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師鄭桂崇 以手藝流轉客家衫文化

▲中壢區第二公有零售市場「巧鈴時裝」裁縫師傅鄭桂崇。吳長益攝影

鄭桂崇小檔案
• 巧鈴時裝負責人
• 甲級證照裁縫師
• 客家衫製作講師

走進桃園市中壢區第二公有零售市場(新明市場),入口第一個攤位就是裁縫師傅鄭桂崇獨立開設的「巧鈴時裝」,招牌上兩行小字標榜的是「專業修改」與「設計訂做」,簡明扼要點出店的特色。

小小的店面,一早就來了四、五組客人,有的來修改褲子長度、有的來做衣服。幾十年來,因為信賴鄭桂崇的手藝,這些忠實顧客有需求時總會來找她。特別的是,店內展示有幾件寬寬大大的藍染客家大襟衫,領口、袖口以傳統客家花布綴飾,開襟處綴以盤扣,十分醒目。

▲老顧客的需求牽扯著鄭桂崇的心,讓她不忍退休持續服務舊雨新知。吳長益攝影


家學淵源》26歲獲甲級執照,30多歲開服裝店

鄭桂崇會做衣服可說是家學淵源。由於外公是中壢地區知名的裁縫師傅,鄭桂崇十幾歲起便跟隨舅舅、阿姨學做衣衫。早期也曾在成衣廠學手藝,出師後轉到服裝店,20歲即考取乙級執照,26歲又順利取得甲級執照。

談到考甲級執照的過程,鄭桂崇記憶猶新:「考甲級證照時,只給我們一塊布、一捲線、兩顆釦子、一張圖樣、一張牛皮紙,自己抓尺寸,看著圖片裡衣服的大小、比例,就要做出一件衣服。」整個考試持續兩天,考場規定很嚴格,中午外出用餐時,考場貼上封條,參試者的背包還要受檢,怕帶出去請槍手。憑藉扎實的基本功,鄭桂崇順利取得證照。

1988年左右,30歲出頭的她在被稱為「中壢大時鐘」的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開起巧鈴時裝店,以巧手支起一片天。當時台灣成衣市場尚未普及,多數人逢年過節習慣訂製衣服。因此,時裝店一開張生意就很好,從8月開始,搭著中壢地區的平安戲、拜拜,一直忙到過年,上門的客人絡繹不絕。

那時,鄭桂崇往往從早上8點開始,沒有停歇的工作到晚上11、12點,過年前更是三天兩頭熬夜到凌晨2、3點。因為工作量大,鄭桂崇請了4、5位裁縫師傅,一整個冬天大家在店內不停歇的裁裁剪剪,裁縫車伴隨著噠噠聲快速轉動,一匹匹的布轉變為一件件款式各異的服飾,如旗袍、媒人裝、請客吃拜拜的宴客服、過年的新衫等,鄭桂崇辛勤地為每一位客人打理不同場合的裝扮。

不忍退休》服務老顧客,手藝吸引舊雨新知

從事裁縫工作四十餘年,找鄭桂崇做衣服、修改衣服的人不計其數。但隨著時代變遷,成衣市場普及,訂製衣服逐漸沒落,又遇到中壢大時鐘商場改建,加上數十年來從事裁縫工作,也落下五十肩、網球肘、板機指等職業病。鄭桂崇已屆退休年齡,原本有意讓巧鈴時裝隨著大時鐘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然而,老顧客的需求牽扯著她的心,最終決定將店面搬到中壢第二公有零售市場的現址,持續服務舊雨新知。

採訪當天,一位楊太太來請鄭桂崇修改短褲,熱情說道:「我知道她有技術,從小學手藝,這麼多年來衣服都是讓她改的,她會改得很合身。」楊太太曾經給別人改,但不合穿,只好拿來重新改一次。

