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中國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遭逢最大挑戰的一年。GDP成長率從6.8%一路下滑;上海A股跌破3000點後,再也沒回來過;連原本走強的人民幣也數度貶破6.95,轉眼就要攻破7。
當中國忙於調整經濟結構體質,又面臨中美貿易戰強襲。於是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橫空出世」,大動作向全球宣示未來將進口30兆美元商品,10兆美元服務。汽車、金融保險業更放寬管制,歡迎各國搶占商機。
但中國敞開市場大門時,社會管理卻相對緊縮,今年以來陸股跌跌不休,人民幣同步走貶,造成投資人信心退散;不僅如此,接連宣布的打房政策,雖然是為打壓飆高的房價,卻重挫建商、買氣低迷,連科技業也陷入瓶頸。
《遠見》團隊走訪上海、北京及浙江衢州市等地直擊現場,為讀者解析一個矛盾的「兩極中國」。
即將結束的2018年,對大陸絕非一個好年。
2018年中國經濟表現令人有點驚訝。如同準備過冬的北京寒意森森,沒有雪的風刀子颳得臉生疼,成長率前三季度分別是6.8%、6.7%、6.5%,一階階下滑。
資本市場的2018年,大陸股市為全球跌幅最深,上海A股跌破3000點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經濟低迷、社會沉悶 改革開放40年最大挑戰
這一年,眾多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引發一波「國進民退」疑雲。這一年也是大陸地方債烏雲罩頂的一年,先是國營企業多支債券包括川煤集團、大連機床、丹東港等違約,還不出借款,接著,湖南的地方政府傳出發不出公務員薪水。
當中國忙於調整經濟結構體質,又面臨中美貿易戰強襲。於是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橫空出世」,大動作向全球宣示未來將進口30兆美元商品,10兆美元服務。汽車、金融保險業更放寬管制,歡迎各國搶占商機。
但中國敞開市場大門時,社會管理卻相對緊縮,今年以來陸股跌跌不休,人民幣同步走貶,造成投資人信心退散;不僅如此,接連宣布的打房政策,雖然是為打壓飆高的房價,卻重挫建商、買氣低迷,連科技業也陷入瓶頸。
《遠見》團隊走訪上海、北京及浙江衢州市等地直擊現場,為讀者解析一個矛盾的「兩極中國」。
即將結束的2018年,對大陸絕非一個好年。
2018年中國經濟表現令人有點驚訝。如同準備過冬的北京寒意森森,沒有雪的風刀子颳得臉生疼,成長率前三季度分別是6.8%、6.7%、6.5%,一階階下滑。
資本市場的2018年,大陸股市為全球跌幅最深,上海A股跌破3000點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經濟低迷、社會沉悶 改革開放40年最大挑戰
這一年,眾多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引發一波「國進民退」疑雲。這一年也是大陸地方債烏雲罩頂的一年,先是國營企業多支債券包括川煤集團、大連機床、丹東港等違約,還不出借款,接著,湖南的地方政府傳出發不出公務員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