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百年工藝世家 靠「創新」傳承數代拚出好成績

北港 森興燈籠店
遶境燈籠王,讓陣頭青年愛上它

手繪扁字、以龍作為圖騰的各式燈籠,占據了店內牆角與天花板,不須其他裝飾,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古老味道。今年65歲的森興燈籠店老闆林聰賢說,客人就算對燈籠陌生,也不會認為這是現代工藝,言談中對於古風傳承充滿驕傲。

其實,全台手工燈籠店所剩無幾,承接祖業的二子林胤騰強調,連燈架都自製的更少。森興用的竹片不是桂竹,而是更有韌性、能摺成方形燈也不易斷的「刺竹」;會處理刺竹、懂用燈尺製作燈籠角度的人,很稀缺。林聰賢堅持用竹材,繪製用的紙面才平順,且燈火從竹簍透出象徵的「興旺之火」,更有鐵絲架無法比擬的質感。

1866年成立的森興燈籠店,在雲林北港已屹立超過150年。作為第5代傳人的林聰賢,直言剛退伍沒想過要回家幫忙,「當時店裡接下的訂單還沒做完,爺爺林森就中風」,面對長輩級客人催貨,不敢怠慢,才硬著頭皮接下重擔。

但林聰賢也曾面臨差點無人接班的困境,坦言長子、三子確定各自發展,只好寄望手巧又愛繪畫的次子,還傳授了規格不一的編竹技巧與宗教用規格。當年不到30歲的林胤騰其實想追夢,林聰賢笑稱是向媽祖拜求,「我盡力了,請祢幫我」,才讓失傳危機又順利度過。

林胤騰記憶中,小時候店裡做喪家燈籠生意較多,大人本來沒有特別想讓後代繼承,直到林聰賢接到更多宮廟生意,逐漸拉高比重到9成,才慢慢產生不捨家傳技藝消失的念頭,後來生意又很穩定,幾乎沒有淡旺季,也就一路並肩做到現在,「近年年輕人更嚮往出陣頭、風光遶境」,同時能繪製傳統與創新圖騰的森興,生意更是源源不絕。

宮廟的神誕遶境活動都需要燈籠,北港居民又有超強傳統宗教向心力,「這種偏執很誇張,又相當尊崇古禮。」父子兩人異口同聲地說,近年參加朝天宮爐主擲筊大典的,甚至超過兩百人,宮廟生意多到做不完。

對森興來說,新製爐主燈只是基本款,朝天宮遶境用的方形隨香燈,更是外面買不到,別人也做不來的。目前已經接下婆婆丁香削竹以及製燈架手藝的兒媳趙芳庭說,將來會教兒子做,但是否能傳承,得看潛移默化的結果了。…(本文節自財訊619期,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