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聲音日記24時│午夜零時‧序言】聽/不見的城市──重繪台北聲音地景

午夜,在腸枯思竭又必須產出文字的打結時刻,我會去騎腳踏車,一邊放空身心一邊填入靈感。熄燈入睡的城市,眾人和它一起閉上眼睛,不必再將彼此看得清楚分明。五光十色的地景像拔掉插頭的電視機一樣沉入灰暗,單車上我流動在街頭巷尾的身子,透過視覺以外的其他官能──聆聽、呼吸、皮膚感受……重新體驗屬於自己的台北。
而這次我為《聯合文學》所策劃之專輯,就是在這般情境中發想出來的。藉此我希望與大家一起打開耳朵,在這「看見太多以至於太多看不見」的大都會裡,讓眼睛暫時休息,代之以凝神的聆聽,重寫城市美麗與哀愁的角落故事。
在為各位描繪這張豐富的聲音地圖前,我想先來說說,關於「聲音地景」如何在人類文明中被漠視遺忘與重新記憶的故事……

視覺革命中的聽覺萎縮

聲音們混入世界中,斗轉星移般歌唱不止。然後潛入無所留意的人群。
──谷川俊太郎

毫無疑問,我們活在一個視覺主導的世界。即使近來流行訴說「五感的體驗」,但在其中「看」的慾望與感知,始終扮演決定性角色。比如人們聽聞一首新歌,其實是在電視上看到了MV首播,也於是影像畫面的詮釋滲入形塑了耳朵感受;又如香水廣告從不真的提供氣味,但視覺氛圍的營造卻給了我們嗅的想像;更不用說那些隨處可見的美食報導,是如何透過觀看,一次次證驗著「望梅止渴」這古老成語。
在此「眼見為憑」的文化框架中,視覺的確擁有壓倒性的力量,能誘發出所有官能想像;於此相對應,各種感覺也都能再現於觀看過程。不過,「視覺至上」並非天經地義的本然狀態,若追溯人類歷史,會發現這樣的感官傾斜實有其獨特社會條件。以西方文明進程為考察主軸,文藝復興的啟蒙革命,便是聽覺萎縮而視覺崛起的關鍵分水嶺。達文西即曾如此讚誦「眼睛的力量」:

眼睛是天文學的指揮官,它造就宇宙論,它引導並矯正所有人類藝術,它引領人們行至世界各個領域……它創造建築學,透視法與神聖的繪畫。啊,它真是上帝創造萬物中最傑出的作品!

在沒有印刷媒介也沒有足夠照明的中古世紀,教堂的鐘聲圈劃出一個教區的地域認同;而神職人員的教誨與聆聽、家族成員及個人獨自的禱告、乃至豢養牲畜和野生動物的啼鳴……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相互交織,區辨出不同時間,也標記著空間意義。
然而「啟蒙」(Enlightenment,這字本身就帶著「開光」意象),卻改變了這樣以聽覺為生活核心的文化。人們開始從被動傾聽上帝神祕的天外之音,朝向追求能主動透視人本理性的科學之光。於此同時,玻璃光學、印刷工藝、解剖醫學等技術發展,亦加速了視覺的壯大。從望遠鏡到顯微鏡,滿足人們看得更遠、更明、更透的新發明,日新月異推進了社會變遷。
「視覺至上、視覺先行」的基調,即使到了近代仍是如此。攝影術比錄音術更早了半個世紀發明,而電影也是先有默片才逐漸加進聲音。更弔詭的是,即便音樂工業在二十世紀中葉建立起無國界的聽覺消費,但沒過多久MV的誕生又重新讓影像奪回了主導權。就是在這樣的歷史長流裡,跟隨著西方現代化腳步而行的全球都會,其城市打造無不建立於視覺監控/美化的基礎上。

