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殖利率易升難跌有玄機?
聯準會第三季升息後才隔一個多星期,造成美債殖利率飆升,進而衝擊美股重挫,引發美國總統川普批評聯準會升息太快的抱怨。即便如此,IMF主席加拉德、聯準會前主席葉倫以及聯準會官員都支持聯準會的升息政策。
隨著聯準為未來仍維持升息進度,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短期內恐難跌破三%,勢必牽動歐債和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跟著上揚。歐洲央行可能被迫結束QE,甚至從明年起開始縮表和升息,亞洲各國央行也跟著要升息,將使全球債券殖利率易升難跌。
聯準會在九月二十六日宣布升息後,美股一度維持上漲格局,道瓊、S&P 500指數一度在十月創下歷史新高,直到十月十日美股才恐慌性重挫。換句話說,從市場知道聯準會的升息態度到美國公債殖利率飆漲,形成股市大震盪的時間超過一個星期。這段期間,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十月四日在一場公開演講中透露,未來升息的水準不排除達到抑制經濟成長的水準,加上十日當天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達二.六%,比前一個月上揚○.二%,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在擔心通膨壓力,聯準會可能加速升息的疑慮下,加上殖利率都已攀升到波段新高,而引發市場賣壓。
今年一月底美債殖利率上揚引起美股大跌,兩年期短債殖利率飆升,並帶動十年期長債殖利率達到二.六%引發市場賣壓,這回卻是十年期、三○年期美債賣壓引來市場震盪。經過這次美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最高來到三.二五%創下七年新高,三○年期美債殖利率達到三.四○五%的四年新高。
長債賣壓引發殖利率上揚
擔心未來市場的通膨風險是引發長期債券賣盤湧出的主因。隨著十年期、三○年期美債殖利率超過市場預期的臨界點,當時國際油價創四年新高在先,西德州原油最高來到每桶七六.九美元、布蘭特原油八六.七四美元,市場預期布蘭特原油可能會漲到一○○美元,引發市場擔心的通膨風險。
從最新公布的九月份相關通膨數據中,美國的每小時平均工資年增率來到二.八%,雖然沒有創新高但這項數據仍維持上漲的趨勢不變。美國核心CPI指數年增率(扣除食物和原物)和前一個月一樣維持在二.二%,也是處於上升階段。在鮑威爾十月初的那場演講後,市場發現聯準會這次將長期目標利率從二.九%調高到三%,雖然僅有調升○.一%的幅度,卻讓市場意識到聯準會已經不再鴿派,而是略帶鷹派色彩。
通膨風險是最大的變數
根據聯準會對未來市場利率中間值預測,到年底時聯準會會把利率調升到二.二五~二.五%,明年升息三碼後屆時的市場利率將達三~三.二五%,到二○二○年六月底,市場利率將達三.二五~三.五%,達到中性利率水準。市場擔心的變數是,油價若進一步上漲恐刺激通膨風險,而美中貿易戰若沒有緩和現象,對明年美國的通膨風險更是一大變數。如果是這樣,有可能讓聯準會把利率調高到三.五%後還有進一步上調利率的空間,這才是市場最擔心的通膨風險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