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
再回到巴黎的時候,我跑到我們常去的街角。畢卡索廣場。角落裡坐著羅丹雕刻的巴爾札克像,教藝術史的老師說,羅丹為了引出巴爾札克的靈魂,造了好多個模,最後選了這個穿著晨衣的造型,沒有寫實的線條,但倒是勾勒出故事大師的神采。走過馬路,我總對大師點點頭,有時陽光刺眼,雕像只是一團浮浮的黑影,在路上冷眼看著人生。看著人生,老師說。像一首歌,Marianne Faithful唱的As Tears Go By,「我坐著看著孩子玩耍,做著我從前做過而他們卻覺得很新奇的事,我坐著看著,淚水緩緩流逝……」畢卡索廣場上的巴爾札克。
我想起我們的巴黎,有時候會想起這首歌。
街角有一家報紙店,每星期三,我到那裡買一份當周的PARISCOPE,看看有甚麼新鮮的電影,好看的展覽,把接下來的一周填滿節目,名叫幸福。偶爾我也買別的雜誌,老闆是個女的,人很好,有時搭訕兩句。旁邊有一家賣菸草與電話卡的,我想起給他買一包菸,不,算是小支的雪茄。
在十四區街角的跳蚤市場,我遇上了一個骨董菸盒,七○年代的貨色,褐色外皮。邊上有一點小裂紋,所以不算貴,講價了兩次就買下了。內裡是白色象牙,有小小的鋼絲,把香菸夾著。因歲月久遠,白象牙有點泛黃。回家之後,我小心翼翼洗擦,仍不小心把一條小鋼絲弄斷,幾經辛苦才修補妥當。送到他手上時,他微微笑了笑。
在小店買電話卡,第一次來巴黎時,我還不懂法文,說得不清楚就給人家罵,心裡甚是難過。下決心要把法文學好。結果是不知不覺又回來,慢慢就曉說了。
我們喜歡街角一家麵包店,那裡的牛角包聽說是全巴黎第一名。是不是第一名,沒有人知道,只道好吃就是。有一次買麵包,我還買了他們的果醬與布袋,M就笑我,要把街角的回憶帶回去。回去哪裡?我以為街角就是我想要的世界。
街角還有咖啡店,下午我來這裡喝一杯黑咖啡,看陽光灑在桌上的影子,讀一點筆記,看一點書,讓我們的時間稍稍錯開。對街還有一家古書店,我常在看著櫥窗的裝飾,有一陣子是《八十日環遊世界》的地圖,這小說我初一英文課要讀,那時不知作者是法國人Jules Verne,原文是法文。環遊世界的路上,竟也滋生出一段愛情故事,後來讀來,就有殖民的意思。本來無事,加上解讀,就變得沉重。一個普通讀者,有時候並不想得到太多。
也曾在街角等人。等的人未來,就有人來搭訕,猜我們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猜對有獎嗎?也沒有,只是和陌生人的遊戲。
街角等人的無事人也特別多,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十字路口的街角,東南西北,約會的人從任何一個方向走來,都不能與之擦身而過。畢卡索廣場,我們遇見數之不盡的生熟臉孔,遇見,打招呼,說嗨,說再會。似有無限的相遇,無窮的再會。
有一次和另一個他,在街角吵架,然後各自往另一個方向走去。吵架的內容,也相當孩子氣,不過是誰怠慢了誰,以為愛少了一點,相當孩子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背對著走,然後又捨不得真的走遠,轉過身來,幾乎同步,又往回走,在街角再度相視而笑。戀人的爭執,敵不過思念的漫長。
街角的街,必得要小,不能像北京的大街,一條馬路就是四五條行車道,那樣的街角,注定是天涯海角,望不著對岸。比較可人的,如倫敦查令士十字路,Charing Cross Street,往南走,就是一家接一家書店,拐進去是唐人街,然後是Leicester Square,往北走,可以直抵Russell Square。這些廣場並不真的大,只是小小的街角,成一圓形或方形,聚散之地。是的,聚散之地,戀人來去,去而復返。像那天聖誕,和戀人在萊士特廣場上的聖誕嘉年華,玩機動遊戲,木馬遊戲merry-go-round,圓是圓是緣是緣也是完。時間夠了,轉了一圈又一圈,要不在街角重逢,要不失散。
或者像電影You've Got Mail裡,女主角在街角開一家兒童書店,男主角在對街開一家連鎖書店,在現實生活裡把她的書店趕至末路,在虛擬世界裡,他是她轉角的戀人。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只要一直向前走,該遇上的總會在下一個街角遇上。
是以好的街角應該有些記認,讓人記得。有地標如郵筒,或者顯眼的建築,遙遙就可看見。某君記得他和前度戀人,在一次決定分手的下午,約定在街角的紅色郵箱前分道揚鑣。像電影情節一樣,街角成了戀情終結的場景。
為了和暗戀的某人遇上,我到他時常出沒的地方,躲在遠遠,乘他不察時,靜靜穿越街角,假裝巧合。時間在街角慢了下來,車水馬龍靜止,戀火燃起。
在地圖上標出街角,一個個圓點,是街的開始也是結束。風水學上,聽說,這是一個衝撞的氣場。四方八面無遮無掩,令人心慌。所以當我發覺我們房子的窗戶,竟開向一個街角,我害怕得要命,恐怕我們就要分別。預言從來不用印證,恐懼已是預早寫下的遺書。
