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本益比景氣復甦股開胡
全球開打疫苗及美國一.九兆美元刺激政策將推出,強化市場景氣復甦復甦預期,提振資金信心,風險偏好大幅提升,具避險性質的美債遭到瘋狂拋售,公債殖利率一路飆升,即將觸發金融資產的價值重估潮,同時也將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實質利率飆升引發價值重估潮
2月22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飆至1.37%的近一年新高,與標普五百指數股息殖利率1.57%持續收斂中,與此同時扣除預期通膨的實質利率也被一路推高,金融資產價值重估聲音開始出現,進而引發股市的獲利了結賣壓。鎖定新興科技股的「牛市女皇」Cathie Wood近期就表示,如果利率繼續大幅走高,股市調整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將引起市場的恐慌。
一旦市場恐慌,勢必也會引發股市泡沫的聯想,不過根據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的分析,在目前少數科技股處於嚴重泡沫的同時,許多公司的股價一點泡沫也沒有。觀察美股市值前一千家公司,大約有5%的企業處於泡沫狀態,僅達到2000年網路泡沫時期的一半,標普五百成分股中處於泡沫狀態的公司數量就更少。
在各國央行QE持續推行下,市場熱錢總存量有增無減,即便近日股市進行價值重估,也不會是全面性修正,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幾近泡沫階段的少數高評價股出現修正。
指標科技股首當其衝
例如美國科技指標的FAANGM(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及Microsoft),加上牛市女皇力捧的Tesla,因多為各新興科技ETF的主要成分股,在價值重估、資金從科技族群撤出階段,將會成為主要受害者,連帶那斯達克指數就會跟著受影響。
當這些美股科技指標評價修正,台股中的供應鏈難免遭受池魚之殃,成為間接受害者。此外,高本益比的族群或個股,在股市價值重估階段也會受到一定的壓力,例如半導體產業上游IP及部分IC設計族群。因此,可以見到2月23日美股回檔時,那斯達克指數及費半指數的跌幅最重。
景氣循環階段不同 投資邏輯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