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打核心創新企業
十月的拜習會,定調了八月是個不平靜的月。就在美國副國務卿薛蔓訪中之前,習近平不顧河南鄭州水患已喪生的六十九條人命,遠赴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七十週年,把這七十年來的建設成果作一番宣傳,這代表什麼意思呢?習近平想告訴拜登,七十年前西方列強以人權的理由干預西藏問題,結果時間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西藏;同樣的新疆、香港等問題,中國照樣不會甩西方人權干預的那一套,就算要付出犧牲代價,也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選擇直接遠赴西藏,沒有停留鄭州慰問的背後隱喻。台灣處在美中政治角力的關鍵核心位置,如果台灣想維持現狀,就要扮演類似太極圖中的小點點,讓美中雙方都需要、離不開台灣,才有可能維持動態平衡,這就需要每位國民團結一致,萬不可再出現類似這次疫苗之亂,被有心人見縫插針、內部分化。
台灣要維持動態平衡 關鍵在台積電
當然台灣要被美中都需要且離不開,關鍵仍在台積電,也因此台積電在七月二十六日的股東會上證實了有團隊在日本考察設廠的可行性,同時也評估在德國設廠的可能,儘管台積電否認晶片換疫苗的說法,但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台灣能被這些大國重視,還真離不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群聚實力,所以當投資圈用放大鏡緊盯台積電毛利率能否守住50%的議題,更應該從ESG永續投資的角度來衡量台積電的晶片換疫苗來履行企業責任的價值。
G20拜習會前 中美各自出招秀肌肉
東西方價值觀不同,從這次防疫的口罩戴不戴,就可以發現,西方人民真的是不自由毋寧死,寧願不戴口罩,也要捍衛自身的人權自由,但東方政權往往要人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由此可推測,從三月的美中高層的阿拉斯加會談開始,中方只會越來越強硬,十月的G20拜習會可能是互嗆的局面,至少在拜習會碰面之前的局勢大概率是劍拔弩張,各自出招秀肌肉。
果然七月二十七日傳出中國提出對美關係的三條底線,包括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這三條底線全部是目前美國正在進行的,別的不說,至少科技封鎖就是進行式。從這個角度可以揣測,十月之前美中的政治角力,中方將轉被動為主動,這點從滴滴出行赴美掛牌三天就遭北京官方重手將二十五款APP下架,可見到端倪。
就在薛蔓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訪中的前一天,北京發布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祭出多項嚴格監管,規定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還要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機構,外資紛紛下修在美掛牌的中概教育股目標價,指標股─好未來重挫70.76%、新東方大跌54.22%。
北京嚴監管 連出重手
這還不夠,同一個周末還針對港股的市值王─騰訊控股祭出涉嫌壟斷罰金五十萬人民幣,要求解除網路音樂獨家版權,騰訊控股兩天跌16%,拖累恆生指數跳空跌破年線支撐。但北京的嚴監管還沒停,七月二十七日再針對疫情受益股─外賣平台要求將外送員納入社保,美團應聲下跌17%,不僅港股下跌千點,連帶滬深300指數下跌3.53%失守年線。回顧七月初習近平在百年黨慶上的強硬談話,以及接下來的人行全面降準,似乎為八月行情蒙上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