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小鎮也能成為「台灣之光」 -- 在台灣官方缺席的2015米蘭世界博覽會上,台灣後山小鎮──花蓮縣鳳林鎮,卻以「國際慢城」之姿,進駐聯合國館。展館的外牆清楚秀出了擁有慢城的30個國家,包括「Taiwan」字樣以及中華民國國旗。2016年2月,嘉義縣大林鎮以及苗栗縣三義鄉、南庄鄉也紛紛獲得國際慢城認證。台灣慢城,正夯正熱……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而非「國家」形式參加。為顧及國家尊嚴,經濟部、外交部決定拒絕參展,導致台灣在米蘭世博宣告缺席。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台灣並沒有消失在世博會展場之中。在「聯合國知識創新及政策推廣國際學校暨慢城展示館」內,當時台灣唯一通過義大利「慢城組織」認證的「國際慢城」花蓮縣鳳林鎮受邀進駐。展館的外牆,清楚地秀出了擁有慢城的30個國家,包括了「Taiwan」字樣以及中華民國國旗。
館內的台灣攤位,播放著慢城鳳林的介紹影片,國際慢城台灣大使張郁珮在傳統客家歌謠與植物染花手巾的襯托之下,向往來遊客分享著鳳林的慢城故事……
風光之一:
29歲台灣女孩 隻身推動第一個台灣慢城
時光回溯到2014年6月,一年一度的世界慢城年會在荷蘭舉行,時年29歲的台灣女孩張郁珮以鳳林代表的身分隻身赴會,領取台灣第一個「慢城認證」。她站上講台,面對二、三百位來自世界各國多數是市長或副市長級的慢城代表,以英文詳細介紹鳳林的地理位置、人口組成、歷史發展、產業特色、傳統美食、自然農業、在地特產、社區活動、慢食教育等。
鳳林,這個人口只有一萬一千餘人、位居台灣後山、以傳統務農為主的客家聚落,就此登上了國際舞台。鳳林最傳統的客家菜包、湯圓、麻糬、發糕、擂茶,以及鳳林三寶──豆奶、花生、剝皮辣椒等在地美食,令老外驚豔;歷史悠久、極富美感的大阪式菸樓,也讓人大開眼界。
身為第一個踏進世界慢城年會的台灣人,當張郁珮在演講台上說到「去(2013)年我一個人拜訪了六個慢城,今(2014)年我們成為台灣的第一個慢城」時,各國代表給予了最熱情的掌聲,除了歡迎台灣成為慢城運動的新會員外,也為這位鳳林鄉下姑娘兩年來為推動台灣第一個慢城的努力而感動。
2015年6月台灣當時唯一的「國際慢城」花蓮縣鳳林鎮受邀前進米蘭世界博覽會,進駐聯合國館。張郁珮提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而非「國家」形式參加。為顧及國家尊嚴,經濟部、外交部決定拒絕參展,導致台灣在米蘭世博宣告缺席。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台灣並沒有消失在世博會展場之中。在「聯合國知識創新及政策推廣國際學校暨慢城展示館」內,當時台灣唯一通過義大利「慢城組織」認證的「國際慢城」花蓮縣鳳林鎮受邀進駐。展館的外牆,清楚地秀出了擁有慢城的30個國家,包括了「Taiwan」字樣以及中華民國國旗。
館內的台灣攤位,播放著慢城鳳林的介紹影片,國際慢城台灣大使張郁珮在傳統客家歌謠與植物染花手巾的襯托之下,向往來遊客分享著鳳林的慢城故事……
風光之一:
29歲台灣女孩 隻身推動第一個台灣慢城
時光回溯到2014年6月,一年一度的世界慢城年會在荷蘭舉行,時年29歲的台灣女孩張郁珮以鳳林代表的身分隻身赴會,領取台灣第一個「慢城認證」。她站上講台,面對二、三百位來自世界各國多數是市長或副市長級的慢城代表,以英文詳細介紹鳳林的地理位置、人口組成、歷史發展、產業特色、傳統美食、自然農業、在地特產、社區活動、慢食教育等。
2014年6月,張郁珮參與荷蘭國際慢城年會,為鳳林鎮領取台灣第一座國際慢城認證。
鳳林,這個人口只有一萬一千餘人、位居台灣後山、以傳統務農為主的客家聚落,就此登上了國際舞台。鳳林最傳統的客家菜包、湯圓、麻糬、發糕、擂茶,以及鳳林三寶──豆奶、花生、剝皮辣椒等在地美食,令老外驚豔;歷史悠久、極富美感的大阪式菸樓,也讓人大開眼界。
身為第一個踏進世界慢城年會的台灣人,當張郁珮在演講台上說到「去(2013)年我一個人拜訪了六個慢城,今(2014)年我們成為台灣的第一個慢城」時,各國代表給予了最熱情的掌聲,除了歡迎台灣成為慢城運動的新會員外,也為這位鳳林鄉下姑娘兩年來為推動台灣第一個慢城的努力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