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屆《遠見》CSR評鑑〉以專業回應責任,用創意改善社會

《遠見》第10屆CSR徵選結果揭曉,今年新增中小企業、永續經營、海外台商三個組別,八大類獎項共23家企業獲獎,其中台達電子勇奪整體績效與永續經營組首獎,是最大贏家,首次參賽的鴻海,也拿下教育推廣組首獎。從第一個10年里程碑,看出企業實踐CSR的作法愈趨創新、多元,對內善待員工,對外也積極運用本業專長,解決社會問題,值得肯定。

自從2005年《遠見》舉辦全球華人媒體第一個「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評鑑以來,轉眼間CSR概念進入台灣已經10年了。過去10年,全球企業經歷上沖下洗的震盪,更面臨氣候變遷巨大挑戰,來自各方壓力不斷提高,希望企業更透明、自律、友善環境、回應各利害關係人的要求。換言之,企業的承擔範圍愈來愈廣、肩上責任也愈來愈大了。

逾160方案角逐 鴻海首次參賽

10年來,《遠見》CSR評鑑機制也與時俱進,一段時間就改良精進,積極引導台灣CSR實踐風潮。前六屆採取詳細的問卷調查方式,《遠見》仔細詢問企業CSR政策的完備度,呼籲台灣企業與國際接軌。

當CSR認知度逐漸普及,最近四屆則改為徵求各種具體「方案」,希望透過彼此觀摩,把好作法傳播出去,帶動整體進步。今年第10屆,除延續往年五個組別(職場健康、環境保護、教育推廣、公益推動、整體績效),又新增三個組別(中小企業、永續經營、海外台商),讓規模較小的企業,與持續投入超過10年以上的CSR方案,也有機會爭取榮耀。

儘管今年新增的海外台商組(方案執行範圍不在台灣),因本屆報名件數不足,無法評鑑。但考慮不少台商的經營已跨出台灣,因此這組明年還會繼續徵件。本屆賽事共吸引逾160件CSR方案角逐,數量比上屆成長超過13%。經過長達三天分組決選面試與評審討論,最後有23件方案獲得表揚。

值得注意的是,繼2012年首次有國營事業參與評鑑後,本屆更有研究法人與醫院進入最後決選。而二度參賽的台灣萊雅(L'OREAL),更成為第一家在《遠見》CSR賽事獲獎的時尚品牌,顯見CSR觀念深入各行各業。

另一項焦點則是,長年高居台灣最大企業集團的鴻海,也終於在今年參與《遠見》CSR評鑑,並以「永齡希望小學」弱勢學童補救教學計畫,一舉奪下教育推動組首獎。鴻海FGSC(集團企業環保責任委員會)總幹事邢浩然透露,其實鴻海2005年便加入電子業公民聯盟(EICC),開始擬定CSR策略,並從2008年定期公布CSR年報。目前FGSC委員會直屬董事長郭台銘,有15名一級主管擔任主委,職掌各項CSR任務,長期推動計畫已經看到五年後。

10年逾2300件 出線機率不到7%!

統整過去10屆CSR評鑑資料,有幾個有趣發現。從參賽件數來看,10年來共有2317件企業問卷或方案,參與過《遠見》的CSR評鑑。儘管競賽組別不斷細分、頒獎數量也持續增加,但最後獲獎機率依舊不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