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變平地族的愛玉子 苗栗一號
試問誰最愛台灣?種植愛玉子的農夫、研究隱花果的學者專家有共同的答案:「愛玉小蜂最愛台灣!」由於愛玉小蜂只能在台灣散播花粉與繁衍,帶來台灣獨家的特產──愛玉。
與愛玉小蜂互利共生的野生愛玉子,總是攀緣著樹幹生長,結成果實,高不可攀,採摘危險。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出苗栗一號、二號的平地愛玉,產量高,採摘又更為便利;還發現愛玉子胚細胞具有美白功效,進一步研發推廣美白產品,提高愛玉子的應用價值。
這一處對外管制、看似不起眼的苗圃,溫煦的陽光穿透溫室,自動灑水系統正澆灑著綠色小苗,這裡是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改場)以廿年光陰,自全省山林、田野蒐羅而來的115種愛玉子幼苗種原庫。
在苗改場工作卅年的技術人員劉茂榮,一聽到哪裡有特殊的愛玉苗,就趕緊奔去,例如種原圃裡收藏一株採自草嶺石壁、據說有百年歷史的愛玉子苗。劉茂榮說:「這株愛玉子由傳承三代採愛玉的家族帶路才找到,老樹仍結實累累,單單愛玉子的樹藤就有人的手臂般粗。」但是移回平地種植,卻不適應平地氣候,產量不佳。
愛玉子種原庫裡有各式各樣的愛玉子,例如洗出來的愛玉較金黃,還有可以冬天結果的越冬種,品系各異,各有所長,但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愛玉子,論產量、或是可以適應北、中、南的氣候,或果膠的含量,都比不上苗改場所開發的苗栗一號、二號愛玉子。
馴化栽培,「平」易近人
苗改場會一頭栽進愛玉子的培育,卻是「愛玉小蜂」牽的線。由於苗改場的前身為「蠶蜂業改良場」,因為研究蜜蜂家族,也研究同為「授粉昆蟲」一族的愛玉小蜂。但不同的是,蜜蜂露天採蜜,愛玉小蜂卻是鑽進愛玉子果實內,完成交配產卵的神秘任務。為研究小蜂,愛屋及烏,當時的副場長吳登楨開始帶領團隊擴及愛玉子的研究。
林務局過去曾開放一百多個中、高海拔林班地採摘愛玉,基於採摘人口減少、位於國家公園內等因素,目前只剩奮起湖工作站內的林班地開放採摘,使得野生愛玉產量銳減。加上愛玉子大多野生天養,長於深山,攀附於大樹生長,愛玉子氣根爬得愈高,結果愈多,也增加採果人攀高採摘的危險性。
雖然已有農民採集野生愛玉予以馴化栽培,可能對愛玉小蜂認識不足,降低成功授粉機率,加上不易掌控雌雄株的栽培比例,使得果實產量及品質良莠不齊,導致愛玉產量有限,價格居高不下。
苗改場為了降低愛玉攀高採摘的危險性,以及培育產量高的愛玉子,從種原庫中篩選出「優良品系」,進行無性馴化,2012年、2013年培育出苗栗一號、二號,是平地生長速度快、結果量與果膠含量多的愛玉子品種。
不論是有抗蟲基因的苗栗一號,或是早生型的二號,透過設立約十台尺高的水泥柱,供愛玉子的藤蔓攀爬。採果人只要拿著採收檳榔的伸縮刀,甚至不用爬梯也能採果,可以說是達到「平」易近人、採摘便利的目標。
只不過,苗改場提供一號、二號技術移轉,為總價40萬元的套裝方案,包括提供1,000株愛玉子苗,輔導栽培管理技術與協助愛玉小蜂授粉,還不包括水泥柱一支約1,000元的成本,加上愛玉子從育苗到收成最快三年,最慢五年才能達到穩定產量,使得許多農民卻步。
解甲歸田,開墾老家
花蓮玉里范家愛玉園的主人范振海卻是「慧眼識英雄」,2013年他一聽到苗改場開放「苗栗一號」技術轉移,馬上報名簽約,成為第一位技轉的農民,經過五年的努力,成為苗栗一號最佳代言人。
