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政治角力 台灣拚內需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儘管當年有東南亞金融風暴,索羅斯橫掃東南亞金融市場,但到了最後一站─香港,靠著中國大陸撐腰硬是扭轉了頹勢,隔年6544.8點觸底反彈,1999年搭上世紀末的網路泡沫,中國大陸在世人緊盯著「馬照跑、舞照跳,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維持了恆生指數21年牛市,在2018年創下33484.08點歷史新高,累積漲幅達四.一一倍。

2020年中國大陸通過港版國安法,年內恰巧適逢COVID-19疫情,情況類似1997年,唯一不同的是,國際政治局勢驟變,美中貿易戰升級到科技戰,並擴延到政治戰。

美退出WHO 世界分裂成兩大陣營

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WHO(世界衛生組織),並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美國此舉正式宣告世界分裂成兩大陣營,一邊是以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為首的共產主義聯盟,搭配擁有核彈的北韓與石油的伊朗反美國家;另一邊是以美、英為首的五眼聯盟(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結合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南韓、日本、台灣(中華民國)、菲律賓。

是的,沒錯,當今的局勢就是延續了二戰之後的殘局,1950年的韓戰,毛澤東出兵支援北韓,藉由韓戰趁機要求史達林協助建立中國大陸的軍工產業,同時抗美援朝的口號震天響,掩蓋了內部土改、訂愛國公約、搞生產競賽、鎮反等改革運動,結果當時武器數量與品質都遠不如美國的中共用百萬條人命,跟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了個平手,造就了毛澤東的勢力空前擴大與歷史定位。

無獨有偶的,習近平正是毛澤東的崇拜者,抗美,根本就不在乎香港六百萬人的生命,習近平在乎的是,這次因COVID-19所造成疫情初期的隱匿錯誤,能不能成功的混水摸魚的瞞過世人的眼睛;甚至藉著對抗川普的帝國主義,統一台灣,比肩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香港恆生指數未來兩年探底 17000點以下或可危機入市

所以,恆生指數必然因為失去亞洲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與街頭抗議事件頻傳的利空衝擊而下跌,在未來的18至24個月處在探底的過程,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不排除下探17000點附近的超長期上升趨勢線。

但作為中共一國兩制的樣板,在台灣問題還沒解決之前,中國大陸一定會伺機炒底重新營造一片欣欣向榮的新中國夢,因此,如果將來看到17000點以下的恆生指數,可能又是另一次危機入市的機會。

川普呼風喚雨的做了三年美國總統,上任以來道瓊指數從18000點附近漲到近3萬點,正準備挾經濟改革的成果邁入連任之路,結果流年不利,先是對伊朗發動斬首行動,差一點引爆美伊大戰,結果美國還是躲不過血光之災,COVID-19疫情死了超過10萬人,說不定美伊開戰都死不了這麼多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