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機密檔案─卡地亞和平路13號檔案館
雖不像電影文學隨手可及,也和服飾不同為生活必需,但它絕對能道出歷史變遷和藝術演進,尤其皇室珠寶更是時代縮影。而誰是絕佳說故事人?皇帝的珠寶商,卡地亞。
在真正做珠寶編輯之前,老實說,看待珠寶是有些輕視的,不也就是有錢人的玩意兒,哪有甚麼藝術價值可言。我們可以從默片電影轉為有聲,於是了解工業革命是如何在大環境裡掀起波瀾、從古典文學演進到現實主義,然後看見了美好年代是怎麼在人類史中燦爛、甚至就連總是被定義為膚淺的時尚產業,我們都能在香奈兒所帶起的中性風格裡,解讀出戰後時期女性們的自主解放。或許服飾珠寶(Costume Jwelry,意指由半寶石和較不昂貴金屬所製成的配件首飾),還能稍微反映出珠寶商難以負荷30年代的經濟蕭條只好出此下策,但所謂的「Haute Joaillerie 高級珠寶」,全是由稀有寶石和貴重金屬打造,最多也只是顯示配戴之人背景有多顯赫,哪能”有內涵”的交待出甚麼歷史寫照?
有此輕蔑疑慮如我之人一定眾所可數,價格已經夠不親人了,若再搬出甚麼隱密式鑲嵌、雷地恩式切工…一堆艱澀難懂的專有術語,想必不但不能為珠寶翻身,說不定更加深距離而越發讓人不想了解吧!那,不說珠寶,先來聽聽歷史故事好了。
對中國歷史來說,清朝末年應該是最不光彩的一段吧,俄羅斯藉著璦琿條約得到了中國東北、趁著八國聯軍又強佔黑龍江以北、大英帝國仗著南京條約拿下香港、和法蘭西帝國打了一場中法戰爭又失去了藩屬國安南,就連台灣和澎湖都在馬關條約中被日本吞食…,五千年中國,在短短百餘年領土面積就萎縮只剩一千萬平方公里,可是你知道嗎?當時中國的皇室珠寶卻最具有西方風格,而在歐洲皇室珠寶裡也突然出現好多東方元素。不光彩的歷史背景,竟然在珠寶史中寫下最光彩的一段篇章,這場美學盛況是東西兩方交戰下有的交流,無論真的戰爭最後是哪一邊輸,在珠寶藝術史裡絕對是雙贏!
而除了皇室珠寶,很難再有比它更能在單一件作品裡就能看盡時代縮影,因為只有皇宮貴族,財力足以隨心所欲打造最想要的配飾,為了彰顯自己是風格代表,他們更會取當代最時髦、最與眾不同的元素來做設計。這時候,就不能不說說「珠寶商」了,畢竟國王皇后還是得經由珠寶工匠之手才能得到珠寶啊,那有誰能同時獲得各國皇室青睞呢?
皇帝的珠寶商,卡地亞。
卡地亞單是在1904到1939年間便同時獲得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羅馬尼亞、希臘…等至少十五國王室委任製作珠寶,而財富幾乎位居世上首位的印度王公,也是卡地亞的客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就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登基時對所說出的稱讚。
此時此刻,法國,卡地亞正在巴黎大皇宮展演著它的風華絕代,為期到2014年2月16日的《Cartier, The Style and History卡地亞:風格史詩》展覽,一共展出卡地亞典藏系列(Cartier Collection)538件展品,另外還向世界各地藏家借作品參展,總數量高達六百多件,是卡地亞典藏系列(Cartier Collection)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也可以說是成立30周年紀念卡地亞送給珠寶迷最大的一份厚禮。
而之所以能有此完整作品,也能確定藏家收藏確實出之品牌而非甕品,這都要歸功於「卡地亞和平路13號檔案館」。此檔案部內容因為涉及皇族名流私人資訊,因此不對外開放全列為機密。從1901年開始,卡地亞便為作品拍照,每一件珠寶鐘錶離開工作坊之前都會被系統性存檔,還會再配上作品水彩畫,單獨編號,當珠寶重新在市場上出現時,檔案部就能從最初訂單中找到照片和圖紙,以此作為真偽判斷依據,從20世紀早期到1920年代共一千多件石膏模型,清楚記錄作品實際尺寸。此外,就連卡地亞員工旅行書信也都被完整保存,像是Jacques Cartier拜訪英王喬治五世的印度之行,就被記錄在一本1911年到1912年的新德里旅行日誌中。
珠寶雖然不像電影文學那樣隨手可及,也和服飾不同為生活必需,但它絕對能向你娓娓道出歷史變遷和藝術演進,尤其皇室珠寶更是時代縮影。當然,沒有特別身分的確無法走進「卡地亞和平路13號檔案館」,但因為有此嚴謹的紀錄系統,你可以相信卡地亞作品裡所說的每一篇歷史故事。
《更多內容請見ARCH雅砌雜誌1月號》
在真正做珠寶編輯之前,老實說,看待珠寶是有些輕視的,不也就是有錢人的玩意兒,哪有甚麼藝術價值可言。我們可以從默片電影轉為有聲,於是了解工業革命是如何在大環境裡掀起波瀾、從古典文學演進到現實主義,然後看見了美好年代是怎麼在人類史中燦爛、甚至就連總是被定義為膚淺的時尚產業,我們都能在香奈兒所帶起的中性風格裡,解讀出戰後時期女性們的自主解放。或許服飾珠寶(Costume Jwelry,意指由半寶石和較不昂貴金屬所製成的配件首飾),還能稍微反映出珠寶商難以負荷30年代的經濟蕭條只好出此下策,但所謂的「Haute Joaillerie 高級珠寶」,全是由稀有寶石和貴重金屬打造,最多也只是顯示配戴之人背景有多顯赫,哪能”有內涵”的交待出甚麼歷史寫照?
