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養出暴力兒!專家教你這樣處理兒童暴力

「叫你不要打弟弟,怎麼講不聽呢?過來罰站!」當家裡出現兒童暴力行為,許多父母習慣用處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殊不知這麼做治標不治本。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請放下打罵,用專家教的6個步驟幫他走出情緒風暴。

避免養出暴力兒!專家教你這樣處理兒童暴力

孩子打人、咬人,通常是因為…
兒童發展專家張旭鎧表示,孩子會做出攻擊行為通常不外乎4種原因:

1.無意性攻擊
玩遊戲太開心沒有意識到身旁有人,不小心打到或撞到別人。

2.表現性攻擊
對大人做出攻擊行為,得到大人的讚賞與鼓勵,從中獲得愉悅及滿足,逐漸演變成「為了攻擊而攻擊」。

3.工具性攻擊
為了爭奪物品或維護自身權益攻擊他人,通常在搶玩具或糖果時特別常見。

4.敵意性攻擊
年紀較大又時常被同儕欺負的孩子,攻擊他人多半是為了復仇。攻擊威力也比前面幾種都來得大。

打罵、不理會…這3種處理方式超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