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對談】白石數位旅宿管顧 黃偉祥 X 元澤設計 張祐銓:用數位科技解決問題,創造需求與價值
本文由Fifi撰寫
數位時代浪潮來襲,產業趨勢變遷快速;在這高度競爭的時代,如何尋找自己的優勢及定位,探索創意新市場,是許多人會面臨到的一大課題。唯有不斷求新求變,透過外部跨領域結合及內部人才合作,方能不被市場所淘汰。此次,OPEN特邀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創辦人 及 元澤設計 張祐銓Kevin設計總監 進行跨界對談,兩位善用數位媒介工具的型男,面對科技日星月異的發展,卻能靈活運用在各自不同產業上,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成功開啟事業的一片天。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創辦人 黃偉祥Bob
大學時期主修餐旅管理,畢業後進入旅館業界;後來前往加拿大研修旅館管理,取得文憑與專業證照,也在當地從事旅館業。2012年進入線上訂房平台,2015年創辦「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在多年的旅宿從業生涯中,黃偉祥更多元深入地了解旅宿經營方式,並希望將這些心路歷程分享給同業們,提供更多技術上及實作上的專業協助。去年在大陸共同撰寫出版的《客棧群英匯,變革與機遇》,亦獲評為「客棧神書」。
經歷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
2015《HOLD 住你的微型旅宿》作者
2016《客棧群英匯 變革與機遇》共同作者
2017《微型旅宿經營學︰民宿、青旅、B&B、商旅,設計到完賣教戰聖經》作者
「Hostel Talk 青旅開講」執行長
泛太平洋旅館管理顧問(股)有限公司 董事 (Pan Pacific Hospitality Management Consultants Co., Ltd.)
元澤設計 設計總監 張祐銓Kevin
公司簡介
元澤設計由 張祐銓主持設計師設立於台北,經由主持設計師對專案的詳細分析以及研究率領團隊達成設計目標。事務所同仁歷練過各種尺度的設計、規劃與施工,包括公共建築、高層住宅、集團總部大樓及各類型室內空間的規劃施工,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對設計品質的要求,藉由這個理念綜合設計、科技及管理進而對設計領域有正面的貢獻,業主的希望及要求是我們的原動力,希望每個專案是業主需求與本事務所設計及施工成果的一個完美結合。
得獎紀錄
2017 年度
榮獲美國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 design 主辦-上海金外灘獎─最佳餐飲空間獎-優秀
2016 年度
榮獲美國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 design 主辦-上海金外灘獎─最佳公共空間獎-優秀
2014-2015 年度
第十屆中國國際建築裝飾及設計藝術博覽會
1.榮獲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華鼎獎─住宅空間獎--作品「微木光居」 特等獎
2.榮獲 2014-2015 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住宅空間獎
(以下對話,黃偉祥創辦人簡稱Bob,張祐銓設計總監簡稱Kevin。)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碧瑤建設馥御居-公設》
Q:兩位同樣擁有在國外唸書進修的經驗,能否與我們談談這段學習歷程,以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和台灣教育的差異點為何?
