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進持有」股票的隱形富翁

最近股市屢創新高,大街小巷話題離不開股票,許多人問:是不是該賣了?歐美疫情還在升溫,怎麼股票一直漲呢?到底該買還是該賣?股市是不是過熱了?接下來會不會崩盤?居高思危,有風險意識固然沒錯,但看著賣掉的持股繼續往上漲實在令人難受;而死抱不放又怕碰到暴跌,功虧一簣。

這些問題,坊間的股市評論和研究報告都有所討論,也給了我們各種不同意見。但大家心知肚明,股市實際上會怎麼走,事前沒人知道。總是要事後才能分曉。預測沒有百分百這回事,進出時機的拿捏,必然有所誤差,有時候甚至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沒有十全十美的投資策略

投資人所面臨的這些困境,其實是一個投資策略的問題,而不是股市明天會怎麼走的問題。因為投資人明明知道沒有能力預測股市,卻還要去研判未來漲跌,並據以操作買賣。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投資策略,各種投資策略都有其優缺點,適合不同特性的人。「抓市場時機」(Timing the Market)的策略,對於分析敏銳、思慮周延而且能承受壓力和風險的人來說,或許比較合適。因為儘管預測困難、決策壓力大,一旦成功,獲利豐富超乎想像。但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善於研判未來走勢,掌握不到股市動向,這種投資策略恐怕就不合宜了。畢竟,每天看漲看跌抓不到要領還要勉強進出,實在很痛苦。而看錯行情導致虧損更是難以忍受。

所以,什麼策略對我們比較合適呢?就是古老的「買進持有」(Buy and Hold),買進股票之後長期持有。這是一種被動型投資,因為買進之後,不再需要任何操作。買進持有法常常被其他投資策略當作「對照組」來比較。如果有人發明了一種新的股票操作方法,最後一定要拿來和買進持有法比一比,當然,績效一定要勝過買進持有法才可以。因為,如果進進出出,忙了半天還不如放著不管,這種操作策略顯然不及格。所以,世上任何一種操作策略的說明書上,績效一定勝過買進持有法。許多投資人因而以為買進持有法是最差的投資法。

「買進持有」打敗「進進出出」

但股市就是這麼奇怪,實際上績效能夠長期穩定勝過買進持有法的並不多。就以今年來說,1月2日加權指數是12,100點,截至12月18日收盤為14,249點,報酬率為17.76%。2015年12月18日的收盤為8,257點,持有五年,年化報酬率為11.53%。請注意,我們只是買進持有而已,其餘完全不花心思。試問,哪家銀行的定存或理財商品比這個好?再問問那些整天忙著進出的股友們,覺得五年來平均每年11.53%的績效如何?我想,我們比上不足,但是比下絕對綽綽有餘。

買進持有法之所以有如此威力,是有原因的。首先,就市場交易來看,股市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率的,價格反映了一切。因此,除非有內線消息,否則,單靠買進賣出要打敗市場非常困難,不如老老實實買進持有,省事又有效。

其次,這種策略具有複利效果而且沒有交易成本。這二個優勢常常被短線進出的人所忽略,卻極其重要。經常買進賣出,除了不容易享受複利效果之外,經年累月所累積的交易費用和稅負相當可觀,長期下來,更不容易打敗買進持有策略。

那麼,多久才算長期呢?通常5到10年是基本款,持有20年以上的也是大有人在。為什麼要放這麼長呢?除了複利效果需要時間之外,主要是讓企業長期經營的利潤,掩蓋市場波動的風險。萬一我們在股市高檔的時候買進,接著遇到暴跌,這就需要好幾年的長期持有才能讓投資轉虧為盈。

美國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經濟學家沈樸(Pu Shen,音譯)有一篇論文《多久才是長期投資?》(How Long Is a Long-Term Investment?)研究美國1926到2002年的資料。這段期間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為9.7%,但波動性也不小,可能連續幾年報酬都是負的。文中指中,最多連續持有18年,實質報酬率一定轉正。也就是說,假如你很倒楣,買了股票之後碰到了美國大蕭條,持有18年之後還是可以回本並轉為正報酬,而且還是扣除通貨膨脹後的實質正報酬。

長期持有是王道

因此,買進持有策略並不是閉著眼睛隨便買就好了,最好還能注意幾個要點。首先要選擇大型龍頭股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比較不容易沒幾年就下市消失。其次是適度分散投資,雞蛋不要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萬一有一檔持股下市,影響有限。第三就是分散買進時點,或是採定期定額投資,以避免集中在股市最高點大量買進。

說起來,買進持有還是相當簡單且容易執行的策略,加上長期績效非常好,可以說是投資界的一個聖杯,具有崇高地位。美國許多基層民眾在無人教導之下,終生採行買進持有投資法。筆者曾經介紹過亞培祕書格羅納(Grace Groner)和清潔工李德(Ronald Reed)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例如收垃圾的Curt Degerman、收帳員Jack Gsantner、稅務局職員Anne Scheiber、律師事務所祕書Sylvia Bloom等等,他們的待遇都不高,卻累積了相當於台幣數億的財富。

這些人的長期投資故事之所以被報導,是因為過世後無人繼承而把財富捐給圖書館、醫院、學校、社福團體等,為世人所景仰。實際採用買進持有,低調享受投資成果卻沒被報導的人,想必更多。筆者本身就知道幾位長者奉行這樣的長期投資,成果令人驚豔。

長期投資就好像個人馬拉松,不用急著衝刺,也不必管別人是否超越自己。只需放輕鬆,一步一步向前踏去,自然、愉悅而忘了路途遙遠。但到達終點前請別忘了豐碩的果實。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19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19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