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和國家目標是中國內外衝突的根本原因
美中經貿爭議以來,很多人都把它看成是美中在爭世界的領導地位,是在爭霸,或者是美國要壓制中國不讓它出頭。但現在真相已漸明朗,更多人已知道美中之爭其實是體制不公平之爭,以及體制背後國家目標之爭。而在這體制之爭中,很多人以為中國的體制較有效率甚至將會勝出,卻忽略中國體制的競爭力是建立在對其他人不公平的政策,以及會傷害人權、引發大量貪腐和血腥鬥爭的集權統治之上。美國和其他相同理念之國家是為了保護自己而爭,不見得為中國好。但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所堅持的體制和國家目標即使一時占了上風,卻遲早會給中國和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中國人自己要盡早改掉這種體制和目標。
集權體制將造成不公平競爭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最近(2021年2月26日)很清楚指出,中國是「極其強大的競爭者,國家在推行經濟上,幾乎就像指揮之於樂團。」簡單地說,中國在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政治體制下,政府或中央領導者想做什麼就可以集中各種力量不計代價去做。租稅減免、政府補貼、無限甚至不必還的貸款、免除各種法令規範、強迫動員人才和土地等資源、縱容侵害智慧財產,甚至強迫外國前往投資或交出技術等等不公平手段都可運用自如,而人民即使有不同意見或受到傷害及脅迫,甚至事業被充公也無法反抗。因此只要沒有太大的技術限制,政府目標所至什麼東西都可以做出來,多數外國競爭者都可以被鬥垮。所以中國政府或中共想支持的部門,常可以藉這些手段而快速發展。這是很多人所看到甚至羨慕的中國體制之高效率。
幾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批評和報復政策,多著重在那些看得到的不公平手段,這也是一般人民、廠商和經濟專家常可看到的中國問題。現在戴琪和其他美國政府人士已看到這些不公平經貿政策背後的體制問題,所以戴琪說關稅是對抗中國的正當工具,而且美國需要以更多策略性投資、供應鏈彈性、貿易執法來因應和反制北京的策略,美國會在貿易上和其他亞洲國家合作,並共同改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效率。
不過,即使美國已注意到中國體制是支持其不公平競爭的源頭,而且想用更多政策來對抗這不公平競爭,實際上卻並不容易隔絕來自中國的不公平競爭。現在世界多數產品的生產鏈和零組件來源都分派到很多國家,所以產品本身直接看得到的不公平競爭即使能被防止,其原料零組件上所夾帶的不公平競爭,甚至其人力、土地、資金、技術、政策及法規上所隱含的不公平待遇,都很複雜隱密而難以完全被抓到。
不同體制所造成的不公平競爭深入所有產品,除非雙方完全斷絕經貿往來,否則無法完全消除來自對方體制的不公平競爭。而現實上經貿的相互依賴,以及希望全球長期能和平共榮的期望,不同體制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隔絕甚至對抗。所以各國在體制能夠變得公平之前,還是需要有一些盡量降低不公平性的方法。那些竊取和強奪智慧財產的做法、政府補貼、不必償還的貸款、惡意挖角、行政障礙,以及以拒買或拒賣產品做為政治手段等等明顯的不公平競爭當然應該消除,至於其他因體制不同所造成之間接不公平競爭,也許可用對不同體制的適度附加關稅來抵銷。但這和現在的全球貿易制度是不同的,因此也不易取得共識。
中共體制傷害世界而非內政問題
體制若能改變而使不公平的爭議消失當然更好,但也有困難。四十多年前有不少人,也許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和美國前總統卡特等人,樂觀地或被誤導或被收買而以為和集權獨裁國家往來,讓它們經濟發展起來,它們就會放棄集權獨裁而接受自由民主社會及公平競爭的體制,因此它們犧牲了很多普世的價值和原則來協助某些集權獨裁國家。最近幾年大家已發現這種盲目樂觀已鑄下大錯,集權國家發展之後更知道其體制可得到不公平競爭的利益,其有權者更可以得到極大的私人利益,所以將更堅持其體制。