重新聽/見聲音地景

我們的耳朵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朵。
──Murray Schafer

聲音在西方城市裡「長期在野」(相對於視覺「長期主政」)的狀態,終於在一九七○年加拿大學者Murray Schafer提出「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後產生鬆動。當時他初步將所謂音景類分為:自然的、人造的、與時間記憶的。於此同時,一個名為「世界音景計畫」(World Soundscape Project)的聲音採集與比較研究,在瑞、德、義、法、英五國展開。
一九八○年代,音景概念在歐陸各城與加拿大日漸受到重視,不只在學院裡,更實際運用於都市更新規劃中。一九九三年,World Forum for Acoustic Ecology創建,成為系統化採集及分享世界各地音景的最大組織;同年,「日本音景學會」亦組成,是全球第一個音景研究者的跨機構交流平台。而在一九九五年的《東京人》雜誌中,更以「東京????????」為專題(已直接將「soundscape」轉譯成日文外來新語,介紹給市民大眾)。這意味著,對音景之重視,已不再是當代西方城市的獨有趨勢。
其實於此之前,日本都會在「噪音防制計畫」的嚴厲管控中,早已有些矯枉過正地抹除或壓抑了各種城市聲音(要求不自然的絕對安靜,讓社區居民在彼此監控下更加疏離)。在音景研究者的倡議下,日本環境廳首先以「音環境示範都市計畫」取代上述過時的「噪音防制」。此一政策轉向,呈現給世人一個嶄新觀念:我們必須以積極的「造音」和「留聲」,取代消極的消音或制聲。
據此,環境廳更進一步在一九九六年公開招募「日本音景百選」,並通過「音景財維護辦法」。所謂「音景財」,涵蓋了音環境財與音文化財,是將看不見的音景「古蹟保存化」的革新政策。這些聲音包括亙古以來的自然音(如海潮、風聲)、日漸消逝的生物音(如夜梟、蟬鳴)、改變淡出的社會音(如工匠幹活、沿街叫賣)、與特定情境的活動音(如祭典、廟會)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就在歐美日各國紛紛重新聽/見聲音地景時,台灣並未缺席。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在清大教授王俊秀的引介與促成下,一九九八年時新竹市民就已曾票選當地的十大音景:包括新竹風聲、青草湖鳥鳴、南寮海潮、老火車汽笛、城隍廟歌仔戲、幻象2000戰機起降聲等。王老師甚至以此經驗,進行了一個新竹與溫哥華的跨國音景比較研究,堪稱台灣此一領域之開路先鋒。只可惜,我們的政府和都市規劃者似乎無法跟進打造重塑音景的新城市藍圖。

打開耳朵的新文藝復興

城市對它的居民講話。我們住在其中,漫遊其中,彷彿以此與城市交談起來。
──羅蘭‧巴特(R. Barthes)