Bob:台灣屬於填鴨式的教育環境,老師努力地把各種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育方式可能有其階段的必要性,但會扼殺學子的創新及應變能力。我現在有許多機會在大學中擔任業師兼課,在課堂上尤其有外籍生時,更容易發現台灣學生的缺乏主動性、敏銳度不足,我想這是台灣和國外教育下的最大差別。
而在加拿大求學時間,為我帶來了嶄新的視野,獲取最多的反倒不全然是課堂裡所教的新知,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我在那時認識許多朋友,如今包含我現在經營旅宿或管理顧問,甚至我在電商這塊,很多助力是來自於國外的這些朋友。因此在固有的學習環境架構下,能夠多去與人交流,我想這對台灣學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Kevin:我在台灣唸大學時就讀建築系,之後到美國賓州大學也是繼續鑽研這塊。兩者的不同在於說,我覺得台灣的環境沒有想把你塑造成大師,他就是灌輸給你建築所需的知識;教科書提供答案讓你有跡可循,不過當然在設計課時會自由一些。而到了賓大之後,他覺得這些東西你必須要自發性的思考去找答案,第一年剛去的時候的確有點慌,覺得沒有一個脈絡可循。他們的教學方式是希望你思考創作背後的脈絡是什麼;而那時候網路才剛興起沒多久,你必須自己蒐集資料來佐證你的創作理念想法。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北門窩泊旅》B1公共空間
Q:兩位在投入各自的產業中,都是因為想要「解決問題」。而當初是因為什麼契機?讓自己希望透過工作去結合,進而解決這些問題。
Bob:我在台灣及溫哥華都是讀飯店管理(Hotel Management),畢業後從門僮、泊車員、行李員、總機、訂房人員、櫃台接待人員、餐飲服務人員、行政樓層主管一路到業務開發經理;從前線到後端,從運營到開發,所有的程序和細節因此瞭若指掌。接著到了全球最大的旅遊電商集團,學習B2B(Business-To-Business,指的是企業間透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交易。)和B2C ( Business-To-Customer,指的是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 ) 的電商邏輯、行銷概念。後續開始投資旅宿,介入前期開發、財務與運營,將整個旅宿經營銷售通路完整透析。但與此同時也發現台灣許多旅宿的問題及缺憾,我認為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數據設計」,白石數位旅宿管顧因而誕生,接著也陸續孕育出三本旅宿經營的工具書。
Kevin:其實到美國唸書以後,我就蠻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我覺得一路上運氣都滿好的,到美國進入知名的建築事務所Peter Eisenman Architects,而回到台灣也在姚仁喜先生所領導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深受栽培,也都接觸到較大規模或受矚目的案件。後來接觸到許多機會,不論是其它建築事務所,或是一些建設公司及開發商,很願意給當時的年輕一輩機會。那時候我就覺得一定要抓住機會,雖然也不知道是不是適合的時間點,但就想辦法努力往前。我認為台灣的設計能量和頭腦,其實相對起來滿好的,而我們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所以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便決定出來創業,希望讓台灣獨特的設計元素更被看見。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碧瑤天鑽-公設》
Q:在您們看過這麼多建築設計及空間運用上,認為台灣的建築或空間設計,有什麼樣的問題出現,又要從何改善呢?
BOB:我覺得從旅宿的角度來看,我走訪的這些物件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便是「一窩蜂」這個概念,包含大家熟知的溜滑梯、工業風、清水模等等,大家往往用「模仿」來代替「創意」。所以我覺得很多業主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會用「坪數成效」來做為物件的最大考量因素;想辦法把空間塞到最滿,把房間塞到最多,然而往往就會消失美感。因而忽略細節的部分,包含油漆的色調、光線的方向;另外還有軟件的運用,他們可能覺得別的民宿用這個椅子不錯,就去淘寶找一個一模一樣的回來擺放,他沒有考量到空間的氛圍是否合適。這是目前不論在建築或設計上面,尤其在旅宿端我較常遇到的狀況。
Kevin:雖然台灣受限於建築法規的問題,在部分案件操作時會有所限制。然而規則既然如此,我們怎麼在現有的條件下,運用設計的手法來把這些題目解的漂亮,一直是我在思索的問題。我慢慢發現一種狀況,大家往往會歸咎於法規問題,但我覺得在這個法規之下,你可以做得更好但你沒有做到,這反而是更可惜的。至少我們往前推到我們能做得最好的狀態,這是我目前的心態;因此同樣面對建築法規的綑綁,我會在接待會館的案件裡,將設計能量一次釋放;或是在業主經費許可的條件下,去做最大的發揮。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泛旅遊 OTA學 改變世界的線上旅遊帝國」RTM旅創大學課程
Q:黃創辦人透過「線上電商經驗」及「大數據」分析 OTA,讓整合後的旅宿一開張便門庭若市,請和我們分享這部分的內容及實際案例。
Bob:數據分析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比如說訂房者通常都在幾點下單,傾向哪一個價位的房間;甚至在每一個人使用滑鼠指標的時候,我們會利用錄影來做記錄。我之前在Agoda或是eLong的時候,便是使用大數據來看消費者需要什麼,以及未來什麼樣的東西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所以在我們看物件的時候會非常精準。之後也有許多建商請我們協助評估,哪些地點較適合做旅宿或度假村;他們可能擁有土地及資源,但他們不知道在哪裡的投資產能是最高的,所以這時候便需要藉由大數據做分析及整合。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太子馥-時空光盒》
Q:在數位化尚未蓬勃發展的時代,張總監便準確判斷其將為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能否請張總監和我們分享,如何將「數位」結合建築,具體的呈現方式及案例為何?
