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你吃對保養品了嗎?
塑化劑、毒澱粉、黑心油,接連不斷的食安風暴重創消費者信心,食品業內外銷損失達177億元,但在食品產業中,保健食品卻是前景看俏的潛力股。
根據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足足可蓋1.5棟的台北101大樓,保健食品已躍升為產值第三大的食品產業。
你是否也是愛吃保健食品一族?吃的原則又是什麼?本期《健康遠見》全方位探討保健食品是什麼?如何才能聰明吃,更健康?
我是保健食品大戶,已經吃十年了,」在健檢診所負責行銷企劃的佩芬,工作量大,中餐外食,晚上7點接兒子回家後會準備晚飯,因長期吃素,覺得營養不均,30歲開始吃保健食品。
一天要吃五、六種保健食品的她,早上吞維他命、益生菌,下午吃能提神的紅景天、護眼的葉黃素、抗憂鬱的「彩色好心情」,偶而想起來還會吃紅花籽、保養心血管的亞麻子油。
定期健檢、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她,雖然有時會因保健食品買太多而放到過期,也常被營養師朋友阻止,不要再買了,但她堅信:「保健食品就是我的工作安慰劑,我是亂中有序。」
78歲的陳阿嬤,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痛風等老毛病,一天要吃四種藥。她像所有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深受關節退化所苦,怕走遠路。
住在美國的二女兒會從美國寄來銀髮善存給她,大女兒也常至量販店購買葡萄糖胺、維骨力,讓老媽媽補關節。愛逛市場的陳阿嬤,只要是街坊鄰居「呷好逗相報」介紹的保健食品,也不管有沒有標示,一定捧場。
台灣每年吃掉1095億元的保健品
民以食為天,愈來愈多人跟佩芬、陳阿嬤一樣,相信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保健食品也是有益健康,如今保健食品已成為僅次於餐飲服務和食品流通,產值第三大的食品產業。
從兒童鈣片,上班族的瘦身、提神飲料,美魔女的膠原蛋白,到銀髮族護膝、防失智聖品,市面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保健食品,不分性別、年齡,一網打盡。
根據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足足可蓋1.5棟的台北101大樓,保健食品已躍升為產值第三大的食品產業。
你是否也是愛吃保健食品一族?吃的原則又是什麼?本期《健康遠見》全方位探討保健食品是什麼?如何才能聰明吃,更健康?
我是保健食品大戶,已經吃十年了,」在健檢診所負責行銷企劃的佩芬,工作量大,中餐外食,晚上7點接兒子回家後會準備晚飯,因長期吃素,覺得營養不均,30歲開始吃保健食品。
一天要吃五、六種保健食品的她,早上吞維他命、益生菌,下午吃能提神的紅景天、護眼的葉黃素、抗憂鬱的「彩色好心情」,偶而想起來還會吃紅花籽、保養心血管的亞麻子油。
定期健檢、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她,雖然有時會因保健食品買太多而放到過期,也常被營養師朋友阻止,不要再買了,但她堅信:「保健食品就是我的工作安慰劑,我是亂中有序。」
78歲的陳阿嬤,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痛風等老毛病,一天要吃四種藥。她像所有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深受關節退化所苦,怕走遠路。
住在美國的二女兒會從美國寄來銀髮善存給她,大女兒也常至量販店購買葡萄糖胺、維骨力,讓老媽媽補關節。愛逛市場的陳阿嬤,只要是街坊鄰居「呷好逗相報」介紹的保健食品,也不管有沒有標示,一定捧場。
台灣每年吃掉1095億元的保健品
民以食為天,愈來愈多人跟佩芬、陳阿嬤一樣,相信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保健食品也是有益健康,如今保健食品已成為僅次於餐飲服務和食品流通,產值第三大的食品產業。
從兒童鈣片,上班族的瘦身、提神飲料,美魔女的膠原蛋白,到銀髮族護膝、防失智聖品,市面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保健食品,不分性別、年齡,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