現場還有一位老奶奶坐在凳子上,一邊看著鄭桂崇修改自己的衣服,一邊聊天。老奶奶80幾歲了,每次都搭計程車過來,事先約好、當場改完後,再讓鄭桂崇幫她叫計程車回家。老奶奶也曾就近給其他人改衣服,但不滿意,因此寧可直接來找鄭桂崇,省得再改一次浪費金錢與時間。

儘管店面搬遷,各式各樣的訂製始終不曾間斷。例如有些學校代代傳承,畢業展的服裝均委由鄭桂崇製作;近年來流行Cosplay,也有人拿著天馬行空的圖樣委製;還有不少舞台裝,如龍袍、唐朝皇后服、蘋果裝、仙履奇緣戲服、王子裝、海盜裝、肚皮舞服,或是宮廟、喜慶宴會服等各式各樣服飾的訂製,鄭桂崇總是能憑著圖樣就做出令顧客滿意的衣服。

尋根之旅》與客家衫結緣,傳播客家文化

大約三、四年前,一位顧客因為要上台表演,前來商請鄭桂崇製作傳統客家衫,這一因緣促使她開始研究客家衫的文化與歷史。身為客家人,透過製作客家衫,彷彿也讓她經歷一趟探究根源的旅程。

鄭桂崇一邊手上打著盤扣,一邊把客家衫的點滴細細道來:「客家衫也叫大襟衫,因為過去右手叫大手,客家衫的衣襟開在右邊。以前的領口做得很緊,就是要多做事,少說話。」

一件件的藍染衫,將客家人的為人處世之道、立身準則,甚至過往年代的不易展露無疑。鄭桂崇如數家珍地談道,傳統服飾的盤扣,通常是八眼釦,客家衫多一個,叫做九眼釦(九結釦),因為客家人強調出頭天。一些有錢人家,會以黃金做成盤扣,赴宴、喝喜酒、喜慶場合時就用黃金盤扣,平常則用布釦、銅釦。

客家衫的袖口平時都要翻起來,強調做事認真,只有辦喪事的人家,才會把袖口放下。而且袖口翻起來後用別針別住,可以當口袋。一般人家用普通的別針,有錢人家就用黃金做別針。而且,前襟做得很長,也可以摺起來當口袋。

客家衫寬寬大大,從少女穿到少婦,還可以當哺乳裝。少女裝的袖口搭配黃色布料,少婦的袖口改為白色,年齡更大後,整件衣服改為深色。過去比較節儉的人,從少女到少婦,就只換袖口的布料。

透過客家衫,彷彿看到客家先民胼手胝足、步履維艱的身影。而鄭桂崇的手藝,無形中也成為客家文化流傳的一個重要資產與環節。近年來,鄭桂崇因為製作客家衫受到媒體以及有關推廣單位的注意,紛紛邀請她至各地授課。

傳承不易》年輕人難入門,堅守裁縫車

2018年,在桃園客家知識學苑的客家傳統服飾製作課程中,有不少學員跟她學習客家衫的製作。但來者年齡層偏高,多半與鄭桂崇年紀相仿,甚至比她還年長,「年輕人耐不住,學衣服的過程時間要很長,現在的小孩子要學快速的。」

已然成為傳統客家衫專家的鄭桂崇,細細的布條在她手下,不消幾分鐘就可結成一個盤扣。而這樣的功夫,絕非一蹴可幾,鄭桂崇在施教高職服裝科學生時,每一個步驟都讓學生「喊救命」。她雖有心傳承技藝,卻也不免感嘆「很難」。

在市場嘈雜的人聲、叫賣聲中,鄭桂崇的時裝店顯得相對寧靜。剪刀俐落的裁剪聲、熨斗熨燙衣服時的蒸氣與熱氣、裁縫車輪軸上下起伏滾動的噠噠聲,伴隨著鄭桂崇如行雲流水般的動作,以及專注而淡然的神情,讓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回到古早的台灣。

有著客家人堅韌個性的鄭桂崇說,做衣服雖然是夕陽工業,但看到顧客對她的依賴,只要還有需求,她就不會停下踩踏在裁縫車上的雙腳。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03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03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