的男人》。該書被店員推薦的理由是:「誓死不休的經營者拚死拚命所保護的是該公司員工。」
店員推選該書,應是反映了日本近二十年景氣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之現實吧。
拚死拚命保護員工的「海賊」,是日本企業家出光石油公司老闆─出光佐三。該書在今年四月份已賣出百萬本。
日本報紙去年報導的新聞真是好事連連,其中之最旺者,應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獲得諾貝爾獎之生理學、醫學獎項。其大成是研究製成iPS細胞(多功能幹細胞),此細胞可能培育出來替代組織,造福許多疾病患者。
人體是由六十萬億個細胞所組成的生命體。如此多的細胞根源自一個受精卵之分裂,這個過程稱為分化。正常的說是不可返的,但山中教授卻將已分化成皮膚的細胞,透過基因重組成為iPS細胞,使之回到分化前的狀態。iPS細胞具有「多樣性」,可變化成全身所有細胞,也可無限增殖。對於迄今尚無治療良方的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症開啟了可能性,為難病治療射進陽光。
山中伸彌教授在得知獲獎時針對記者發問,一直回說:「實驗結束而實用將開始。」、「『獲獎』是記錄過去,實用化是『放眼將來』。」、「如實用化成功,將可救大眾。」、「對象是世界。」、「在醫學上及製藥上有其可能性。這獎賞與其說是過去的業績肯定,不如說是將來的發揮期待。」
其心態是多麼謙虛,其展望是多麼高瞻遠矚。人人慶幸他放棄不擅長的整形外科醫師而成為研究醫學的學者。
在由整形外科醫師改成醫學研究的教授,辛苦實驗終獲諾貝爾獎賞之後,日本的報紙就逐日報導其家人的喜悅,老師的期勉,藥界的希望,及政府的決策,可謂舉國歡欣。《讀賣新聞報》在社論上呼籲全國上下應支援山中伸彌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其早日實用化。真是日本大眾人人在鼓掌拍手,人人在搖旗致意。
今年五月日本報紙報導,日本政府已定政策,以iPS細胞為主體,發展新藥以治五十種難病。這一種政策將由國家主導,由產、學聯手進行。此政策將與發展機械人政策、機場外銷政策等同步推動。日本安倍首相真會乘勢推動政策。反觀臺灣?諾貝爾獎不僅獎賞山中伸彌教授,也獎賞了日本官民,使日本人獲得了鼓勵。
日本人真運好。沈潛二十年的長期景氣低迷,在安倍晉三當上首相職位,實施金融開放政策後,日本景氣就顯露復甦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