有此輕蔑疑慮如我之人一定眾所可數,價格已經夠不親人了,若再搬出甚麼隱密式鑲嵌、雷地恩式切工…一堆艱澀難懂的專有術語,想必不但不能為珠寶翻身,說不定更加深距離而越發讓人不想了解吧!那,不說珠寶,先來聽聽歷史故事好了。
對中國歷史來說,清朝末年應該是最不光彩的一段吧,俄羅斯藉著璦琿條約得到了中國東北、趁著八國聯軍又強佔黑龍江以北、大英帝國仗著南京條約拿下香港、和法蘭西帝國打了一場中法戰爭又失去了藩屬國安南,就連台灣和澎湖都在馬關條約中被日本吞食…,五千年中國,在短短百餘年領土面積就萎縮只剩一千萬平方公里,可是你知道嗎?當時中國的皇室珠寶卻最具有西方風格,而在歐洲皇室珠寶裡也突然出現好多東方元素。不光彩的歷史背景,竟然在珠寶史中寫下最光彩的一段篇章,這場美學盛況是東西兩方交戰下有的交流,無論真的戰爭最後是哪一邊輸,在珠寶藝術史裡絕對是雙贏!
而除了皇室珠寶,很難再有比它更能在單一件作品裡就能看盡時代縮影,因為只有皇宮貴族,財力足以隨心所欲打造最想要的配飾,為了彰顯自己是風格代表,他們更會取當代最時髦、最與眾不同的元素來做設計。這時候,就不能不說說「珠寶商」了,畢竟國王皇后還是得經由珠寶工匠之手才能得到珠寶啊,那有誰能同時獲得各國皇室青睞呢?
皇帝的珠寶商,卡地亞。
卡地亞單是在1904到1939年間便同時獲得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羅馬尼亞、希臘…等至少十五國王室委任製作珠寶,而財富幾乎位居世上首位的印度王公,也是卡地亞的客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就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登基時對所說出的稱讚。
此時此刻,法國,卡地亞正在巴黎大皇宮展演著它的風華絕代,為期到2014年2月16日的《Cartier, The Style and History卡地亞:風格史詩》展覽,一共展出卡地亞典藏系列(Cartier Collection)538件展品,另外還向世界各地藏家借作品參展,總數量高達六百多件,是卡地亞典藏系列(Cartier Collection)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也可以說是成立30周年紀念卡地亞送給珠寶迷最大的一份厚禮。
而之所以能有此完整作品,也能確定藏家收藏確實出之品牌而非甕品,這都要歸功於「卡地亞和平路13號檔案館」。此檔案部內容因為涉及皇族名流私人資訊,因此不對外開放全列為機密。從1901年開始,卡地亞便為作品拍照,每一件珠寶鐘錶離開工作坊之前都會被系統性存檔,還會再配上作品水彩畫,單獨編號,當珠寶重新在市場上出現時,檔案部就能從最初訂單中找到照片和圖紙,以此作為真偽判斷依據,從20世紀早期到1920年代共一千多件石膏模型,清楚記錄作品實際尺寸。此外,就連卡地亞員工旅行書信也都被完整保存,像是Jacques Cartier拜訪英王喬治五世的印度之行,就被記錄在一本1911年到1912年的新德里旅行日誌中。
珠寶雖然不像電影文學那樣隨手可及,也和服飾不同為生活必需,但它絕對能向你娓娓道出歷史變遷和藝術演進,尤其皇室珠寶更是時代縮影。當然,沒有特別身分的確無法走進「卡地亞和平路13號檔案館」,但因為有此嚴謹的紀錄系統,你可以相信卡地亞作品裡所說的每一篇歷史故事。
《更多內容請見ARCH雅砌雜誌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