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傷口照護小提醒
很多媽咪產後注意的第一件事情是哺乳,總擔心自己奶量夠不夠、寶寶有沒有吃飽…,全心全意只專注在寶寶身上,但還是要提醒媽咪,生產所造成的傷口也需要適當的照護,才能恢復的又快又好。
自然產.認識會陰傷口
對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來說,應該很難想像胎兒從那小小的陰道娩出!當胎兒經過子宮頸、陰道、陰道口,都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裂傷,最讓產婦在意的是能明顯感到疼痛的「會陰傷口」。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多數初產婦都必須藉由剪開會陰,幫助胎兒分娩,此比例超過九成,而會陰切開最主要是為「控制傷口方向和大小」,避免不規則裂傷、降低傷害,如此一來,縫合後傷口復原也會較快速。
通常會陰傷口在產後六周就能完全復原,孫序東醫師提醒,每個媽咪自然產時會陰的裂傷程度或是肥胖、罹患其他內科疾病等,都可能影響傷口復原狀況,而且傷口感染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判斷傷口有無感染,可以「感染可能發生的情況」評估,例如:傷口疼痛突然增加、發燒、化膿等異常狀況發生,也就是說,出現有別於日常的變化,務必及早就醫。
會陰傷口有異物感?
目前較常被使用在會陰縫合的線材為「肉線」,它能被身體自行吸收,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適,但有些媽咪較為敏感,的確可能出現異物感。
舒緩會陰傷口疼痛.正確清潔與照護
孫序東醫師直指,「保持傷口乾燥與乾淨」,就是會陰傷口照護最重要的原則,通常產後媽咪會碰到的問題是,惡露排出期間、大小便後,該如何保持傷口乾淨呢?他建議,更換產褥墊或大小便後,可使用乾淨的溫水,由前往後沖洗,沖洗後務必使用乾淨的毛巾或衛生紙,將水分吸乾,保持乾燥;此外,沐浴方式應以淋浴為主,避免泡澡。
通常會陰傷口所造成的疼痛,會在產後1至2日內較為明顯,當然裂傷程度不同,或個人對痛的主觀感受不同都會有所差異,孫序東醫師建議,舒緩疼痛可請主治醫師開立止痛藥物,或是產後48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熱敷也有助於舒緩疼痛,為減少傷口壓迫,也可在臀部下墊甜甜圈狀坐墊。
無論生產方式為何,只要遵照醫師及護理人員的建議,多能讓傷口恢復的又快又好,提醒媽咪,在全心照顧寶寶之餘,也別忘了要關心自己身體的復原狀況。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230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自然產.認識會陰傷口
對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來說,應該很難想像胎兒從那小小的陰道娩出!當胎兒經過子宮頸、陰道、陰道口,都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裂傷,最讓產婦在意的是能明顯感到疼痛的「會陰傷口」。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多數初產婦都必須藉由剪開會陰,幫助胎兒分娩,此比例超過九成,而會陰切開最主要是為「控制傷口方向和大小」,避免不規則裂傷、降低傷害,如此一來,縫合後傷口復原也會較快速。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通常會陰傷口在產後六周就能完全復原,孫序東醫師提醒,每個媽咪自然產時會陰的裂傷程度或是肥胖、罹患其他內科疾病等,都可能影響傷口復原狀況,而且傷口感染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判斷傷口有無感染,可以「感染可能發生的情況」評估,例如:傷口疼痛突然增加、發燒、化膿等異常狀況發生,也就是說,出現有別於日常的變化,務必及早就醫。
會陰傷口有異物感?
目前較常被使用在會陰縫合的線材為「肉線」,它能被身體自行吸收,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適,但有些媽咪較為敏感,的確可能出現異物感。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舒緩會陰傷口疼痛.正確清潔與照護
孫序東醫師直指,「保持傷口乾燥與乾淨」,就是會陰傷口照護最重要的原則,通常產後媽咪會碰到的問題是,惡露排出期間、大小便後,該如何保持傷口乾淨呢?他建議,更換產褥墊或大小便後,可使用乾淨的溫水,由前往後沖洗,沖洗後務必使用乾淨的毛巾或衛生紙,將水分吸乾,保持乾燥;此外,沐浴方式應以淋浴為主,避免泡澡。
通常會陰傷口所造成的疼痛,會在產後1至2日內較為明顯,當然裂傷程度不同,或個人對痛的主觀感受不同都會有所差異,孫序東醫師建議,舒緩疼痛可請主治醫師開立止痛藥物,或是產後48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熱敷也有助於舒緩疼痛,為減少傷口壓迫,也可在臀部下墊甜甜圈狀坐墊。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無論生產方式為何,只要遵照醫師及護理人員的建議,多能讓傷口恢復的又快又好,提醒媽咪,在全心照顧寶寶之餘,也別忘了要關心自己身體的復原狀況。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230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