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新挑戰
雖然防疫中心呼籲大家接下來別把口罩摘掉,但對比歐洲二度封城到明年一月中旬,紐約也處在封城的邊緣,台灣在疫情肆虐的今年來說,除了戴口罩之外,幾乎是過著正常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世外桃源,如果經濟還能更好一點,工資再漲一些,相信一定會有更多人支持政府的施政,加速台商回流,重塑全球供應鏈。
這場疫情扭轉了台灣資金多年外流中國的趨勢,再加上美國COVID-19確診人數截至十二月十六日已逼近一千七百萬人,持續請領失業金補貼人數高達五百萬人以上,數兆美元的紓困金,加重美國債務負擔,造成美元弱勢,進一步強化台幣升值趨勢,成為台股明年挑戰17000點的助力。
台灣民眾幸福指數有下降趨勢
台灣主計處預估今年GDP上修0.98%至2.54%,保2無虞,並且預估明年台灣每人GDP將首度衝破三萬美元達30,038美元,對照中國上半年每人GDP達15,666美元,台灣平均還是比中國來得有錢,可是如果對比兩岸的消費力,單從上半年的上海五五購物節、下半年的雙十一天貓購物節,便可以發現,錢少的中國民眾很敢消費犒賞自己。
反觀人均賺更多的台灣民眾,消費保守許多,當然可以美化成精打細算、講究性價比,但更多真實的一面是,薪資長期不漲,但是物價、健保、勞保、房價漲不停,在台灣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台灣民眾的幸福指數有下降的趨勢。
說到底,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如何培養自己擁有像蝙蝠俠一樣的「鈔」能力,才是提高生活幸福指數的根本之道。
搜尋下一個高成長高配息企業
落筆時正好遇到台積電第四季除息2.5元,很多股民在股市打拚一輩子,買了許多熱門題材股,結果賺的還沒有套牢在台積電的股東來得多,經過時間驗證,買高成長、高股息概念股做長期投資,用耐心換取獲利空間,才能創造被動性收入,立於投資不敗之地。
還有什麼樣的產業或企業能夠複製台積電的高配息模式呢?前期聊到這場疫情促使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張忠謀在APEC的談話也驗證這觀點,台灣能夠在全球供應鏈上有被利用的價值,除了半導體之外,醫療人才的高素質也是有目共睹,而且有著全球最佳的健保體制作為大數據資料庫,配合台灣已發達的資通訊技術發展人工智慧,不僅有能力做到數位醫療的預防保健、健康照護和醫療診斷,達到降低龐大醫療與保險的成本,還有機會可以輸出整套的數位醫療解決方案。
AI問診處方成遠距醫療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