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族群 再吹衝鋒號
在美中芯戰攻防大戰之後,半導體族群經過利空淬煉,醞釀風雲再起,從指標股台積電到二線的聯電與世界先進,以及封測的精測與轉機股華泰,都有表現機會。
在美元指數持續轉強帶動下,資金回流美國的動作也轉趨積極,配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至3%以下,淡化市場對股市及科技股評價修正的疑慮,加上市場對今年iPhone銷售量預期也不再如之前那麼悲觀,增添資金持續追逐科技股的意願。
觀察近一周(五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三十日)美國散戶情緒指數變化,可發現受川普貿易戰態度反覆、義大利政局不穩風險的影響,投資人心態再度轉趨保守,為即將過熱的氣氛稍稍降溫,看多者減少3.5個百分點至35%(低於歷史均值的38.5%),中立者及看空者分別增加2.4個及1.2個百分點。
但考量這些僅是影響短期情緒變化的事件,加上目前全球經濟數據仍未惡化,相信隨著短期利空衝擊淡化後,市場情緒又將恢復,看多者比例有機會朝40%攀高,進而帶動美股挑戰高點。
資金風險偏好提升 追逐科技股、小型股
雖市場情緒受到短期利空事件影響,但ETF市場資金回流美國股債、調節美國以外市場的趨勢卻未改變。觀察同期間ETF市場資金流向,可發現買超前五名中就有三名是美股ETF,包含買超第一名的QQQ(追蹤那斯達克指數)、第三名的USMV(追蹤MICS USA Minimum Volatility指數)及第四名的MTUM(追蹤MSCI USA Momentum指數),且成分股中又多以科技股比重較高,符合近期資金風險偏好提升的趨勢。(在五月三十一日及六月一日的資金流向中,可發現買超第一名已變成追蹤羅素兩千指數的IWM,資金風險偏好似乎有進一步提升。)
反觀賣超排行,前五名中也有三名是非美市場ETF,包含賣超第一名的EEM(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二名的EWJ(追蹤MSCI日本指數)、第五名的EZU(追蹤MSCI歐元區指數。
隨著資金持續湧向美股科技股,帶動那斯達克及費半指數漲勢明顯強過道瓊及標普五百指數,離創新高僅有一步之遙,對科技股為主且與費半指數連動性高的台股來說,勢必會產生正面的激勵效果。
若費半指數創高,台股中受惠程度最大的類股當然就是半導體,近日的產業雜音或許會是最後的利空測試。
利空最後測試 半導體漲勢將再起
在美元指數持續轉強帶動下,資金回流美國的動作也轉趨積極,配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至3%以下,淡化市場對股市及科技股評價修正的疑慮,加上市場對今年iPhone銷售量預期也不再如之前那麼悲觀,增添資金持續追逐科技股的意願。
觀察近一周(五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三十日)美國散戶情緒指數變化,可發現受川普貿易戰態度反覆、義大利政局不穩風險的影響,投資人心態再度轉趨保守,為即將過熱的氣氛稍稍降溫,看多者減少3.5個百分點至35%(低於歷史均值的38.5%),中立者及看空者分別增加2.4個及1.2個百分點。
但考量這些僅是影響短期情緒變化的事件,加上目前全球經濟數據仍未惡化,相信隨著短期利空衝擊淡化後,市場情緒又將恢復,看多者比例有機會朝40%攀高,進而帶動美股挑戰高點。
資金風險偏好提升 追逐科技股、小型股
雖市場情緒受到短期利空事件影響,但ETF市場資金回流美國股債、調節美國以外市場的趨勢卻未改變。觀察同期間ETF市場資金流向,可發現買超前五名中就有三名是美股ETF,包含買超第一名的QQQ(追蹤那斯達克指數)、第三名的USMV(追蹤MICS USA Minimum Volatility指數)及第四名的MTUM(追蹤MSCI USA Momentum指數),且成分股中又多以科技股比重較高,符合近期資金風險偏好提升的趨勢。(在五月三十一日及六月一日的資金流向中,可發現買超第一名已變成追蹤羅素兩千指數的IWM,資金風險偏好似乎有進一步提升。)
反觀賣超排行,前五名中也有三名是非美市場ETF,包含賣超第一名的EEM(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二名的EWJ(追蹤MSCI日本指數)、第五名的EZU(追蹤MSCI歐元區指數。
隨著資金持續湧向美股科技股,帶動那斯達克及費半指數漲勢明顯強過道瓊及標普五百指數,離創新高僅有一步之遙,對科技股為主且與費半指數連動性高的台股來說,勢必會產生正面的激勵效果。
若費半指數創高,台股中受惠程度最大的類股當然就是半導體,近日的產業雜音或許會是最後的利空測試。
利空最後測試 半導體漲勢將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