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光——經營印度,當蹲深而後高躍
「我從事外交工作已經三十多年了,去過很多地方,許多國家的物質條件遠不如印度。印度對我來說,沒有太大適應上的困難,反而是在工作上,怎麼樣把印度做好,這個比環境的挑戰來得大。」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代表田中光說。
田中光於2013年派駐印度,他面對的是一個擁有深遠古文明、13億人口、22種官方語言、種族多元,又被稱為「宗教博物館」的國度。甫上任時,他接受中央社的專訪表示,印度是台灣將來發展的「機會之地」,「創造台灣被需要的價值」和「建立永續經營的基地」,是他推動台印關係的兩大主軸。四年多來,台印關係也在他任內有大幅進展。
莫迪上台,台印關係拉近
台灣與印度時差2.5個小時,飛行時間約7.5個小時,地理距離如此,但田中光說,兩地的關係在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後明顯地拉近。
2014年,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大選中獲勝,人民以選票完成一次漂亮的政黨輪替,終結了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連續10年的執政,使印度民眾對未來信心滿滿。莫迪主政後,接續提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智慧城市(Smart Cities Mission)」、「新創印度」(Startup India)與「技能印度(Skill India)」等多項政策,希望達成吸引外資設廠製造、落實數位基礎建設、鼓勵新創企業,以及提升勞動素質等目標。同時他也積極出訪各國,介紹印度,提升印度在國際間的地位。
台印於1995年互設代表處,雙方關係友好穩健,但無跳躍式的突飛猛進。轉機是在莫迪上任之後,2016~2017年雙邊貿易額從原本九億多美元躍升到2016年的50億美元,成長了5倍。田中光說,這是雙邊政策使然,台灣的新南向政策(New Southbound Policy)跟印度的東行政策(Act East Policy)正好在這時間交會。
其實,台灣與印度的經貿互補性很強,印度是軟體技術大國,台灣則擁有先進技術和高科技製造生產力。研究報告指出雙方在人資發展業、配銷及零售業、食品加工業、資通訊產業、汽車業及其零組件產業以及物流業均有合作發展的潛力。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在去年5月設立「台灣投資窗口」(Taiwan Desk),服務台商投資印度最新商情及財稅相關法律諮詢服務。印度德里台灣商會也與當地擁有百多年歷史的印度PHD商工總會(PHD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結盟,協助台商了解印度市場和環境,更易在當地拓展生意。台印雙方的科技合作備忘錄已簽署10年了,每年定期舉辦雙邊科技會議,已展開七十多項合作計畫。而當漢字文化圈之影響力漸形重要,華語更是台灣不可錯失的切入點,身為國際上唯一正體中文的傳承者,台灣也在印度7所著名大學內成立台灣教育中心,從台灣派遣教師,提供優質的華語教學。
不僅於此,田中光特別提到,台灣年輕人在印度NGO團體的參與及付出更值得大書特書。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得主之一是印度社會運動家沙提亞提(Kailash Satyarthi)。田中光自中央社記者轉述得知,沙提亞提在訪談中曾提到「I love Taiwan」;當時田中光不解,一般人頂多說「I know Taiwan」,事後了解,原來近年許多台灣的年輕朋友到他的NGO組織擔任志工,大家都叫他「爸爸」,稱他的夫人為「媽媽」。因此當田中光邀請沙提亞提訪台時,他一口答應,「OK,我要去看看我的孩子。」獲獎的隔年一月,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旋即到台灣訪問,這幾乎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台灣年輕人種下的因,在諾貝爾和平得獎人身上結出了果,田中光強調說。
深蹲印度,做足功課