Kevin:我是在賓大唸書時接觸的,當時看到覺得很興奮,將數位參數及數位運算運用到設計裡面,它可以快速地幫你排列出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其實大數據最早不是拿來做建築的,而是應用在做飛機跟造船上,後來被廣泛運用到電影產業及3D動畫。這個工具並不是電腦幫你做設計,而是你提供你想要的參數,做出你想要的設計成果。我覺得可以善用這個工具,增加建築設計的美學,注入生活的活力。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微型旅宿經營學》新書分享會
Q:黃創辦人及張總監皆身為管理層,在對於這塊領域上,肯定有獨到的見解或方法,能否與我們談談這部分的歷程。
Bob:我在自己的旅館或是公司,組一個叫GHT(Growth Hacking Team)的團隊,這在電商中稱作成長駭客(Growth Hack),團隊包含創意、行銷、業務、執行端等。或透過youtuber等網路行銷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把商品曝光引發話題。而在公司的管理上,你要和員工先建立信任關係,讓他把這個物件也當作自己所投資的;所以我會把自身所營運的旅宿其中20%獲利分給員工,他會覺得自己也是股東因而團隊的向心力也會增強。
Kevin:我覺得很幸運也很驕傲,因為在這個快速輪替的產業,團隊的夥伴都與我長久共事。我也很願意放權給他們,在設計初始的時候給予大方向的提點;因為設計沒有所謂正確與否,同事們可以集思廣益去找資料。整個團隊共同排除、聚焦、往前推進,彼此互相信任培養默契。當你把案件當做作品時,成品出來是驕傲的,便會期待下次一起奮鬥,因而每個案子大家都會全心地付出。比如說在某次的實品屋案子裡,有八、九個同業競逐,而我們是第一個幫業主賣掉房子的;因為我們有讀懂業主及市場的需求,會去思考如何找出重點,幫社區塑造一個好的氛圍。我們用設計手法去創造價值,因而團隊的向心力就會凝聚。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鳳凰花園 接待會館》
Q:黃創辦人在旅宿經營規劃上十分成功,在業界打響名號;張總監近兩年接連獲獎,並著手往大陸發展。未來您們對各自的公司,或個人生涯規畫上,有什麼樣的期許呢?
Bob:我認為在現今數位化進步及網路行銷興起的時代,「電商行銷」會是主要潮流。現在,OTA或Meta Searching逐步地成長,會取代以往Talking Market的模式,所以必須掌握這些線上資源。後續會進化到AI,它會記錄你的年紀、習慣及消費模式,甚至工作行業;未來將會在登入頁面之後,便自動篩選相關符合的條件。
而後續我還是會繼續協助台灣當地旅宿業主,持續出版工具書提供給需要的人。為了補足在設計及硬體上的缺憾,我現在也開始走進工地,從粗工、工地助理開始做起,包含整個建材工法及圖面討論。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剛柔並計」——「剛」是硬體,「柔」是軟體,「計」是計算;並藉由這些實地操作深入了解,強化白石在設計這塊的競爭能力。
Kevin:我認為以房地產來說,目前不會有太大變化。預估這三年來,它會是一個非常本質的表現。不論是造價或是空間配比上,將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回歸到設計原來的需求。這也許是一件好事,不是單做表面,而是如何有效的運用空間。
我目前在上海、廈門都有非常好的設計團隊和對象,設計的落實上較為順利。未來也希望在不同領域做突破,從舒適圈中跳出去。我覺得這個行業最好玩的,就是有學不完的東西,這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成就感。透過多方位的嘗試,不斷汲取新的東西,會為公司帶來活力和前進的動力。
「在變動中勇於創新,在開創中積極傳承,在成就中持續躍升。」透過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創辦人 對市場需求的透析,足見他眼光獨到及大膽創新的思維。而 元澤設計 張祐銓Kevin設計總監 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及對設計懷抱熱忱,帶領團隊夥伴向前邁進,創造元澤設計的新篇章。在他們的交流對談中,分享從創意到創值進而創業的過程,為我們解讀數位科技不同的面貌及未來趨勢發展;期待兩位在各自的領域上持續綻放熱力,為台灣產業發展帶來創新格局。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
數位時代浪潮來襲,產業趨勢變遷快速;在這高度競爭的時代,如何尋找自己的優勢及定位,探索創意新市場,是許多人會面臨到的一大課題。唯有不斷求新求變,透過外部跨領域結合及內部人才合作,方能不被市場所淘汰。此次,OPEN特邀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創辦人 及 元澤設計 張祐銓Kevin設計總監 進行跨界對談,兩位善用數位媒介工具的型男,面對科技日星月異的發展,卻能靈活運用在各自不同產業上,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成功開啟事業的一片天。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創辦人 黃偉祥Bob
