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下行風險增
立夏巧遇聯準會FOMC利率決策會議,轉折的機會很大!只不過,這次的轉折跟景氣有關。去年的「通膨暫時論」的誤判,讓聯準會的緊縮貨幣政策整整晚了一年,這一年來,美國的通膨率8.5%創下四十年來新高,本以為已經是「夠驚嚇了」,結果俄烏戰爭暴露歐洲的能源危機風險,德國的通膨率也創四十年新高,來到+7.4%,歐美兩大經濟體的通膨同步創新高。
三隻黑天鵝出沒 超完美風暴?
歐洲央行預告最快七月啟動升息循環,高盛預期年底前升息三次,於是這個夏天隨著多國央行準備調整新冠疫情期間所採取的大規模購債措施,意味著全球將加速退出量化寬鬆,推高借貸成本並導致流動性下降,這將是繼俄烏戰爭(通膨)、上海封城(需求下滑)之後,2022年第三隻黑天鵝,即「量化緊縮」─估計今年G7的央行年內將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約4100億美元,市場已經開始反應並看到減碼寬鬆後的美元升值與美元流動性下降等後果。接下來市場要面對的是,在2021年創歷史新高的303兆美元全球債務餘額,在加速升息週期裡,債務高且有違約風險的國家,必然會看到外資大量撤出,貨幣貶值的情況。
聯準會升息牽動的是短期利率,縮表影響的長期利率,聯準會副主席布雷納德上週支持五月縮表,比前一輪縮表時間快很多,影響長期利率看漲,是真正的緊縮貨幣措施。於是四月二十九日強勁的消費者支出推動公債殖利率走高,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創下2009年十二月以來最大月線漲幅(+22.84%),另外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在三月和四月期間暴漲約110個基點,為1994年三月以來最大的兩個月漲幅,五月二日盤中十年期美債正式突破3%的心理關卡,推升美元指數站穩103點,突破2017年川普上任時的103.85點前高,不排除將繼續朝2022年的115-120點前高壓力區挑戰。
緊縮貨幣會多久 要看通膨數據
前次十年期美債見到3%是2018年十二月,華爾街普遍預期本次聯準會縮表行動將比五年前規模更大、速度更快,這也顯示出當前美聯準會的火力全開啟動「升息縮表」來抵抗通膨的決心,以至於十年期美債實際殖利率也突破0%,造成了同樣是避險資產,但不能產生利息收益的黃金,五月二日應聲跌破每盎司1900美元,創兩個月半新低的1849.7美元,回吐了俄烏戰爭以來的累積漲幅,拖累了同樣的金屬期貨的COMEX銅期跌破年線支撐見到每噸4.204美元低點,這就是美元升值、流動性減少的影響。
同時,十年期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的基準參考,美債殖利率上揚,資金就會撤出風險資產(如股市),基於聯準會升息縮表的動機是壓制通膨,所以通膨數據將影響聯準會這輪緊縮貨幣政策持續到何時。
自2002年起,PCE物價指數被聯準會採納為衡量通膨的主要指標,四月二十九日公布美國三月PCE物價指數年增率從6.4%漲到6.6%,略低於預期值6.7%,續創1982年以來新高,為聯準會2%目標的三倍多。
美國消費力不減 無懼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