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家美術館 用復古台味演繹工地文化

《遠見雜誌》全新單元與數位頻道《城市學》,帶你看見台灣22縣市的美好。台中最新景點「工家美術館」在去年底開幕,10年來勤美在草悟道的造鎮計畫,找到文創活水,這次挑戰「工地」為題的策展,有哪些有趣的嘗試?

說到工地,你想到的是鐵皮瓦楞板所框住的化外之地?還是煙塵瀰漫、震耳欲聾的灰色場域?

至於到美術館,非得肅穆風雅、一塵不染嗎?活化台中草悟道的功臣勤美集團,最新力作竟將這兩種違和至極的元素,在衝突中碰撞出共融。

獨輪車、鋼骨結構

保存粗獷氣息

去年11月中,和煦的冬陽灑落在台中草悟道上的草皮,一進到甫開幕的「工家美術館」,觸目所及的是成堆的沙袋與零星的獨輪車,鏽蝕的鋼骨結構,整座建築刻意留存粗獷的藍領氣息。

進入室內,複合的工地媒材創作而出的街頭傢俱、描繪全台工地場景的檔案照,讓人明知已置身藝廊,卻又像穿越在某個工務所中。

工家美術館 用復古台味演繹工地文化

「誰說藝術非得是冷冰冰展示品,至少街區美術館就不該如此!」工家美術館的幕後推手、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認為,台中人傲視全台的創作底蘊,與社區居民的開放態度,是催生工家美術館的重要原因。

這座美術館,亦替勤美集團在草悟道旁經營街區美學十年做了最佳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