可是我還是期待街角,喜歡街角,像跳探戈的一下轉身,彷彿總有甚麼事情在轉角等著,是悲是喜都令人驚奇。只要不是住在街角邊上,實在沒有甚麼可以擔心。
◎作者簡介
陳寧
筆名塵翎。香港作家,城市漫遊者。曾旅居英倫、台北、巴黎。著有散文集《六月下雨七月炎熱》、《八月寧靜》、《風格練習》等。偶爾從事劇場創作與音樂練習。
我想起我們的巴黎,有時候會想起這首歌。
街角有一家報紙店,每星期三,我到那裡買一份當周的PARISCOPE,看看有甚麼新鮮的電影,好看的展覽,把接下來的一周填滿節目,名叫幸福。偶爾我也買別的雜誌,老闆是個女的,人很好,有時搭訕兩句。旁邊有一家賣菸草與電話卡的,我想起給他買一包菸,不,算是小支的雪茄。
在十四區街角的跳蚤市場,我遇上了一個骨董菸盒,七○年代的貨色,褐色外皮。邊上有一點小裂紋,所以不算貴,講價了兩次就買下了。內裡是白色象牙,有小小的鋼絲,把香菸夾著。因歲月久遠,白象牙有點泛黃。回家之後,我小心翼翼洗擦,仍不小心把一條小鋼絲弄斷,幾經辛苦才修補妥當。送到他手上時,他微微笑了笑。
在小店買電話卡,第一次來巴黎時,我還不懂法文,說得不清楚就給人家罵,心裡甚是難過。下決心要把法文學好。結果是不知不覺又回來,慢慢就曉說了。
我們喜歡街角一家麵包店,那裡的牛角包聽說是全巴黎第一名。是不是第一名,沒有人知道,只道好吃就是。有一次買麵包,我還買了他們的果醬與布袋,M就笑我,要把街角的回憶帶回去。回去哪裡?我以為街角就是我想要的世界。
街角還有咖啡店,下午我來這裡喝一杯黑咖啡,看陽光灑在桌上的影子,讀一點筆記,看一點書,讓我們的時間稍稍錯開。對街還有一家古書店,我常在看著櫥窗的裝飾,有一陣子是《八十日環遊世界》的地圖,這小說我初一英文課要讀,那時不知作者是法國人Jules Verne,原文是法文。環遊世界的路上,竟也滋生出一段愛情故事,後來讀來,就有殖民的意思。本來無事,加上解讀,就變得沉重。一個普通讀者,有時候並不想得到太多。
也曾在街角等人。等的人未來,就有人來搭訕,猜我們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猜對有獎嗎?也沒有,只是和陌生人的遊戲。
街角等人的無事人也特別多,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十字路口的街角,東南西北,約會的人從任何一個方向走來,都不能與之擦身而過。畢卡索廣場,我們遇見數之不盡的生熟臉孔,遇見,打招呼,說嗨,說再會。似有無限的相遇,無窮的再會。
有一次和另一個他,在街角吵架,然後各自往另一個方向走去。吵架的內容,也相當孩子氣,不過是誰怠慢了誰,以為愛少了一點,相當孩子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背對著走,然後又捨不得真的走遠,轉過身來,幾乎同步,又往回走,在街角再度相視而笑。戀人的爭執,敵不過思念的漫長。
街角的街,必得要小,不能像北京的大街,一條馬路就是四五條行車道,那樣的街角,注定是天涯海角,望不著對岸。比較可人的,如倫敦查令士十字路,Charing Cross Street,往南走,就是一家接一家書店,拐進去是唐人街,然後是Leicester Square,往北走,可以直抵Russell Square。這些廣場並不真的大,只是小小的街角,成一圓形或方形,聚散之地。是的,聚散之地,戀人來去,去而復返。像那天聖誕,和戀人在萊士特廣場上的聖誕嘉年華,玩機動遊戲,木馬遊戲merry-go-round,圓是圓是緣是緣也是完。時間夠了,轉了一圈又一圈,要不在街角重逢,要不失散。
或者像電影You've Got Mail裡,女主角在街角開一家兒童書店,男主角在對街開一家連鎖書店,在現實生活裡把她的書店趕至末路,在虛擬世界裡,他是她轉角的戀人。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只要一直向前走,該遇上的總會在下一個街角遇上。
是以好的街角應該有些記認,讓人記得。有地標如郵筒,或者顯眼的建築,遙遙就可看見。某君記得他和前度戀人,在一次決定分手的下午,約定在街角的紅色郵箱前分道揚鑣。像電影情節一樣,街角成了戀情終結的場景。
為了和暗戀的某人遇上,我到他時常出沒的地方,躲在遠遠,乘他不察時,靜靜穿越街角,假裝巧合。時間在街角慢了下來,車水馬龍靜止,戀火燃起。
在地圖上標出街角,一個個圓點,是街的開始也是結束。風水學上,聽說,這是一個衝撞的氣場。四方八面無遮無掩,令人心慌。所以當我發覺我們房子的窗戶,竟開向一個街角,我害怕得要命,恐怕我們就要分別。預言從來不用印證,恐懼已是預早寫下的遺書。
可是我還是期待街角,喜歡街角,像跳探戈的一下轉身,彷彿總有甚麼事情在轉角等著,是悲是喜都令人驚奇。只要不是住在街角邊上,實在沒有甚麼可以擔心。
◎作者簡介
陳寧
筆名塵翎。香港作家,城市漫遊者。曾旅居英倫、台北、巴黎。著有散文集《六月下雨七月炎熱》、《八月寧靜》、《風格練習》等。偶爾從事劇場創作與音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