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噠電話亭KTV讓你路邊隨時嗨歌

「碎片經濟」、「寂寞商機」從大陸延燒到台灣,最明顯的案例就是電話亭KTV開始流行,現在唱歌不用到錢櫃、好樂迪,在路邊也可以隨時高歌一曲,將電話亭KTV引進台灣的是位於新店的咪噠積公司,本期「理財我最大」,邀請到咪噠積總經理郭大煒來談談背後的市場及賺錢術。



善用「碎片時間」 自己唱給自己聽

咪噠積是全台第一個將電話亭KTV引進台灣的業者,郭大煒說自己到北京出差時,看到電話亭KTV前的排隊人潮,連自己都被吸引,一探究竟,原來「電話亭KTV源自於日本,在大陸發揚光大」,回台後了解技術層次,打造屬於自己的機台,並加入前所未有的第三方支付和悠遊卡支付功能,消費娛樂更方便。

電話亭KTV目前在大陸各級城市約有十萬台,二○一七年市場規模達三一.八億人民幣,預估今年可達七十億人民幣,成長近二至三倍,郭大煒說,台灣還是處女地,根據全台兩萬家超商乘以○.二五來計算,台灣至少有五千台的胃納量,目前全台各地約有五百台左右,咪噠機品牌就佔了一半以上,這是他牌所不能比的。

咪噠積把消費族群分為兩類,十五至三十歲是前導,三十至四十歲追隨在後,年輕人喜歡唱歌,是消費主力,但是三十至四十歲的市場也不容小覷。「上班族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唱個幾首,下午上班精神會更好」,跟以往KTV包廂不同的是,電話亭KTV是利用「碎片時間」來唱,譬如說等看電影,進去唱個十五分鐘,消磨時間,賣場旁邊,媽媽帶著小孩,親子三人到電話亭一起嗨歌,還有更誇張的是,七個國中生在一個電話亭輪流用悠遊卡唱的也有。

投資一台「咪噠電話亭KTV」成本大約三十二萬元,郭大煒表示,以過去已設置二百五十台的經驗來說,一年內就可以回本。機台業主只管投資,咪噠積公司會協助營運管理。以八二法則來計算,公司會收二○%的代管費用,其餘八○%就是台主所賺的,如果投資二十台、三十台甚至一百台,就用總營業額乘上二○%來計算,收管理費,避免單機風險。其中,管理費包含三%的第三方支付費用、悠遊卡感應費用、機台基本維護及歌曲的公播費用等。此外,電話亭KTV的透明帷幕,未來播放歌曲中間還可招募廣告,機台業主至少可以拿到三○%的廣告收入。

雲端管理平台 掌握每日營運績效

至於放置地點,郭大煒說明,業主可以自己找地點,公司也會建議那些地點較好,咪噠後端有雲端管理平台,可以透過雲端連上手機,看到每個機台每日的營運狀況,掌握營運績效,如果績效不好,咪噠積公司也建議業主是否更換地點。

以影城來說,每一機台營業額大概約十萬至十二萬元之間,大台北商圈約在四至六萬元之間。郭大煒分享過去經營的心法,「大家可能覺得只有北部有市場,其實依我們的投資經驗,花蓮的投報率最高」,他解釋,原住民因為喜歡唱歌,同樣營業比例計,台北租金貴,淨利可能剩下一半,花蓮因為租金低,扣掉租金,每月營業額都可能超越商圈及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