大學時期主修餐旅管理,畢業後進入旅館業界;後來前往加拿大研修旅館管理,取得文憑與專業證照,也在當地從事旅館業。2012年進入線上訂房平台,2015年創辦「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在多年的旅宿從業生涯中,黃偉祥更多元深入地了解旅宿經營方式,並希望將這些心路歷程分享給同業們,提供更多技術上及實作上的專業協助。去年在大陸共同撰寫出版的《客棧群英匯,變革與機遇》,亦獲評為「客棧神書」。
經歷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
2015《HOLD 住你的微型旅宿》作者
2016《客棧群英匯 變革與機遇》共同作者
2017《微型旅宿經營學︰民宿、青旅、B&B、商旅,設計到完賣教戰聖經》作者
「Hostel Talk 青旅開講」執行長
泛太平洋旅館管理顧問(股)有限公司 董事 (Pan Pacific Hospitality Management Consultants Co., Ltd.)
元澤設計 設計總監 張祐銓Kevin
公司簡介
元澤設計由 張祐銓主持設計師設立於台北,經由主持設計師對專案的詳細分析以及研究率領團隊達成設計目標。事務所同仁歷練過各種尺度的設計、規劃與施工,包括公共建築、高層住宅、集團總部大樓及各類型室內空間的規劃施工,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對設計品質的要求,藉由這個理念綜合設計、科技及管理進而對設計領域有正面的貢獻,業主的希望及要求是我們的原動力,希望每個專案是業主需求與本事務所設計及施工成果的一個完美結合。
得獎紀錄
2017 年度
榮獲美國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 design 主辦-上海金外灘獎─最佳餐飲空間獎-優秀
2016 年度
榮獲美國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 design 主辦-上海金外灘獎─最佳公共空間獎-優秀
2014-2015 年度
第十屆中國國際建築裝飾及設計藝術博覽會
1.榮獲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華鼎獎─住宅空間獎--作品「微木光居」 特等獎
2.榮獲 2014-2015 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住宅空間獎
(以下對話,黃偉祥創辦人簡稱Bob,張祐銓設計總監簡稱Kevin。)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碧瑤建設馥御居-公設》
Q:兩位同樣擁有在國外唸書進修的經驗,能否與我們談談這段學習歷程,以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和台灣教育的差異點為何?
Bob:台灣屬於填鴨式的教育環境,老師努力地把各種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育方式可能有其階段的必要性,但會扼殺學子的創新及應變能力。我現在有許多機會在大學中擔任業師兼課,在課堂上尤其有外籍生時,更容易發現台灣學生的缺乏主動性、敏銳度不足,我想這是台灣和國外教育下的最大差別。
而在加拿大求學時間,為我帶來了嶄新的視野,獲取最多的反倒不全然是課堂裡所教的新知,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我在那時認識許多朋友,如今包含我現在經營旅宿或管理顧問,甚至我在電商這塊,很多助力是來自於國外的這些朋友。因此在固有的學習環境架構下,能夠多去與人交流,我想這對台灣學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Kevin:我在台灣唸大學時就讀建築系,之後到美國賓州大學也是繼續鑽研這塊。兩者的不同在於說,我覺得台灣的環境沒有想把你塑造成大師,他就是灌輸給你建築所需的知識;教科書提供答案讓你有跡可循,不過當然在設計課時會自由一些。而到了賓大之後,他覺得這些東西你必須要自發性的思考去找答案,第一年剛去的時候的確有點慌,覺得沒有一個脈絡可循。他們的教學方式是希望你思考創作背後的脈絡是什麼;而那時候網路才剛興起沒多久,你必須自己蒐集資料來佐證你的創作理念想法。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北門窩泊旅》B1公共空間
Q:兩位在投入各自的產業中,都是因為想要「解決問題」。而當初是因為什麼契機?讓自己希望透過工作去結合,進而解決這些問題。
