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小資爸媽 敢生養四胎以上?
生養四個以上的子女,30年前稀鬆平常,但對現今社會的夫妻來說,可謂不可能的任務。少子化時代,有一群小資族爸媽,勇於對抗不景氣,敢生能養,其中還有人一口氣生六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過去20年來,台灣孩子愈生愈少。
回顧1950年代,台灣每個婦女平均生育7.04個孩子,每年約有40萬名新生兒,那時的台灣被聯合國視為全球最會生的國家之一;如今,台灣總生育率已掉到1左右,名列全球倒數國家。
晚婚、晚生已是台灣的普遍現象,三胎以上的多子家庭,幾乎成為絕響了。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80歲以上的長者是平均生育七胎的世代,50、60歲以上平均生育二~三胎,現在年輕人已經生不到兩個,由於時代改變,再也回不到過去的生育率了。
根據內政部統計,過去幾年來,超過一半的新世代媽媽只生一胎。全國生三胎以上的媽媽比率,從1975年的38.17%、1995年的19.5%,降到2016年的11.26%,其中,以2011年的9.76%最低。
也就是說,40年前,每十個媽媽中,將近四個會生至少三個小孩,到了現在,十個媽媽中,只剩下約一人會生三胎以上,若還生下老四、老五的,那就更是奇蹟了。
尤有甚者,最近十年,20~24歲的年輕媽媽人數減少近一半,30~34歲的婦女成為生育主力,40~44歲的高齡媽媽則成長了2.64倍,2016年就有7587人。
本期《遠見》逆向思考,特別尋找生育超過四個子女的現代年輕夫婦,詢問他們,當時下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生養小孩需要花費許多金錢與時間,憂心影響生活品質而不敢生育時,這些現代多胎爸媽,為何沒有這些顧慮?
《遠見》尋找的個案,都不是大富大貴或家財萬貫型,而是如同你我的一般民眾,甚至單親,卻敢生養三、四、五個孩子,甚至六個,到底他們有什麼勇氣?
過去20年來,台灣孩子愈生愈少。
回顧1950年代,台灣每個婦女平均生育7.04個孩子,每年約有40萬名新生兒,那時的台灣被聯合國視為全球最會生的國家之一;如今,台灣總生育率已掉到1左右,名列全球倒數國家。
晚婚、晚生已是台灣的普遍現象,三胎以上的多子家庭,幾乎成為絕響了。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80歲以上的長者是平均生育七胎的世代,50、60歲以上平均生育二~三胎,現在年輕人已經生不到兩個,由於時代改變,再也回不到過去的生育率了。
根據內政部統計,過去幾年來,超過一半的新世代媽媽只生一胎。全國生三胎以上的媽媽比率,從1975年的38.17%、1995年的19.5%,降到2016年的11.26%,其中,以2011年的9.76%最低。
也就是說,40年前,每十個媽媽中,將近四個會生至少三個小孩,到了現在,十個媽媽中,只剩下約一人會生三胎以上,若還生下老四、老五的,那就更是奇蹟了。
尤有甚者,最近十年,20~24歲的年輕媽媽人數減少近一半,30~34歲的婦女成為生育主力,40~44歲的高齡媽媽則成長了2.64倍,2016年就有7587人。
本期《遠見》逆向思考,特別尋找生育超過四個子女的現代年輕夫婦,詢問他們,當時下多數年輕人都認為生養小孩需要花費許多金錢與時間,憂心影響生活品質而不敢生育時,這些現代多胎爸媽,為何沒有這些顧慮?
《遠見》尋找的個案,都不是大富大貴或家財萬貫型,而是如同你我的一般民眾,甚至單親,卻敢生養三、四、五個孩子,甚至六個,到底他們有什麼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