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台股下半年的棋局



中美貿易戰戲碼不斷升高,到底誰贏誰輸?如果以資本市場來論輸贏的話,美方顯然居優勢,主要是中美雙方實力仍有一段差距,假如以二○一七年中美雙方貿易額來看,美國貨品輸往中國一二九九億美元,中國賣到美國的產品五○五五億美元,如果這是籌碼,像在賭桌上賭梭哈,美方有五○五五個籌碼,中方只有一二九九個籌碼,現在川普叫牌說五○○,習近平跟進五○○,川普再喊二○○○,習近平已經沒有籌碼了。

這可從幾個場景來看,首先是被美方掐住脖子的中興通訊,六月十三日復牌交易,香港的H股一口氣跌到九.五六港元,在中國的A股則跌掉八支停板,從四一.三九人民幣跌到十二元才止跌。二是華為展開一連串自省,像華為的創辦人在微信平台上說:中美差距二○~三○年,甚至五○~六○年,我們要把差距縮小到能活下來為止,芯片是急不來的。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在未來三○年贏者通吃愈來愈成為規律下,華為必須抓緊科技發展動能,成為領導型企業。

中美貿易戰 股匯兩樣情

華為副總裁陳黎芳在對新進員工講話時也說:「我們要正視美國的偉大,看到差距,堅定地向美國學習,永遠不要讓反美情緒主導我們。我們不要小富即安,不要以為手頭有幾個錢就不得了。如果產業沒有附加價值,光做牛仔褲和運動褲,不管做得多好、多大,都不能趕上美國,都是農民工。」這是華為內部的自省運動,假如這場中美貿易戰能讓中國自省,也許是中國強大的新機遇。

如果拿到資本市場來看,這場貿易戰到七月十日為止,美股今年以來全部呈現漲勢,道瓊今年以來上漲○.八一%,Nasdaq大漲十二.三九%,羅素二○○○漲了十一.○三%,費城半導體指數漲了九.五一%,對照中國的滬深三○○下跌十三.九七%,深圳A股跌十六.五三%,上海A股下跌十四.五%,顯然美國資本市場仍然屹立不搖。這次中美貿易戰開打,對美國來說是股匯市雙漲,對中國來說是股匯雙殺,人民幣一度貶值到六.七一兌一美元。

而台股表現又如何?可用中規中矩來表達,到七月九日為止,加權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一一四.○三,漲了一.○七%,櫃買指數先盛後衰,受到中美貿易戰開打影響,櫃買指數在六月一度寫下一六○.四一新高紀錄,七月六日一度下殺到一四四.三五,把今年漲幅全部傾洩光了,七月十日櫃買指數收在一四九.五六,今年仍保有○.七%的小漲幅,而摩台指數受到外資今年大舉賣超台股二七九一.八二的巨大賣壓下,摩台指數仍小漲○.二六%,從這三個指數來看,台股等於打了一場仗,又回到原點。

台股好像跑了一圈又跑回原點,但是這半年台股的質變與量變有了很大變化,一是被動元件股一直都是台股最吸睛的焦點,國巨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漲幅的個股,在除權息前一度漲到一三一○元,市值達四五九二.八六億元,除權除息後,七月十日收盤一○四五元,市值也有四四三二.八五億,配了十五元股息、二元股票,股價仍站在九五○元以上。到目前為止,國巨的基本面仍然持續堅挺向上,六月營收八○.五三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二二七.七%,五月營收六三.五一億,EPS已高達九.九五元,六月一定超過一個股本以上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國巨今年仍然會是台股中最亮眼焦點。

大漲後股價回檔力道不小

唯一的缺點是國巨技術面在非常高的位置,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六連併,陳泰銘正努力在尋找國外的併購拼圖,以上半年營收成長一一二.六%為標竿,往下看華新科成長八四.八%,禾伸堂成長二一.四%,奇力新成長二六.五%,達方成長十.一%,立隆成長二三.六%,光頡成長三九%,日電貿成長三五%,智寶衰退三%,凱美衰退十.五%,金山電成長十二.七%,立敦成長三八%。被動元件的晶片電阻、電容、電感強度各有不同,在股價大漲後,只有基本面強度夠強的個股才有繼續把股價舉上去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