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提升產業可靠性 以加入全球價值鏈

蔡總統在國慶演講中指出,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的趨勢,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是我們第一個大策略方向。蔡總統這宣示不僅是要帶領人民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應是在指示政府改革的方向。全球供應鏈之所以要快速解構和重組,乃是因為全球客觀情勢及大家對情勢的了解都有了重大的改變,所以組成生產鏈的原因和利基也有重大的改變。要在未來的生產鏈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不僅廠商的努力方向要調整,政府該做的調整可能比民間還多。而新的努力方向在那裡,當然要由使全球供應鏈改變的因素談起。

全球生產鏈源自「成本考量」

現存的全球生產鏈主要是由成本考量來組成,廠商在競爭壓力下,會盡可能將各個生產階段分別擺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產。想參與生產鏈的廠商要設法降低成本,包括將工廠移到成本較低的地方。而政府合理的努力,是用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FTA)等方式降低運費及關稅等租稅成本;不太合理的努力是貨幣貶值;很不合理的方式是壓低工資和勞工及環保標準,給企業不合理的補貼,用政治力量壓迫外國去投資,甚至搶奪或盜取外國的技術等智慧財產,以提高本國的競爭力並在供應鏈中占有更大的範圍。

近年來大家逐漸發現,有些國家採取了很多不合理的政策來提高它們在供應鏈中的分量和地位,並藉此獨占力再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或威脅別人。本來是該公平競爭以求全球共同利益的自由貿易,卻變成採取不公平策略的國家得到較大的利益甚至發展機會,並使其他國家及其人民受到傷害。然而相關的國際組織和國際規範,卻無力及時去除各種不合理的傷害和不公平政策,因此很多國家和企業都發現,必須設法改和較可靠和無害的對象來合作,原來以降低私人成本為主要考量的全球生產鏈勢須做甚大的改變。

「細分」供應鏈必要性減少

現有以成本為主要考量的全球供應鏈也把供應鏈分得很細,以使各部分都能設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產,而且同一個零組件或生產過程可能只有一個地方生產以發揮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肺炎疫情使大家發現這種分很多節的供應鏈,很容易因為其中一節出問題就整個中斷或斷鏈。這種長的供應鏈也可能使某些國家想運用其一點獨占力就威脅別人或爭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有些全球供應鏈也有減少分節以減少風險的必要。

近幾年AIoT(指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的組合)等技術的進步,以及先進國家和主要開發中國家薪資等成本之相對差額,因國際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而縮小,也使全球供應鏈切得很細的利益及必要性減少。因此全球供應鏈也須重組(請參閱:陳博志,〈肺炎後的全球新分工趨勢〉,《台經月刊》,43卷7期,2020年7月,以及〈要循川普的方向提對策而非驚慌〉,《台經月刊》,40卷1期,2017年1月)。

我國高度依賴國際經濟合作,大部分生產都是全球供應鏈的一環。過去我國也曾飽受擁有之供應鏈被奪走的傷害。因此在這次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中,必須以正確的努力方向來取得適當的地位以維護未來的發展。我們甚至可能在這次重組中扮演更主動和關鍵的角色。

供應鏈重組「可靠性」為重

要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技術、生產能力、成本,以及和其他國家的互補性等等傳統的考慮因素之外,前述將使供應鏈重組的原因表示,「可靠性」乃是最主要新增的決定因素,而可靠性的很多層面政府都有甚大的影響力和責任。有些國家已經在籌組可靠或可信賴國家的聯盟,以維護貿易和供應鏈的可靠性。

近幾十年有些國家採各種不公平乃至惡霸式的方法,想搶奪別人的產業和技術,要把供應鏈整碗端走,藉限制或中斷買賣來威脅或懲罰外國,或者在產品中置入不當成分而侵害別人資訊或傷害別人的生活乃至國家安全等等做法。這種政府主導的不可靠性,正是此次全球供應鏈要重組的重要原因。

我們一向是相對較願公平合作而較可靠的合作伙伴。未來政府和企業都繼續不該採取這種被認為不可靠的做法,政府也該有更適當的法規和執行能力來防止企業及企業的員工乃至其他人從事這類不恰當的事情,以免害群之馬破壞了全國可靠的形象。

例如過去有不少台灣企業帶著合作者的技術外移,企業員工偷取技術跳槽,企業高層出走創業或投奔競爭者等等情況,政府規範能力似仍不足。外國政府和企業對這種情況也有些擔心。我國有些政治和企業人物甚至曾公開主張,要將被制裁或不被信任之國家的產品貼上MIT標籤以賣更高價來獲利。我們若要成為各主要國家和國際企業重要的可靠合作伙伴而在全球生產鏈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和企業都要再加強防止這種欺騙和背叛行為。

我們多數產業似乎沒有產品不良或造假的情況,但當我們整體被認為可靠的時候,採取欺騙做法的人卻更容易成功,因此就難免有人想獲取造假欺騙的利益。最近口罩國家隊出了一些違法的廠商,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對口罩國家隊的信任。詐騙集團橫行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多數人是老實的。所以在我們提升國家整體的可靠性時,更要加強防止少數人造假和盜取技術等等行為。

政府需扮演重要角色

供應鏈可靠性的另一個重要層面是要供給穩定不太會中斷。這一方面要本國水、電、人力等等資源的供給夠穩定。另一方面則要擴大相連生產過程的群聚。若某產品相連的一段生產過程我國都有且具競爭力,則廠商把這整段都交給我們生產可以比分在很多地方生產的運輸和貿易風險更低,我們自然就可取得供應鏈的較多參與。所以政府要比以前更注意彌補供應鏈中欠缺的產業,以及協助相連整段生產鏈的合作,以便能以整體較高的可靠性和競爭力來爭取參與全球供應鏈。

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合作的對象也有些技術能力仍不如我們,因而不擔心我們偷他們的技術。但這些對象可能擔心我們以不當手段阻礙他們未來的發展,就像以前我們對日本的批評一樣。現在即使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也都不願他的環境和人民受到不當的傷害。因此在供應鏈的合作中我們至少要做到無害,我們要避免忽視乃至傷害對方的利益。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宜多研究可以長期協助合作對象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而不只是想利用他們的市場和資源,更不可縱容企業掠奪和破壞外國的資源及安全。

全球供應鏈也有愈來愈重視全球環保的趨勢。尚無法建立各國共識的環保或永續發展主張,以及對勞工權益的要求,現在已發展成很多人對重要國際企業和全球供應鏈的要求或期許。因此對環境和勞工的無害性也漸成加入某些供應鏈的要件。而有些要件如使用綠能不見得是個別企業自己所能做到,而須政府提供足夠的供給或條件。

除了更重視可靠性及無害性,國際產業合作也已由以供應鏈或生產面的合作為主,延伸到包括技術、研發、創新、創業、資訊、行銷、安全以及金融等方面一貫性的合作,也就是價值鏈的合作。在這些領域政府也有很多必須做的事或值得努力去設計的政策,以使我們更能發揮我們在相關資源的優勢,例如利用資金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創新創業,以使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而國際合作傳統上需要的公平待遇、互補性、競爭力以及人脈關係等因素,也仍然重要而值得政府再努力。所以政府官員不可把蔡總統的話只當成要人民努力的方向,政府有更多事情要努力。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17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17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