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高鐵9大爭議
1月19日下午,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劃破了台灣高鐵南港總部15樓辦公室往常的寂靜,員工抬頭一看,原來是趕來開臨時董事會的董事們。
兩個星期前,向來針鋒相對的藍綠立委,罕見地炮火一致,否決了交通部提出來的高鐵財改方案,逼得交通部長和高鐵董事長雙雙辭職走人,破產的輿論壓力,讓高鐵團隊士氣低落,還傳出有200個高鐵員工到王品集團應徵的流言,迫使高鐵董事們不得不走進會議室,在沒有董事長的情況下,商討對策。
4小時後,這場一度被媒體稱為「高鐵公司正式向政府宣戰的臨時董事會」,只不過是溝通最新狀況,沒有新進展。
熱議兩星期的高鐵財改案,看似就此落幕,然而高鐵破產警報,並未就此解除。即使不是如前交通部長葉匡時預計的,將於今年3月破產,但各界均一致同意,若狀況不改變,高鐵遲早會破產。
高鐵爭議錯綜複雜,一時間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許多民眾即便天天看新聞,也很難了解來龍去脈。《遠見》採訪在高鐵爭議中核心人物,包括因財改案未過而辭職的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後任高鐵董事長歐晉德、范志強及高鐵原始股東大陸工程長期派任高鐵董事的欣陸控股副總經理江金山,試圖從他們的回答拼出輪廓。
拼湊出來的意象是,高鐵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困局。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立場,每一方都感到委屈,中間的專業經理人也感到左右為難,加上政治力介入,糾纏難解。《遠見》整理高鐵九大關鍵問題,讓你一次看懂高鐵爭議。
轉虧為盈?只是帳面盈餘
爭議1 為何假日一票難求的高鐵,卻一定會破產?
1月間跟隨交通部長一同辭職的前高鐵董事長范志強接受《遠見》訪問時指出,他剛到任時看高鐵財務報表,一度以為高鐵營運狀況好轉,因帳面顯示轉虧為盈好幾年,每年還有30至60億不等的盈餘。
但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這是假象,只因2009年把折舊攤提從逐年平均的直線法,改成運量攤提百分比,讓營運初期運量少、折舊少,折舊攤提低於100億,帳目因此出現盈餘。若改回直線法,每年折舊攤提高達190億,瀕臨倒閉邊緣。
兩個星期前,向來針鋒相對的藍綠立委,罕見地炮火一致,否決了交通部提出來的高鐵財改方案,逼得交通部長和高鐵董事長雙雙辭職走人,破產的輿論壓力,讓高鐵團隊士氣低落,還傳出有200個高鐵員工到王品集團應徵的流言,迫使高鐵董事們不得不走進會議室,在沒有董事長的情況下,商討對策。
4小時後,這場一度被媒體稱為「高鐵公司正式向政府宣戰的臨時董事會」,只不過是溝通最新狀況,沒有新進展。
熱議兩星期的高鐵財改案,看似就此落幕,然而高鐵破產警報,並未就此解除。即使不是如前交通部長葉匡時預計的,將於今年3月破產,但各界均一致同意,若狀況不改變,高鐵遲早會破產。
高鐵爭議錯綜複雜,一時間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許多民眾即便天天看新聞,也很難了解來龍去脈。《遠見》採訪在高鐵爭議中核心人物,包括因財改案未過而辭職的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後任高鐵董事長歐晉德、范志強及高鐵原始股東大陸工程長期派任高鐵董事的欣陸控股副總經理江金山,試圖從他們的回答拼出輪廓。
拼湊出來的意象是,高鐵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困局。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立場,每一方都感到委屈,中間的專業經理人也感到左右為難,加上政治力介入,糾纏難解。《遠見》整理高鐵九大關鍵問題,讓你一次看懂高鐵爭議。
轉虧為盈?只是帳面盈餘
爭議1 為何假日一票難求的高鐵,卻一定會破產?
1月間跟隨交通部長一同辭職的前高鐵董事長范志強接受《遠見》訪問時指出,他剛到任時看高鐵財務報表,一度以為高鐵營運狀況好轉,因帳面顯示轉虧為盈好幾年,每年還有30至60億不等的盈餘。
但實際了解後才發現這是假象,只因2009年把折舊攤提從逐年平均的直線法,改成運量攤提百分比,讓營運初期運量少、折舊少,折舊攤提低於100億,帳目因此出現盈餘。若改回直線法,每年折舊攤提高達190億,瀕臨倒閉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