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青陽:未來瞬變難測,不如選擇真心所愛

「美學」是近十年來台灣最熱門的產業關鍵字,也帶動藝術與設計科系學生,十年來暴增十倍,一年有將近2萬5000名畢業生。

然而相關職缺,十年來卻只增加5000個左右。不少人都指陳,美學是未來趨勢,吸引學生也投身相關領域,但未來在哪裡?

「這是一個困惑很多設計人的問題,卻沒有人能給予很好的解答,」身為產業指標人物之一,華人第一位入圍葛萊美獎專輯包裝設計獎的知名設計師蕭青陽,也沒有明確答案。

但他反問,現在看不清楚未來,真的就不值得走下去嗎?

蕭青陽就讀復興美工時,比現在的年輕世代,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當年不只盜版滿天飛,更是只有美工、沒有設計。誰知道30年後,設計居然變成顯學?「當看不清未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你真心所愛。」



選讀美工 被親友數落「自私」

當年,正是十大建設剛完成,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面對升學,不管是爸媽還是老師,全都要他選最熱門、也最有「錢」途的電子科,但最後全班同學當中,只有他一個人決定讀美工。

「讀美工能做什麼?」蕭青陽甚至被親友批評「自私」,「你以後是要去畫看板嗎?」

「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有點蠢,但我無法想像一輩子做沒有興趣的事情,」蕭青陽回憶,以前在學校,不管是國文、地理、數學各個科目都讓他充滿挫折感,還因成績太爛,被迫從私立名校轉到公立學校,被分配到放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