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托育率僅19% 少子化危機雪上加霜

過去政府為鼓勵生育,多直接發放現金,如今新托育政策出爐,強調廣泛建置讓父母放心又負擔得起的托育中心。到底台灣目前托育現況如何?布建公托資源的困難在哪?

請記住2017年2月這個台灣人口分界的死亡交叉。就是這個月,國內老人人口首次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

死亡交叉出現後,終於小英總統也說話了。「問題迫在眉睫,」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於2017年7月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政府會持續編列預算,幫助年輕父母減輕生育後的照顧負擔,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托育覆蓋率。



目標四年內 托育覆蓋率提升到24%

公共托育喊了多年,8月,衛福部長陳時中端出對策,目標是四年內將0~2歲托育覆蓋率從目前的19.45%,提升到24%。

托育覆蓋率指的是,目前每100名0~2歲嬰兒,有19名可送托到公私立托育中心或保母家,政府希望四年內增加至24名。

這套新出爐的托育政策,跟過去有何不同呢?

過去政府為了減輕年輕父母的照顧負擔,多是直接發現金,包括補助雙薪家庭送托保母費用每月3000元,媽媽自己在家帶每月發放育兒津貼2500元。2017年度的預算,就分別為18億元、50億元。

但發錢讓家長有一時小確幸,卻什麼都沒留下。因此,新政策強調廣泛建置讓父母放心又負擔得起的托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