在「聲音地景」概念提出近四十年後,人們不斷藉由細膩聽見/製造城市聲音,試圖重新發現/打造城市生活。所謂的音景也隨之不斷延伸,比如,聆聽人們行走的節奏與交談的語言,會發現群聚與時空的差異;而環境層次的音景,也不只是自然的風吹樹搖等,更涵蓋各種人為設施所發出的聲音(如噴水池);此外,城市裡的各類活動,更到處豐富著我們聽覺,像市場叫買、運動比賽、慶典儀式、街頭表演甚至集會遊行,等等。
現在許多城市都開始擁有屬於它們自己的「音景採製人」(soundscapist)。他們對聲音極為敏感好奇,有的具備專業的集音槍和錄音設備、並從事與聲音製造相關的行業(如DJ),但也有人單純憑藉著「想聽見」或「想錄下」的熱情,用簡易的數位錄音筆製作個人生活的聲音日記。京都有位名叫小松正史的大學教授,在其研究教學之餘就大量採集古都音景,進而融入自己的創作──其環境音樂作品在京都許多公共空間裡播放。
值得慶幸與珍惜的是,我們城市也有這麼一位「音景採製人」Andrew,他的血緣是「外國人」,但身心卻似已深刻的「台灣化」。來台十三年、在中央廣播電台任職八年的他,總是隨身攜帶錄音麥克風,默默地傾聽與記錄街頭巷尾的眾聲/生喧嘩。此次專輯中,我們跟隨Andrew一天的行程,貼身採訪看(其實更是聽)他如何「採訪」。穿梭在台北的市場、冰店、公園、廟口……他像是波特萊爾筆下的城市漫遊者,帶著好奇而又擁有冥想,不同的是他所蒐集既非物件也非影像,而是那些被視覺關注所掩蓋隱匿的聲音「們」。
相對於Andrew對城市聲音的細心採集蒐藏,張懸這位創作歌手則在無數細瑣的日常聆聽中,製造自己的聲音與城市展開對話。在與她對談的那夜,我們從彼此年少在士林居住的聽覺記憶講起,談及城市聲音如何既幽隱又深刻地寫進我們身體,而我們又如何回應這一切的喧囂與寧靜。張懸講話的節奏不疾不徐,有一種自在而行的韻律;她所使用的語言經常介於詩句與論述中間,實在是饒富個人風格的敘述方式。很感謝她,不吝與我們分享私密的感官記憶。她說的,還如同唱的一般好聽呢。
接續採訪及對談,這個專輯更希望以同一城市裡不同時空的交錯鋪陳,重繪出一幅活靈活現、充滿律動的聲音地圖。我們從三更半夜馮光遠與友人的小酌聚會出發探訪,在老搖滾黑膠唱片與百無禁忌的打屁話語中,熱血青春的賞味期限再次延長。而不同於這樣的迷醉音景,劉克襄的黎明破曉相當健康「樂活」;透過記憶中不同清晨各種鳥類的交疊啼鳴,我們聽見了城市裡看不見的美好生態。米蘭‧昆德拉曾將人生機遇比喻如鳥,因某種緣分而停佇我們肩上;謝謝克襄與我們分享這些翩翩飛來的天外福音。而當城市在朝陽中醒來,眾生的感官又再次活絡,我們擁有盧廣仲這般爽朗聲音唱出〈早安,晨之美〉,韓良露則在此細細素描下早市的氛圍──原來早餐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還充滿聽覺趣味。一日之計,就在這麼眾聲淡入(fade-in)中,元氣展開。
在時鐘指針繞了一圈後,城市再次沉入暮色,我們跟隨ECHO回聲樂團的主唱吳柏蒼走進Live house「這牆」(The Wall)──台北知名的獨立搖滾基地。如果說一場演出的成功,意味著表演樂團能對當下所有聲音的精準掌握,那麼在這理性控管的過程中,又有多少感官聯覺,能超越一切地帶領台上台下,一同自由飛起。與此呼應,耿一偉則讓聆聽表演的愛好者,在迷離夜色中如溫德斯電影裡的天使,遨遊於城市眾多表演空間。這樣的「耳感」追尋,是生活中必要的短暫逃離,也是形構自身認同的練習。最後,在超越一天二十四小時架構之外的,是阮慶岳〈幽微的與必遠揚的〉聲音記憶。在時間的遞變與空間的移動中,曾經聽見的點點滴滴,或許都會流入某個時空膠囊,以一種你可能渾然不知但卻深深銘刻的影「響」力,在無數個未來情境召喚著你。
除了上述諸多名家之聽之言,我們還進行了一個「素人作者」的集體書寫計畫。這構想源於我在台大開設的「音樂社會學」課程,其中有個大型田野訪調作業,讓學生利用整個學期的課餘時間,深入某一社群或場域,透過參與觀察/聆聽及深度訪談,理解並分析這其中人與聲、響、音、樂的動態關係。由此,我邀集了十一位系級背景各異的學生,以四百字上下的極短篇幅為限(但寫作方式與表現風格不拘),凝縮再現她/他們各自對城市某一小處的細膩聆聽──棒球場、立法院、殯儀館、幼稚園、女生宿舍、醫院病房、探戈教室、同志酒吧、移工餐館、溪州部落、「手機空間」、「示威抗議」、西門町「紅包場」。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報導創作,能誘引出無數城市耳朵書寫其自身的「重新聽見」。
此次專輯,起於暗夜我獨自單車漫遊時的發想,而後則在主編鄭順聰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多次酒館漫談、電話討論,七嘴八舌激盪出各種「另類聽音/發聲」方式。而讓我們相當驚喜也感動的是,在採訪、邀稿與座談過程中,大家似乎都對此主題覺得興味盎然、不吐不快。或許,關於再聽見與再發現這城市的想望及感受,我們已悶不發聲好久了?!
一起來傾聽那不見某處的城市吧!


◎作者簡介
李明璁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開授「社會心理學」、「音樂社會學」、「物質文化」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消費、城市變遷與全球文化。曾為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並擔任新聞局「獨立音樂補助出版計畫」評審團召集人、與青輔會「遊學台灣」等多項計畫顧問。甫出版圖文創作《物裡學》,亦擁有個人部落格「wander/wonder-land」(http://blog.roodo.com/camd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