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專家觀點:評估商圈立地 開店選址學問多

想要開店,進入門檻不高,經營門檻卻不低。如何立地選址,就是一門大學問。研究商圈,首先要釐清三個要素,包括你的商品、你的顧客、你的競爭對手,接著才是立地選址。立地占實體店、尤其餐飲業開店成功的七成左右因素。商圈的價值在於,找到你的目標顧客群聚的地方,而且你能贏過競爭對手。

▲顧問林昱均實戰經驗豐富。吳長益攝影

台北東區商圈,曾經是十年前台北市商業區蓬勃發展的代名詞。曾幾何時,東區商圈已經不敵新興商圈或區塊版圖的移轉而漸形沒落。許多人不勝唏噓之餘,更希望政府拿出辦法「振衰起敝」。然而,學者專家(見前文陳博志與林茂昌的分析)除了剖析東區商圈沒落的原因外,不約而同都認為在公共政策上,政府不宜介入太深,讓民間「自我療癒」反而是更符合市場機制的選擇。

然而,開一家實體店是許多人的夢想。撇開總體經濟面的對策不談,更多商家與民眾關心的是:做為一個實事求是開店的業者,應該如何「謀求開店選址致勝之道」?或應如何「避免陷入錯誤選址雷區」?

投身餐飲和連鎖加盟事業將近三十年,曾在兩岸輔導過上百家新創餐飲連鎖店,從參與中大型規模門店的籌備,或為營運不良的店面進行輔導改善,實戰經驗豐富的林昱均表示,開店的進入門檻不高,但經營門檻卻不低,常常開了店後,才發現沒這麼容易。開店之前如果先做「商圈評估」與「立地考察」,基本上就能降低風險成本。

關鍵點1》商圈研究三要素:商品、顧客、競爭對手

林昱均表示,許多人講「商圈」,就其輔導業者的角度來說,一般是在講「流通業」,也就是商品離開生產線,透過物流中心運籌,鋪貨到通路的過程,包括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商等都是流通業。例如統一超商、全家、萊爾富賣的便當或御飯糰,因為都是量產,所以沒有辦法做出太大的差異性,於是地緣的接近性,決定了顧客的選擇,多半會在附近買就好。

但是一般「非流通業」不是如此,有很多目的性,例如為了去某家名店,愛用者可以花一小時車程,跟地緣關係不大。因此,如果不是在流通的地方上架販賣,就要調查目標客群,做出商品的差異。

他表示,商圈的研究要成立,首先要釐清三個要素,你的商品、你的顧客、你的競爭對手。

評估是否要進入一個商圈,必須先了解到底有沒有市場。市場指的是我在這邊做生意,是否有潛在的消費族群可以養活這家店。接著要考慮顧客為甚麼選擇你、不選擇其他競爭者,所以在目標顧客活動的範圍裡面,只要是同性質的店家,就要去研究憑甚麼贏過他。

「立地占實體店、尤其餐飲業開店成功的七成左右因素,商圈的價值在於,找到你的目標顧客群聚的地方,而且你能贏過你的競爭對手。」林昱均強調。

關鍵點2》了解商圈先要「描繪消費者輪廓」

林昱均強調,會造成商業行為的目標顧客群聚的地方,才是商圈。如果這些人跟你都沒有關係,那不叫商圈,人再多都是別人的事情。有目標顧客群,才可能開一家成功的店,所以先了解由人口結構組成的「市場」很重要。不同的年齡層、職業、性別,都會有不一樣的消費習性,將目標顧客群和他的消費場景、消費動機具象化,才能知道和你的商品的關聯性在哪裡。

林昱均舉例,如果你的目標是一棟商業大樓裡面的五千人,怎麼評估要把店開在哪裡?假設這五千個上班族午休時間是一個小時,店面最遠不能超過步行幾分鐘的地方?「觀察顧客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顧客的旅程。包括到店的旅程、進店到出來的旅程。」

如果這棟樓有二十層,所有人同時在12點離開辦公室,大部分人都會在電梯前面等待,下樓後應該過五分鐘了,所以假設上、下樓總共要十分鐘;接著假設吃飯半個小時,再加上進店等餐約十分鐘的時間,就算出來來回路程只能五分鐘,店要開在五分鐘徒步距離以內的地方。「如果一趟要七分鐘,你不要想差這二分鐘好像很短,他都不想去,難道吃飯還要小跑步或是冒遲到的風險嗎?這就是顧客旅程。」

其他例子如族群是家居客、銀髮族,他會走多久?這是外部旅程的思考,屬於要開店、立地的範圍。

「另外一個部分同樣重要,是從顧客進去店裡到走出來的這段旅程,也是很重要的過程,包括過程的體驗、服務接觸點的設計,有沒有勾起他的興趣等。」

在描繪商圈顧客輪廓時,林昱均建議親自勘查。「去看跟你類似的店,看看都是甚麼人在吃、甚麼人在買,再回到你預定的商圈,看看有沒有那樣的人出沒?有的話就有機會,沒有的話,就看你要做先驅還是先烈都可以。」林昱均笑著說。