Bob:我在台灣及溫哥華都是讀飯店管理(Hotel Management),畢業後從門僮、泊車員、行李員、總機、訂房人員、櫃台接待人員、餐飲服務人員、行政樓層主管一路到業務開發經理;從前線到後端,從運營到開發,所有的程序和細節因此瞭若指掌。接著到了全球最大的旅遊電商集團,學習B2B(Business-To-Business,指的是企業間透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交易。)和B2C ( Business-To-Customer,指的是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 ) 的電商邏輯、行銷概念。後續開始投資旅宿,介入前期開發、財務與運營,將整個旅宿經營銷售通路完整透析。但與此同時也發現台灣許多旅宿的問題及缺憾,我認為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數據設計」,白石數位旅宿管顧因而誕生,接著也陸續孕育出三本旅宿經營的工具書。
Kevin:其實到美國唸書以後,我就蠻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我覺得一路上運氣都滿好的,到美國進入知名的建築事務所Peter Eisenman Architects,而回到台灣也在姚仁喜先生所領導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深受栽培,也都接觸到較大規模或受矚目的案件。後來接觸到許多機會,不論是其它建築事務所,或是一些建設公司及開發商,很願意給當時的年輕一輩機會。那時候我就覺得一定要抓住機會,雖然也不知道是不是適合的時間點,但就想辦法努力往前。我認為台灣的設計能量和頭腦,其實相對起來滿好的,而我們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所以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便決定出來創業,希望讓台灣獨特的設計元素更被看見。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碧瑤天鑽-公設》
Q:在您們看過這麼多建築設計及空間運用上,認為台灣的建築或空間設計,有什麼樣的問題出現,又要從何改善呢?
BOB:我覺得從旅宿的角度來看,我走訪的這些物件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便是「一窩蜂」這個概念,包含大家熟知的溜滑梯、工業風、清水模等等,大家往往用「模仿」來代替「創意」。所以我覺得很多業主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會用「坪數成效」來做為物件的最大考量因素;想辦法把空間塞到最滿,把房間塞到最多,然而往往就會消失美感。因而忽略細節的部分,包含油漆的色調、光線的方向;另外還有軟件的運用,他們可能覺得別的民宿用這個椅子不錯,就去淘寶找一個一模一樣的回來擺放,他沒有考量到空間的氛圍是否合適。這是目前不論在建築或設計上面,尤其在旅宿端我較常遇到的狀況。
Kevin:雖然台灣受限於建築法規的問題,在部分案件操作時會有所限制。然而規則既然如此,我們怎麼在現有的條件下,運用設計的手法來把這些題目解的漂亮,一直是我在思索的問題。我慢慢發現一種狀況,大家往往會歸咎於法規問題,但我覺得在這個法規之下,你可以做得更好但你沒有做到,這反而是更可惜的。至少我們往前推到我們能做得最好的狀態,這是我目前的心態;因此同樣面對建築法規的綑綁,我會在接待會館的案件裡,將設計能量一次釋放;或是在業主經費許可的條件下,去做最大的發揮。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泛旅遊 OTA學 改變世界的線上旅遊帝國」RTM旅創大學課程
Q:黃創辦人透過「線上電商經驗」及「大數據」分析 OTA,讓整合後的旅宿一開張便門庭若市,請和我們分享這部分的內容及實際案例。
Bob:數據分析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比如說訂房者通常都在幾點下單,傾向哪一個價位的房間;甚至在每一個人使用滑鼠指標的時候,我們會利用錄影來做記錄。我之前在Agoda或是eLong的時候,便是使用大數據來看消費者需要什麼,以及未來什麼樣的東西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所以在我們看物件的時候會非常精準。之後也有許多建商請我們協助評估,哪些地點較適合做旅宿或度假村;他們可能擁有土地及資源,但他們不知道在哪裡的投資產能是最高的,所以這時候便需要藉由大數據做分析及整合。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太子馥-時空光盒》
Q:在數位化尚未蓬勃發展的時代,張總監便準確判斷其將為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能否請張總監和我們分享,如何將「數位」結合建築,具體的呈現方式及案例為何?
