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建築講堂第六場【構築的群像—當代永續材料與技術】

本文由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提供

品建築講堂第六場【構築的群像—當代永續材料與技術】

大家敲碗已久的「品建築講堂」第六場來了!本場由龔書章教授擔任策展人,將於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於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演講廳舉辦,並邀請到王銘顯、張盈智、戴雲發及廖明彬,四位專業講師一同為我們揭開「構築的群像-當代永續材料與技術」之序幕~

活動介紹:構築的群像—當代永續材料與技術

一個完美的建築作品從設計思考到空間完成的過程當中,所有構築中結構、材料和工法的想像都是神秘、迷人而且最具詩意的!「品建築」的第六堂講堂由建築師龔書章擔任總策劃,企圖將建築中一直以來最為重要的「構築」,展開一系列不同向度的美學實驗和實踐。

在這次「構築的群像」講堂當中,龔書章會從古典到當代的經典建築作品當中—從哥德教堂到高第的聖家堂、從Santiago Calatrava的動態結構美學到安藤忠雄的永恆清水混凝土、從伊東豐雄的衍生秩序到石上純也的輕盈自由、甚至於從邱文傑的鐵皮有機山屋到謝英俊的常民輕型鋼營造等—多層次地討論「構築」在不同時期的「時代性」和「美學性」對我們當代建築的影響。

接續地,我們也邀請了王銘顯建築師會以他這十幾年來在「木之家的種子」中對新式木構造的論述與實踐(嘉義美術館),並帶我們望向未來的永續建築。而結構技師張盈智則會以他和國內外建築師合作的多件經典作品,帶著我們從最理性的「結構力學」中,看到最具感動力量的「空間美學」。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轉向從施工工法和營建構法來觀看建築的「粗獷」和「詩意」!從戴雲發結構技師創新的結構安全系統工法,到「清水建築工坊」廖明彬一路以來對與清水混凝土的執著,都可以看到建築的「構築」是如何被重新演繹和再現的。

這場講堂可以讓我們對所有的構築都保持好奇、對各種材料都充滿感知,更希望這一場「構築」之旅,可以帶著我們到達建築那個不曾去過的地方!

講堂主題:構築的群像—當代永續材料與技術
總策劃人:龔書章
時 間:2021.09.15 (三) 13:00-18:30
地 點: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演講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