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營收展望揀精擇肥
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美國以外,其餘地區復甦緩慢,台股能否挑戰前高,要看GDP經濟基本面數據是否轉好,提供市場更紮實的期待。
近期美國重量級企業首季財報陸續公布,大部分指標企業的財報並未如先前市場預估的那麼糟,在優於預期之下,S&P500指數與NASDAQ指數同步創下歷史高點,S&P500指數從去年十二月底的耶誕節觸底後,迄今累計漲幅約達二七%,以今年起算漲幅約一七.五%;NASDAQ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二二.七%。
經濟數據墊高美股支撐 區間橫向整理取代下修
接下來的行情研判就十分具挑戰性了,按照歷史經驗,短時間累積不小的漲幅之後,行情很容易出現拉回。
第一種情境,美股指數繼續一路創新高,若出現這般走勢,顯然,相對應的就是投資人押注今年GDP增速將優於去年,所有法人機構的預估皆錯誤,我們目前暫時認為這個機率比較小,後續會說明原因。如果真發生了,也不盡然是好事,因為FED可能因此改變原先的寬鬆政策,且大部分市場參與者都獲利滿滿,潛在獲利了結的賣壓將加速累積,後勢將對利空訊息的抵抗力較差,波動風險劇增。
日前股神巴菲特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也表示,當前美股股價貴得離譜,還不如回購自家股票。
第二種情境是基本面跟不上,行情走勢大幅滑落,技術面的修正,空間大於時間。不過,由現階段已公布的美股財報與財測來看,指標企業整體而言優於原先預期。因此,這樣的機率目前看來也不大,若後續經濟數據持續不如預期,FED將會更偏鴿派,加速貫徹貨幣寬鬆,反而有利於股市等風險性資產。
第三種情境,美股轉為區間橫向整理,一方面修正技術面過大的正乖離,以免泡沫化;一方面藉由時間的推展過程,讓FED有更多、更充分的經濟數據作研判,來執行最適當的貨幣政策。
由目前的各項數據來看,第三種情境發生的機率最大。觀察美國商務部剛公布的GDP數據,第一季GDP季增年率達三.二%,大幅優於市場預期,主因在於第一季出口季增年率三.七%,大幅翻正,政府支出大幅成長二.四%,因此抵銷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放緩的影響。
由於美國經濟基本面數據快速跟上,墊高了美股下檔支撐,壓縮技術面下修的空間,加上川普口水干預油價仍然見效,國際油價續漲的危機解除。因此,美股呈現橫向區間整理的機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