中共就常以不能干預其內政做理由,反對各種勸其改善體制的主張。有不少人士也以中國和某些獨裁政權的經濟發展成果來肯定獨裁集權的利益。台灣有些媒體還因此主張在美中的競爭中,中國終將勝出而取代美國做世界的霸主。但上述分析已指出,集權的利益不是因為它是較好的制度,而是它和自由民主國家並存時可以得到不公平競爭的利益。集權國家是靠傷害別人而得到較大的利益,外國即使可以不管集權國家的人權等內政問題,卻不能忽略在相互經貿往來下,集權體制國家的不公平競爭會嚴重傷害其他國家,所以其體制已非純內政問題。
集權國家的人民及心儀集權體制的人該注意,集權體制在經濟乃至軍事競爭上既然具有優勢,歷史上集權國家在一時興盛之後為何不是走向民主自由就是走向敗亡?集權的統治者如果像是柏拉圖所想像的哲王,具有無限高超的道德和能力,而能為國家人民做最好而一貫的決策,確實可能帶給國家人民幸福,但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並看不到這樣理想的哲王。
現代世界更為複雜,國家更非一人所能獨治,於是集權國家其實是由一個集權集團來統治,這集團中大部分人不只道德、能力離哲王很遠,更常有私心,結果其內鬥和腐敗甚至走向敗亡及傷害多數人民就成為歷史的必然,集權的利益自然會帶來利益分配的鬥爭。集權國家有智慧的領導人和人民應該主動放棄集權體制以擺脫這種厄運。
世人如何看待「大國崛起」?
前中共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曾說,他自己過去曾認為腐敗是由於人的素質不行,或用人不當,以及社會風氣不好所造成,但事實不然,腐敗乃是制度的產物。中國毀掉了很多像趙紫陽這樣的吹哨者以維持其集權制度和部分統治階級的利益,結果經濟雖快速成長,但貪腐的規模和制度內在的風險也愈來愈大。
集權國家的統治集團權力很大又不受人民選舉和輿論制衡,加上又有經濟上各種不公平補貼等政策,因此必然有些人可從中獲取私利。而統治集團為了壓制不同的意見和維持統治能力,甚至為了取締貪腐又必須有一些更不受監督的高壓統治機構。於是,統治集團權力遠高於人民且可獲取比一般人大很多的利益。
曾任南斯拉夫副總統的吉拉斯(Milovan Đilas)半世紀前就指出,共產黨成了一個統治別人而獲取私利的新階級。這些統治階級為了競逐和鞏固個人利益乃至理想,常會拉幫結派相互鬥爭,而縱容包庇貪腐也成為各派乃至最高領導者結派鞏固和擴大其權力的常用手段。肅貪也常成為整肅異己的工具。
從中國一再破紀錄的貪腐事件中,就可看出集權國家的統治集團整體絕不可能成為治理國家的哲王。歷史一再顯示,集權高壓統治的政權會自己產生內在矛盾而炸毀,同時毀掉國家和人民。高喊雷鋒精神,把黨或領導者的教條當成宗教信仰來對黨員和人民洗腦,都不可能消除很多人追求私利和相互比較鬥爭的本性。
中共為何不改變這種傷害人民且有大風險的體制?除了統治者的私利,以及習近平主席可能像拜登總統所說那樣心中沒有民主之外,更根本的是他們的國家目標。他們想要統治世界,或至少受到其他國家的朝貢(請參閱《看》雜誌64、65、66期本專欄,〈中國真的能統治世界嗎?〉、〈中國稱霸世界的利基和策略〉以及〈中國以經濟朝貢體系稱霸世界的可能性〉)。而以中國的實力和聲譽,只有透過這種層層控制的集權體制才可能統治中國進而世界。所以中央之國想做世界之王的國家目標,乃是中國現有體制及對其他國家經濟不公平競爭乃至政治軍事打壓的根源。
想統治世界,是歷史上很多大國崛起的誘因,但也是它們敗亡的理由。對國內的集權統治如前述必將造成貪腐和內在矛盾及敗亡。要用這層層控制統治更大的世界必有更大的衝突。中國要壓制其內部的圖博、維吾爾族、香港以及異議人士已做了很多壞事仍然無法成功,想再擴大集權帶來的不公平利益甚至想用集權力量來控制或統治世界,不只內部會自然產生無法消除的矛盾和抗爭,外部的人也更會被迫集結對抗。
現在世界上很多人已認識中國體制的不公平和國家目標的自大自我中心,中共自己再不改變將會自取毀滅。但世界若不快合作改變中國,在中共自我敗壞之前也將對世界造成重大的衝突和傷害。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2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21期)謝謝!