Kevin:我是在賓大唸書時接觸的,當時看到覺得很興奮,將數位參數及數位運算運用到設計裡面,它可以快速地幫你排列出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其實大數據最早不是拿來做建築的,而是應用在做飛機跟造船上,後來被廣泛運用到電影產業及3D動畫。這個工具並不是電腦幫你做設計,而是你提供你想要的參數,做出你想要的設計成果。我覺得可以善用這個工具,增加建築設計的美學,注入生活的活力。
(圖)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微型旅宿經營學》新書分享會
Q:黃創辦人及張總監皆身為管理層,在對於這塊領域上,肯定有獨到的見解或方法,能否與我們談談這部分的歷程。
Bob:我在自己的旅館或是公司,組一個叫GHT(Growth Hacking Team)的團隊,這在電商中稱作成長駭客(Growth Hack),團隊包含創意、行銷、業務、執行端等。或透過youtuber等網路行銷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把商品曝光引發話題。而在公司的管理上,你要和員工先建立信任關係,讓他把這個物件也當作自己所投資的;所以我會把自身所營運的旅宿其中20%獲利分給員工,他會覺得自己也是股東因而團隊的向心力也會增強。
Kevin:我覺得很幸運也很驕傲,因為在這個快速輪替的產業,團隊的夥伴都與我長久共事。我也很願意放權給他們,在設計初始的時候給予大方向的提點;因為設計沒有所謂正確與否,同事們可以集思廣益去找資料。整個團隊共同排除、聚焦、往前推進,彼此互相信任培養默契。當你把案件當做作品時,成品出來是驕傲的,便會期待下次一起奮鬥,因而每個案子大家都會全心地付出。比如說在某次的實品屋案子裡,有八、九個同業競逐,而我們是第一個幫業主賣掉房子的;因為我們有讀懂業主及市場的需求,會去思考如何找出重點,幫社區塑造一個好的氛圍。我們用設計手法去創造價值,因而團隊的向心力就會凝聚。
(圖)元澤設計 設計作品《鳳凰花園 接待會館》
Q:黃創辦人在旅宿經營規劃上十分成功,在業界打響名號;張總監近兩年接連獲獎,並著手往大陸發展。未來您們對各自的公司,或個人生涯規畫上,有什麼樣的期許呢?
Bob:我認為在現今數位化進步及網路行銷興起的時代,「電商行銷」會是主要潮流。現在,OTA或Meta Searching逐步地成長,會取代以往Talking Market的模式,所以必須掌握這些線上資源。後續會進化到AI,它會記錄你的年紀、習慣及消費模式,甚至工作行業;未來將會在登入頁面之後,便自動篩選相關符合的條件。
而後續我還是會繼續協助台灣當地旅宿業主,持續出版工具書提供給需要的人。為了補足在設計及硬體上的缺憾,我現在也開始走進工地,從粗工、工地助理開始做起,包含整個建材工法及圖面討論。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剛柔並計」——「剛」是硬體,「柔」是軟體,「計」是計算;並藉由這些實地操作深入了解,強化白石在設計這塊的競爭能力。
Kevin:我認為以房地產來說,目前不會有太大變化。預估這三年來,它會是一個非常本質的表現。不論是造價或是空間配比上,將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回歸到設計原來的需求。這也許是一件好事,不是單做表面,而是如何有效的運用空間。
我目前在上海、廈門都有非常好的設計團隊和對象,設計的落實上較為順利。未來也希望在不同領域做突破,從舒適圈中跳出去。我覺得這個行業最好玩的,就是有學不完的東西,這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成就感。透過多方位的嘗試,不斷汲取新的東西,會為公司帶來活力和前進的動力。
「在變動中勇於創新,在開創中積極傳承,在成就中持續躍升。」透過 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 黃偉祥Bob 創辦人 對市場需求的透析,足見他眼光獨到及大膽創新的思維。而 元澤設計 張祐銓Kevin設計總監 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及對設計懷抱熱忱,帶領團隊夥伴向前邁進,創造元澤設計的新篇章。在他們的交流對談中,分享從創意到創值進而創業的過程,為我們解讀數位科技不同的面貌及未來趨勢發展;期待兩位在各自的領域上持續綻放熱力,為台灣產業發展帶來創新格局。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