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雙控 選股新觀點



九月份果然是漲少跌多的月份,先是因聯準會鷹派抬頭,美股一度快速拉回,再來就是中秋節後中國地產商恆大可能倒閉或被接管,中國地產股從最大的碧桂園到新力控股、融創中國股價大跌,甚至未來還將要求香港地價調降,香港各大富豪公司如新鴻基、長實集團等股價跟著大跌;就在香港恆生及國企股嚴重下跌後逐漸回穩,最近傳來中國「能耗雙控」力度加大,點名十二個省實施能耗雙控,包括江蘇、廣東、雲南、廣西、浙江、寧夏、遼寧、吉林等十餘省都採取了限電措施,不僅工業停產,還波及到民生用電。在台商電子業群聚的江蘇、廣東都在名單,且限電措施愈來愈激烈,昆山就以「一刀切」的方式,強制許多工廠停工,蘇州雖然狀況略好一些,但是限電狀況還是很嚴峻。限電重創當地製造業,台商企業當中,印刷電路板(PCB)、散熱、被動元件、製鞋、線纜、機械、橡膠等七大橫跨電子與傳統產業族群淪為重災區,牽動蘋果、耐吉、愛迪達等國際品牌出貨。

上百家公司緊急公布重訊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在談論黑天鵝來自何處?沒想到大黑天鵝竟是來自中國,從年初對電商阿里巴巴、騰訊等出手,螞蟻金服上市喊停,接著滴滴出事無法在美掛牌,補教業、演藝人員到澳門博彩業以及香港地產商,因傳來能耗雙控,沿海省分無法正常供電,影響全球大多數行業供應鏈生產,對於年底購物旺季等於提前暗示著漲價訊號。市場解讀中國大舉限電,且是不定時、限電措施到何時都不知道的動作,先解讀為產業秩序的整頓,先淘汰汙染性高的小廠;再來對於高槓桿操作公司出事進而收歸國有。當然最不想見到是中國大約有七成電力來自於火力發電(包括燃燒煤、天然氣、石油等),煤價高漲(年漲約一倍),公民營電價又無法反映,只好降低發電量,工廠率先受影響,甚至民生,尤其東北在冬季嚴寒將至下,真不知會發生甚麼問題?

工業生產最在乎的就是電力供應是否充足。而中國電力供應不穩定,不管是做二休三或休四,一定對工廠生產及出貨出現重大影響,高盛就直接將中國Q3經濟成長率調降至零,但是政策上似乎也不太在乎經濟成長了,要以共同富裕為主;減少出口最後一定是價格提升,間接造成輸出通膨。由於中國在東南亞疫情嚴重時,承擔相當大訂單,世界工廠一旦輸出產品漲價,反映在各國銷售上一定提高價格,消費者必須用更高價錢買貨品,通膨就逐漸形成。

先前聯準會主席才說已注意到通貨膨脹的加重,且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然後下降,所以市場已預期十一月聯準會將開始縮表;沒想到中國來這招,在年度購物旺季前先限電,那麼預期通膨心裡更加強烈,聯準會是否會加速縮表而升息(一般預期是明年第四季開始),大家等著看。所以十年期公債利率已上升至一.五三%以上,美股周二出現下跌,過去美股真正較容易上漲月份是在十一月至隔年一月,超過七成機率會上漲,而中國突如其來地加大能耗雙控力度,美國如何反應?所幸美元是美國印的,一旦有任何不好訊號,美國就會印鈔票,但須提防之前的先拉回,年線是四大指數必守處關卡。

國際經濟景氣重要觀察指標─油價,目前已來到七四美元(西德州原油)今年高點附近,主要是受到天然氣大漲替代性帶動,只要油價維持在七○至八○美元,其實對景氣復甦是投下贊同票居多。當然若出現超漲至九○至一○○美元,那就是通膨大災難不好訊號了!

台股由於有超過三分之二廠商赴中國投資,即便二○一八年川普對中國展開貿易大戰,要求美國乃至台商盡快撤出中國,部分廠商已逐漸轉移生產陣地至東南亞、印度或墨西哥,但是畢竟中國還是台商主要生產基地,所以中國限電措施一出,除了半導體及面板外,幾乎都會受影響,一向是中國電子業生產重鎮的江蘇及昆山都難以倖免,可知中國這次下手力道。

PCB廠受創嚴重

蘇州、昆山一帶是台資PCB廠生產重鎮,此次昆山無預警從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限電停工五天,包括敬鵬、台光電、欣興、精成科、柏承、嘉聯益、定穎、台郡、新揚科及南電等十家PCB相關廠商公告停工,其他同業停工更是不及備載,是目前台資企業受創最重的產業別。 PCB有電子工業之母之稱,此次停工廠商供貨品項橫跨汽車板、NB板,以及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其中,台光電、欣興、台郡都是蘋果供應鏈,影響層面甚大。因應突如其來的限電停工令,相關PCB廠積極調度庫存與其他廠區支援生產。 法人統計,在江蘇設廠的上市櫃PCB廠有瀚宇博、定穎、健鼎、金像電、聯茂、台郡、台燿等,產能比重介於四五至九○%。金像電、定穎江蘇省產能占比六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