集權體制將造成不公平競爭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最近(2021年2月26日)很清楚指出,中國是「極其強大的競爭者,國家在推行經濟上,幾乎就像指揮之於樂團。」簡單地說,中國在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政治體制下,政府或中央領導者想做什麼就可以集中各種力量不計代價去做。租稅減免、政府補貼、無限甚至不必還的貸款、免除各種法令規範、強迫動員人才和土地等資源、縱容侵害智慧財產,甚至強迫外國前往投資或交出技術等等不公平手段都可運用自如,而人民即使有不同意見或受到傷害及脅迫,甚至事業被充公也無法反抗。因此只要沒有太大的技術限制,政府目標所至什麼東西都可以做出來,多數外國競爭者都可以被鬥垮。所以中國政府或中共想支持的部門,常可以藉這些手段而快速發展。這是很多人所看到甚至羨慕的中國體制之高效率。
幾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批評和報復政策,多著重在那些看得到的不公平手段,這也是一般人民、廠商和經濟專家常可看到的中國問題。現在戴琪和其他美國政府人士已看到這些不公平經貿政策背後的體制問題,所以戴琪說關稅是對抗中國的正當工具,而且美國需要以更多策略性投資、供應鏈彈性、貿易執法來因應和反制北京的策略,美國會在貿易上和其他亞洲國家合作,並共同改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效率。
不過,即使美國已注意到中國體制是支持其不公平競爭的源頭,而且想用更多政策來對抗這不公平競爭,實際上卻並不容易隔絕來自中國的不公平競爭。現在世界多數產品的生產鏈和零組件來源都分派到很多國家,所以產品本身直接看得到的不公平競爭即使能被防止,其原料零組件上所夾帶的不公平競爭,甚至其人力、土地、資金、技術、政策及法規上所隱含的不公平待遇,都很複雜隱密而難以完全被抓到。
不同體制所造成的不公平競爭深入所有產品,除非雙方完全斷絕經貿往來,否則無法完全消除來自對方體制的不公平競爭。而現實上經貿的相互依賴,以及希望全球長期能和平共榮的期望,不同體制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隔絕甚至對抗。所以各國在體制能夠變得公平之前,還是需要有一些盡量降低不公平性的方法。那些竊取和強奪智慧財產的做法、政府補貼、不必償還的貸款、惡意挖角、行政障礙,以及以拒買或拒賣產品做為政治手段等等明顯的不公平競爭當然應該消除,至於其他因體制不同所造成之間接不公平競爭,也許可用對不同體制的適度附加關稅來抵銷。但這和現在的全球貿易制度是不同的,因此也不易取得共識。
中共體制傷害世界而非內政問題
體制若能改變而使不公平的爭議消失當然更好,但也有困難。四十多年前有不少人,也許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和美國前總統卡特等人,樂觀地或被誤導或被收買而以為和集權獨裁國家往來,讓它們經濟發展起來,它們就會放棄集權獨裁而接受自由民主社會及公平競爭的體制,因此它們犧牲了很多普世的價值和原則來協助某些集權獨裁國家。最近幾年大家已發現這種盲目樂觀已鑄下大錯,集權國家發展之後更知道其體制可得到不公平競爭的利益,其有權者更可以得到極大的私人利益,所以將更堅持其體制。
中共就常以不能干預其內政做理由,反對各種勸其改善體制的主張。有不少人士也以中國和某些獨裁政權的經濟發展成果來肯定獨裁集權的利益。台灣有些媒體還因此主張在美中的競爭中,中國終將勝出而取代美國做世界的霸主。但上述分析已指出,集權的利益不是因為它是較好的制度,而是它和自由民主國家並存時可以得到不公平競爭的利益。集權國家是靠傷害別人而得到較大的利益,外國即使可以不管集權國家的人權等內政問題,卻不能忽略在相互經貿往來下,集權體制國家的不公平競爭會嚴重傷害其他國家,所以其體制已非純內政問題。
集權國家的人民及心儀集權體制的人該注意,集權體制在經濟乃至軍事競爭上既然具有優勢,歷史上集權國家在一時興盛之後為何不是走向民主自由就是走向敗亡?集權的統治者如果像是柏拉圖所想像的哲王,具有無限高超的道德和能力,而能為國家人民做最好而一貫的決策,確實可能帶給國家人民幸福,但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並看不到這樣理想的哲王。
現代世界更為複雜,國家更非一人所能獨治,於是集權國家其實是由一個集權集團來統治,這集團中大部分人不只道德、能力離哲王很遠,更常有私心,結果其內鬥和腐敗甚至走向敗亡及傷害多數人民就成為歷史的必然,集權的利益自然會帶來利益分配的鬥爭。集權國家有智慧的領導人和人民應該主動放棄集權體制以擺脫這種厄運。
世人如何看待「大國崛起」?
