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錯失二千點行情的亞特蘭提斯



一月下旬的一場大跌,跌出了人心的惶恐,市場開始出現泡沫提早破滅的聲音,紛紛比擬為去(二○二○)年農曆年間的模式翻版,極其慘痛的既視感降臨。

對於接下來的盤勢及選股策略,有以下的看法提供參考:

一、舉凡有預防的事,結果往往不會照著走

今年開年之際,誰能想到台積電居然能夠飛象過河形成飆股,並讓所有小白投資人趨之若騖、讓股市老手自嘆弗如!這意味沒在理性預期中的好事,都易有超漲的反應。

同理,去年農曆年後之所以大跌,不正是因為市場歷經了將近十八年的後SARS經驗,終於相信COVID-19不會帶來致命的危機下,所形成猝不及防的超跌反應。

拜登就任日為一月二十日,市場之前就有股聲音:川普四年正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狂牛四年,拜登就任就是這一切泡沫破滅的開始。果不其然,台股的高點16,238就正好落在拜登就任的後一天一月二十一日,而這天同時也是道瓊、費半的高點所在,一切的一切似乎就照著市場預期在走……按照上面的邏輯,真的是這樣嗎!?

無巧不巧,這波大跌正好又遇上農曆年節,眼看部桃疫情方興未艾,去年模式似乎又將重演……如果這又是大家的沙盤推演,恐怕,結果往往不會照著走。

二、資金狂潮的結束,一個尖頭是無法交代反轉的

觀察去年初COVID-19形成大跌之前,指數先以頭肩底的型態呈現,然後才形成利空後破線大跌;同時高點12,197當日是呈現黑K棒,代表創高日為無效買盤,這點至為關鍵(見附圖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