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保麗龍原料廠見龍化工爭產 糾葛9年還沒完
全球最大保麗龍集團─見龍機構在創辦人廖有章過世後,爆發了經營權之爭,9年至今仍未落幕!
4月15日,本刊記者與廖有章遺孀廖黃香約在台北市衡陽路的見龍實業辦公室碰面,一踏進門,廖有章的半身銅像佇立在旁,88歲的廖黃香一見記者,很難過地跟我說:「振鐸(廖有章長子)好久沒來看我,但是家裡的鑰匙他還有,我沒有向他要回來。」
最近以廖黃香、廖有章次子廖文鐸為首的其他股東派,透過見龍機構副總經理楊政達出面強調,就算已經拿回台灣與香港公司法定代表人資格,但因廖振鐸拒絕交出公司章及執照等資料,也無法順利於中國官方變更登記工廠代表,進而拿回實際經營權。
母親出面 控長子掏空公司
楊政達說,讓廖文鐸與其他股東最擔心的是,廖振鐸正在中國廣東珠海、陝西延川等地興建起自己的工廠,1年後新廠完工投產,廖振鐸會將所有業務轉移到自家工廠,屆時,就算拿回公司經營權,恐怕只剩空殼而已。廖黃香更直言:「振鐸就是在掏空公司。」
不過,對此廖振鐸顯然有不同看法。
見龍機構股權之爭多年引起各方關注,在於其為全球最大發泡聚苯乙烯(EPS,保麗龍關鍵原料)公司,創辦人廖有章當年白手起家、45歲創業,靠著中國崛起,超越有154年歷史的前全球最大保麗龍公司德國巴斯夫(BASF),點滴建立年產量超過160萬噸、營收逾600億元的全球保麗龍王國,在中國有「EPS之父」之稱。
廖有章過世後,公司立刻爆發爭產訴訟,關鍵就是握有見龍機構位於中國生產廠的公司股權爭議。楊政達指出,廖振鐸在法庭上主張,見龍所投資的大陸公司全屬自己所有;另一方是廖黃香、廖文鐸與老股東,則主張延續廖有章精神,大陸股份應是全體股東共享。
繞道投資中國 後遺症浮現
《財訊》面訪了廖黃香,同時電訪廖文鐸與見龍機構相關幹部,發現這樁經營權之爭,不僅是兄弟鬩牆,更是早期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打造出世界級的生產事業,竟因為當年規避政策法令,便宜行事造成股權結構不清,引發後人為此對簿公堂,事業也可能在在一夕間完全崩毀。
4月15日,本刊記者與廖有章遺孀廖黃香約在台北市衡陽路的見龍實業辦公室碰面,一踏進門,廖有章的半身銅像佇立在旁,88歲的廖黃香一見記者,很難過地跟我說:「振鐸(廖有章長子)好久沒來看我,但是家裡的鑰匙他還有,我沒有向他要回來。」
最近以廖黃香、廖有章次子廖文鐸為首的其他股東派,透過見龍機構副總經理楊政達出面強調,就算已經拿回台灣與香港公司法定代表人資格,但因廖振鐸拒絕交出公司章及執照等資料,也無法順利於中國官方變更登記工廠代表,進而拿回實際經營權。
母親出面 控長子掏空公司
楊政達說,讓廖文鐸與其他股東最擔心的是,廖振鐸正在中國廣東珠海、陝西延川等地興建起自己的工廠,1年後新廠完工投產,廖振鐸會將所有業務轉移到自家工廠,屆時,就算拿回公司經營權,恐怕只剩空殼而已。廖黃香更直言:「振鐸就是在掏空公司。」
不過,對此廖振鐸顯然有不同看法。
見龍機構股權之爭多年引起各方關注,在於其為全球最大發泡聚苯乙烯(EPS,保麗龍關鍵原料)公司,創辦人廖有章當年白手起家、45歲創業,靠著中國崛起,超越有154年歷史的前全球最大保麗龍公司德國巴斯夫(BASF),點滴建立年產量超過160萬噸、營收逾600億元的全球保麗龍王國,在中國有「EPS之父」之稱。
廖有章過世後,公司立刻爆發爭產訴訟,關鍵就是握有見龍機構位於中國生產廠的公司股權爭議。楊政達指出,廖振鐸在法庭上主張,見龍所投資的大陸公司全屬自己所有;另一方是廖黃香、廖文鐸與老股東,則主張延續廖有章精神,大陸股份應是全體股東共享。
繞道投資中國 後遺症浮現
《財訊》面訪了廖黃香,同時電訪廖文鐸與見龍機構相關幹部,發現這樁經營權之爭,不僅是兄弟鬩牆,更是早期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打造出世界級的生產事業,竟因為當年規避政策法令,便宜行事造成股權結構不清,引發後人為此對簿公堂,事業也可能在在一夕間完全崩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