關鍵點3》開店選址首要「建立商業模式」

林昱均以多年開店和顧問經驗,道破商圈概念。「其實講商圈,就是在研究一個『界面』,界面是所有顧客和一個商品連結的方式。界面可能是指電商,可能是直銷,也可能就是店面,店面只是一個商業模式呈現的場景。」

一般單店不像流通業有集客力,所以做商圈評估之前,要先評估品牌的知名度,如果沒有知名度,可以考慮辦試吃,讓客人先貼近你。

接下來要看途徑,假設要在某處開一家簡餐店,要思考的是,這裡的人願意花多久時間來吃一份簡餐。關係到商品有沒有特色、設定的價位、裝潢營造的氛圍,「所以要評估商圈之前,至少要具備七、八成的商業模式,不能要賣甚麼都不知道,就來評估商圈。」

如果商圈裡有同質性的競爭對手,要進一步評估差異點。我的東西是要比他好吃?還是比他便宜?還是比他豐富?還是裝潢硬體比他好?只要在幾個關鍵部分贏過競爭對手,就會有回流率。林昱均建議:「你就跟消費者一起走,看他們都去哪裡吃、吃的是甚麼?坐在靠近吧檯的地方,看他們都點甚麼,價格是多少,客單價大概多少,再去想到時候你的商品要如何錯位競爭?」

關鍵點4》避開誤區:「人潮不等於錢潮」

一般人對於開店的想法,通常是開在人潮多的地方,林昱均表示,人潮固然是機會,但不能過分迷信人流。「人流不是問題,可是重點是他消費的場景,你有沒有先去研究?」

目的性商品,關係到消費場景。比如路過一家高級簡餐店在打折,一般人不一定想走進去吃,因為如果本來就要吃高級的餐廳,消費場景可能是節慶,那麼一般人一定會先找好去吃哪一家店,不會路過就進去吃,因此這種目的性餐廳用打折的方式吸引街邊客的機率就會很低。

第二種誤區是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認為自己東西很有特色,所以可以透過各種載具的傳播去推廣。可是通常堅持商品特色,卻沒有先去評估市場,就會有一定的風險。

林昱均舉了一個在創業基地的個案。某個賣包子的老闆問他,說想做中央廚房,林昱均先問他,目前的熟客回頭率多高,他說三成多。他認為只有三成多,做一個中央廚房撐不起那個量,成本過高。評估立地的點,是一個「過境」,也就是人潮眾多,都會經過,但不一定是會停下來的地點。

林昱均認為,他賣的包子、饅頭本來就是流動客購買,商圈有一定人潮。顧客之所以會沒有看到他的產品,代表是沒有做好產品露出的部分,表示過路客「有看到但是沒有印象」。他因此建議對方,用大塊保麗龍做成一個大包子,讓過路客一看就知道是包子專賣店,包子不是有目的性的商品,又是低單價,經過的人只要有看到,就有機會購買甚至回流。

林昱均分析,一樣是商圈,該包子店老闆覺得地段不好,所以他要做電商,要去買央廚、買設備,但其實是因為他不懂得分析地段,不懂表現自己。他建議等他真的培養起更多回購客,再來做電商、買央廚,當時已經有知名度就更好推。

關鍵點5》掌握「價格、商品、氛圍」,讓顧客回流

近幾個月來台北東區商圈逐漸沒落、房租漲價,想要開店的人幾乎是避之唯恐不及。林昱均分析,顧客去哪兒了?他認為多半是往信義商圈湧去,「東區本來也就是吸引有消費力的顧客,但現在他們都去逛百貨公司。這是群聚效應。信義區有各種主題的百貨,高級的、普通的,甚至夜晚還能在人行道散步。信義商圈對有消費力的人而言一次滿足,東區的場景那些人沒有理由要去了。」

了解餐飲業生態的林昱均分析,顧客滿不滿意一家店,有非常多因素,簡單來說包括價格、商品、氛圍等三大要素,顧客只要滿意其中一種,就會回流,只要滿意二種,就有機會常來。

最初要讓陌生客有機會第一次吃,有二個方法,一個是你直接開在接觸到目標客群聚的地方,就是好商圈;一個就是透過大量行銷,包括傳統的DM,鋪天蓋地,讓人家接近你,所以陌生客要變成頭回客,基本上只要砸錢都可以做到。可是要讓吃過的頭回客,變成回頭客,以上三種要素一定要有一種顧客很滿意,再多滿意一種,就有可能成為熟客,再加入更多故事、理念,就可能成為鐵粉。

即使在網路時代,靠著線上宣傳,有機會起到很大的效應,但林昱均仍不忘強調,開店選址之前,有沒有想清楚要賣甚麼、賣給誰,建立商業模式,仍是第一步驟。接下來的功課,更要一步一腳印親自觀察、記錄、分析,才能進一步評估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做出差異。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0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01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