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深溝國小附幼 小朋友自己種菜吃!

落實食農教育,除了向小農購買蔬菜,更要讓小朋友自己親手種菜!小朋友穿著雨鞋,拿著鏟子,在小農和老師的帶領下,下田除草、觀察蔬菜的生長……

推行食農教育,小朋友學習尊重環境、愛物惜福。

食安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為了捍衛健康的飲食,台灣已有不少縣市計畫執行食農教育。宜蘭縣深溝國小附設幼稚園從2013年9月開始,結合在地小農,掀起一場小革命。

深溝國小前有隻白鷺鷥停留。

學校環境非常天然,深溝國小期許孩子快樂成長。


結合小農資源 天天吃在地蔬菜

白鷺鷥佇立在校門口清溪前的畫面,據校長黃增川說,是校園裡常見的景象。一群嚮往友善耕作的在地小農,從這學期開始與深溝附幼合作,讓孩子們天天都可以吃到用友善農法種植的蔬菜。

深溝附幼是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學校,重視食農教育,強調有機、友善和慢活。2010年曾申請在地食材計畫,實行一年後,受限於經費難以持續推行。今年,宜蘭三星行建村贊助白米,加上當地農民、曾任深溝國小家長會長的賴青松穿針引線,與現任家長會長李光平用心聯繫,整合在地的食材來源,終於促成幼稚園的獨立餐廚。

要吃到蔬菜本該有的滋味,生長的時間就要拉長,讓蔬菜吸收更多的微量元素。然而,友善耕作的蔬菜沒有農藥、不施肥,維護面積有限,種植成本在台灣一直很高。黃增川充滿信心地說:「如果我們讓小農有固定收入、固定的銷貨通路,數量就能提高,相對成本也能降低。」與宜蘭在地小農合作,小朋友可以吃得健康,也因食取在地食材,可以縮短食物運送的里程,「低碳飲食」更能保護環境。

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是食農是深溝附幼不可或缺的教育,「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黃增川說。「他們每天看到農民送菜來,加上學校就有菜園,看著那些蔬菜長大,自己本來不愛吃的,都乖乖吃下肚,也不會浪費食物了。」深溝附幼主任林慧敏看著小朋友的轉變,同樣很感動。

穿著雨鞋在菜園裡,自己種的菜長大了沒?


黃增川校長推動食農教育不遺餘力。


自己動手種 校園就是田園

黃增川一直想推行食農教育,2013年8月調任深溝國小後,獲得家長會、幼稚園的全力支持,和在地農業資源的配合,終能如願以償。

幸運的是,深溝國小旁地主無償出借一塊300坪的園地,讓小農直接走進校園耕作。「我們很幸運,蔬菜就生長在小朋友身邊,照顧它、看它長大,那種感覺很棒。」林慧敏笑著說。

落實食農教育,除了向小農購買蔬菜,更要讓小朋友自己親手種菜!他們穿著雨鞋,拿著鏟子,在小農和老師的帶領下,下田除草、觀察蔬菜的生長。看得見今天、明天和以後要吃的菜,小朋友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校園裡充滿笑聲。

黃增川認為,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種,可以實踐食農教育的三個目的:「第一是體驗生命教育,經過時間讓植物成長,和生命有了不同接觸。其二是愛物惜福的概念,現在好不容易才能種出一顆高麗菜,他們學會不浪費,也不攀折路邊的稻穗。第三是環境教育的培養,看到有機植物的成長,食物安全與環保概念從小就可以知道。」把校園變成田園,深溝的環境非常天然。從小開始學習與萬物、與生命共生共存,小朋友們很幸運。

除了幼稚園,深溝未來也計畫在國小推行自辦營養午餐,並朝向使用在地食材的典範學校邁進。雖然仍有經費的考量,但黃增川仍然堅持:「推行食農是對的事就要去做,我們在往好的方向走,所以不用擔心。」指著自己親手種的番茄,笑稱對它們充滿感情,他信心滿滿。

【本文摘自《看》雜誌 第140期】更多內容: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40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