從國際情勢談到印度特質,田中光認為live and let live是印度社會的一個重要概念。他舉例說,印度人認為道路是供所有需要的人使用的,因此不管汽車、腳踏車、三輪車、卡車,甚或是騾子、馬、駱駝、牛等都在公路上悠然自得。就算看到逆向行駛的車輛,在地人也不意外,因為道路設計的關係,若不如此,駕駛人要花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折返原處。這樣亂中有序、和諧共存的心態,最終大家都會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就如同電影《三個傻瓜》中常聽到的:「All is well。」
再者,印度擁有13億人口,居世界第二,因為長期的競爭關係,使印度人在各方面都較精打細算;再加上各州稅法不同及行政上諸多的繁文縟節,使外國人在印度生活、經商需要花更多力氣適應。如此一來勢必影響效率,這也是莫迪政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為此,莫迪宣示要以「紅地毯」取代繁文縟節(Red carpet will replace red tape),主張小政府大治理(Minimum Government, Maximum Governance),這些都是他提出的因應。此外,在印度許多問題非不為也,乃不能也,田中光解釋。面對問題往往非靠一己之力能解決,要多一點時間和耐心,等待周遭各種條件配合才能成事。
因此想要跨進印度,田中光建議,當先蹲深而後躍高。深入當地長期蹲點觀察,了解在地的風土民情;再者,要以國家代表隊的模式,把整個產業鏈帶進來,互相照應。在印度發展並非百米短跑,而是一場較勁毅力的馬拉松賽事,擬訂10~30年長遠的計畫,做足功課,尋覓好夥伴,方能走得久遠。他也建議國內應先做好產業總體檢,檢討哪些產業適合到印度發展,然後「膽子要大,心要細,腳步要踩出來。」
日前世界銀行對全球190個經濟體中,評估經商便利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 EoDB),台灣排名第15位,而印度排名第100名。這樣的差距,使台灣人到印度投資當然困難得多,但是請不要拿台灣的模式套用在印度,台灣要看到印度的潛力,「印度是一個值得深耕的市場」,田中光再三強調。
一如田中光所言,在印度的道路包容了各式的交通工具,象徵各國都有機會在此地奔馳。台灣也當準備好,站上起跑點,雖然路面崎嶇,行走不易,但只要發動引擎,控好方向盤,胸懷目的地的旅人自會抵達夢想之境。
田中光於2013年派駐印度,他面對的是一個擁有深遠古文明、13億人口、22種官方語言、種族多元,又被稱為「宗教博物館」的國度。甫上任時,他接受中央社的專訪表示,印度是台灣將來發展的「機會之地」,「創造台灣被需要的價值」和「建立永續經營的基地」,是他推動台印關係的兩大主軸。四年多來,台印關係也在他任內有大幅進展。
印度的街道供所有需要的人使用,悠然自得的牛車、人力車,成為街頭另類風景。
莫迪上台,台印關係拉近
台灣與印度時差2.5個小時,飛行時間約7.5個小時,地理距離如此,但田中光說,兩地的關係在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後明顯地拉近。
2014年,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大選中獲勝,人民以選票完成一次漂亮的政黨輪替,終結了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連續10年的執政,使印度民眾對未來信心滿滿。莫迪主政後,接續提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智慧城市(Smart Cities Mission)」、「新創印度」(Startup India)與「技能印度(Skill India)」等多項政策,希望達成吸引外資設廠製造、落實數位基礎建設、鼓勵新創企業,以及提升勞動素質等目標。同時他也積極出訪各國,介紹印度,提升印度在國際間的地位。
台印於1995年互設代表處,雙方關係友好穩健,但無跳躍式的突飛猛進。轉機是在莫迪上任之後,2016~2017年雙邊貿易額從原本九億多美元躍升到2016年的50億美元,成長了5倍。田中光說,這是雙邊政策使然,台灣的新南向政策(New Southbound Policy)跟印度的東行政策(Act East Policy)正好在這時間交會。
不同時速的車輛,都可在印度街頭起跑,印度是個機會之地。
