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題材營收成長股出列
非經濟重大事件對金融市場干擾不超過五個月,但能夠克服致命恐懼,危機入市的少之又少,股市反映未來3-6個月後市,從人民幣匯率與陸股不難看出端倪。
一周過去了,所有媒體仍是一面倒的負面新聞,雖然大陸官方不斷增加支援武漢的醫療力量,總計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已達一萬一千多人,可是疫情仍舊持續蔓延,累積的確診案例一路增加。
疫情干擾效應降低 亞股市場反彈築底
從封城進展到封省,對外隔離政策並一路擴散至廣州、深圳以及直轄市天津等一線城市,連中國大陸最大的兩大政經中心,北京、上海,所有社區都實施封閉式管理,等於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四大直轄市「京津滬渝」全數進入半封城狀態,這些人口最密集、經濟活動最熱絡的幾大城市陸續提升管制措施,使各行業職工返回工作崗位難度大增。
根據百度遷徙路徑規模指數顯示,到達湖北省人數最多的城市依序正是深圳、廣州,返程人員往往又面臨十四天隔離,這勢必也影響眾多台商企業的復工進度,更別說後續缺工、缺料的問題,市場更擔憂復工之後的交叉感染大爆發。
以上的陳述及問題都是事實,我們並不否認。不過,根據過去經驗,這類重大事件對金融市場的干擾影響僅大約五個月不到。
事實上金融市場之走勢與訊息面的關聯,本來就經常不同步,這就是金融市場,否則,這麼簡單的話,所有人看新聞做股票就好了,還需要學習嗎?本次的事件就是經典範例。
很多人嘴巴都會說尊重市場,是尊重人嗎?錯,該尊重的是市場資金的想法,而不是人頭,這與投票行為,男女老少票票等值不同,這就是金融市場殘酷的地方。
先前已提醒過,與其跟著新聞自己嚇自己,投資人更應該留意追蹤中國權值股的新加坡A50期貨之走勢,因為這是全球法人參與的市場,具有高度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