與愛玉小蜂互利共生的野生愛玉子,總是攀緣著樹幹生長,結成果實,高不可攀,採摘危險。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出苗栗一號、二號的平地愛玉,產量高,採摘又更為便利;還發現愛玉子胚細胞具有美白功效,進一步研發推廣美白產品,提高愛玉子的應用價值。
這一處對外管制、看似不起眼的苗圃,溫煦的陽光穿透溫室,自動灑水系統正澆灑著綠色小苗,這裡是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改場)以廿年光陰,自全省山林、田野蒐羅而來的115種愛玉子幼苗種原庫。
在苗改場工作卅年的技術人員劉茂榮,一聽到哪裡有特殊的愛玉苗,就趕緊奔去,例如種原圃裡收藏一株採自草嶺石壁、據說有百年歷史的愛玉子苗。劉茂榮說:「這株愛玉子由傳承三代採愛玉的家族帶路才找到,老樹仍結實累累,單單愛玉子的樹藤就有人的手臂般粗。」但是移回平地種植,卻不適應平地氣候,產量不佳。
愛玉子種原庫裡有各式各樣的愛玉子,例如洗出來的愛玉較金黃,還有可以冬天結果的越冬種,品系各異,各有所長,但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愛玉子,論產量、或是可以適應北、中、南的氣候,或果膠的含量,都比不上苗改場所開發的苗栗一號、二號愛玉子。
范振海今年的豐收,讓他成為「苗栗一號」最佳代言人。
馴化栽培,「平」易近人
苗改場會一頭栽進愛玉子的培育,卻是「愛玉小蜂」牽的線。由於苗改場的前身為「蠶蜂業改良場」,因為研究蜜蜂家族,也研究同為「授粉昆蟲」一族的愛玉小蜂。但不同的是,蜜蜂露天採蜜,愛玉小蜂卻是鑽進愛玉子果實內,完成交配產卵的神秘任務。為研究小蜂,愛屋及烏,當時的副場長吳登楨開始帶領團隊擴及愛玉子的研究。
林務局過去曾開放一百多個中、高海拔林班地採摘愛玉,基於採摘人口減少、位於國家公園內等因素,目前只剩奮起湖工作站內的林班地開放採摘,使得野生愛玉產量銳減。加上愛玉子大多野生天養,長於深山,攀附於大樹生長,愛玉子氣根爬得愈高,結果愈多,也增加採果人攀高採摘的危險性。
雖然已有農民採集野生愛玉予以馴化栽培,可能對愛玉小蜂認識不足,降低成功授粉機率,加上不易掌控雌雄株的栽培比例,使得果實產量及品質良莠不齊,導致愛玉產量有限,價格居高不下。
苗改場為了降低愛玉攀高採摘的危險性,以及培育產量高的愛玉子,從種原庫中篩選出「優良品系」,進行無性馴化,2012年、2013年培育出苗栗一號、二號,是平地生長速度快、結果量與果膠含量多的愛玉子品種。
不論是有抗蟲基因的苗栗一號,或是早生型的二號,透過設立約十台尺高的水泥柱,供愛玉子的藤蔓攀爬。採果人只要拿著採收檳榔的伸縮刀,甚至不用爬梯也能採果,可以說是達到「平」易近人、採摘便利的目標。
只不過,苗改場提供一號、二號技術移轉,為總價40萬元的套裝方案,包括提供1,000株愛玉子苗,輔導栽培管理技術與協助愛玉小蜂授粉,還不包括水泥柱一支約1,000元的成本,加上愛玉子從育苗到收成最快三年,最慢五年才能達到穩定產量,使得許多農民卻步。
愛玉小蜂與愛玉樹互利共生,而且唯有台灣是牠的家鄉。
解甲歸田,開墾老家
花蓮玉里范家愛玉園的主人范振海卻是「慧眼識英雄」,2013年他一聽到苗改場開放「苗栗一號」技術轉移,馬上報名簽約,成為第一位技轉的農民,經過五年的努力,成為苗栗一號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