其實,台灣與印度的經貿互補性很強,印度是軟體技術大國,台灣則擁有先進技術和高科技製造生產力。研究報告指出雙方在人資發展業、配銷及零售業、食品加工業、資通訊產業、汽車業及其零組件產業以及物流業均有合作發展的潛力。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在去年5月設立「台灣投資窗口」(Taiwan Desk),服務台商投資印度最新商情及財稅相關法律諮詢服務。印度德里台灣商會也與當地擁有百多年歷史的印度PHD商工總會(PHD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結盟,協助台商了解印度市場和環境,更易在當地拓展生意。台印雙方的科技合作備忘錄已簽署10年了,每年定期舉辦雙邊科技會議,已展開七十多項合作計畫。而當漢字文化圈之影響力漸形重要,華語更是台灣不可錯失的切入點,身為國際上唯一正體中文的傳承者,台灣也在印度7所著名大學內成立台灣教育中心,從台灣派遣教師,提供優質的華語教學。
不僅於此,田中光特別提到,台灣年輕人在印度NGO團體的參與及付出更值得大書特書。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得主之一是印度社會運動家沙提亞提(Kailash Satyarthi)。田中光自中央社記者轉述得知,沙提亞提在訪談中曾提到「I love Taiwan」;當時田中光不解,一般人頂多說「I know Taiwan」,事後了解,原來近年許多台灣的年輕朋友到他的NGO組織擔任志工,大家都叫他「爸爸」,稱他的夫人為「媽媽」。因此當田中光邀請沙提亞提訪台時,他一口答應,「OK,我要去看看我的孩子。」獲獎的隔年一月,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旋即到台灣訪問,這幾乎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台灣年輕人種下的因,在諾貝爾和平得獎人身上結出了果,田中光強調說。
台印關係在田中光任內有大幅進展。
深蹲印度,做足功課
從國際情勢談到印度特質,田中光認為live and let live是印度社會的一個重要概念。他舉例說,印度人認為道路是供所有需要的人使用的,因此不管汽車、腳踏車、三輪車、卡車,甚或是騾子、馬、駱駝、牛等都在公路上悠然自得。就算看到逆向行駛的車輛,在地人也不意外,因為道路設計的關係,若不如此,駕駛人要花兩倍以上的時間才能折返原處。這樣亂中有序、和諧共存的心態,最終大家都會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就如同電影《三個傻瓜》中常聽到的:「All is well。」
再者,印度擁有13億人口,居世界第二,因為長期的競爭關係,使印度人在各方面都較精打細算;再加上各州稅法不同及行政上諸多的繁文縟節,使外國人在印度生活、經商需要花更多力氣適應。如此一來勢必影響效率,這也是莫迪政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為此,莫迪宣示要以「紅地毯」取代繁文縟節(Red carpet will replace red tape),主張小政府大治理(Minimum Government, Maximum Governance),這些都是他提出的因應。此外,在印度許多問題非不為也,乃不能也,田中光解釋。面對問題往往非靠一己之力能解決,要多一點時間和耐心,等待周遭各種條件配合才能成事。
在印度發展並非百米短跑,而是一場較勁毅力的馬拉松賽事。
因此想要跨進印度,田中光建議,當先蹲深而後躍高。深入當地長期蹲點觀察,了解在地的風土民情;再者,要以國家代表隊的模式,把整個產業鏈帶進來,互相照應。在印度發展並非百米短跑,而是一場較勁毅力的馬拉松賽事,擬訂10~30年長遠的計畫,做足功課,尋覓好夥伴,方能走得久遠。他也建議國內應先做好產業總體檢,檢討哪些產業適合到印度發展,然後「膽子要大,心要細,腳步要踩出來。」
日前世界銀行對全球190個經濟體中,評估經商便利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 EoDB),台灣排名第15位,而印度排名第100名。這樣的差距,使台灣人到印度投資當然困難得多,但是請不要拿台灣的模式套用在印度,台灣要看到印度的潛力,「印度是一個值得深耕的市場」,田中光再三強調。
一如田中光所言,在印度的道路包容了各式的交通工具,象徵各國都有機會在此地奔馳。台灣也當準備好,站上起跑點,雖然路面崎嶇,行走不易,但只要發動引擎,控好方向盤,胸懷目的地的旅人自會抵達夢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