前中共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曾說,他自己過去曾認為腐敗是由於人的素質不行,或用人不當,以及社會風氣不好所造成,但事實不然,腐敗乃是制度的產物。中國毀掉了很多像趙紫陽這樣的吹哨者以維持其集權制度和部分統治階級的利益,結果經濟雖快速成長,但貪腐的規模和制度內在的風險也愈來愈大。
集權國家的統治集團權力很大又不受人民選舉和輿論制衡,加上又有經濟上各種不公平補貼等政策,因此必然有些人可從中獲取私利。而統治集團為了壓制不同的意見和維持統治能力,甚至為了取締貪腐又必須有一些更不受監督的高壓統治機構。於是,統治集團權力遠高於人民且可獲取比一般人大很多的利益。
曾任南斯拉夫副總統的吉拉斯(Milovan Đilas)半世紀前就指出,共產黨成了一個統治別人而獲取私利的新階級。這些統治階級為了競逐和鞏固個人利益乃至理想,常會拉幫結派相互鬥爭,而縱容包庇貪腐也成為各派乃至最高領導者結派鞏固和擴大其權力的常用手段。肅貪也常成為整肅異己的工具。
從中國一再破紀錄的貪腐事件中,就可看出集權國家的統治集團整體絕不可能成為治理國家的哲王。歷史一再顯示,集權高壓統治的政權會自己產生內在矛盾而炸毀,同時毀掉國家和人民。高喊雷鋒精神,把黨或領導者的教條當成宗教信仰來對黨員和人民洗腦,都不可能消除很多人追求私利和相互比較鬥爭的本性。
中共為何不改變這種傷害人民且有大風險的體制?除了統治者的私利,以及習近平主席可能像拜登總統所說那樣心中沒有民主之外,更根本的是他們的國家目標。他們想要統治世界,或至少受到其他國家的朝貢(請參閱《看》雜誌64、65、66期本專欄,〈中國真的能統治世界嗎?〉、〈中國稱霸世界的利基和策略〉以及〈中國以經濟朝貢體系稱霸世界的可能性〉)。而以中國的實力和聲譽,只有透過這種層層控制的集權體制才可能統治中國進而世界。所以中央之國想做世界之王的國家目標,乃是中國現有體制及對其他國家經濟不公平競爭乃至政治軍事打壓的根源。
想統治世界,是歷史上很多大國崛起的誘因,但也是它們敗亡的理由。對國內的集權統治如前述必將造成貪腐和內在矛盾及敗亡。要用這層層控制統治更大的世界必有更大的衝突。中國要壓制其內部的圖博、維吾爾族、香港以及異議人士已做了很多壞事仍然無法成功,想再擴大集權帶來的不公平利益甚至想用集權力量來控制或統治世界,不只內部會自然產生無法消除的矛盾和抗爭,外部的人也更會被迫集結對抗。
現在世界上很多人已認識中國體制的不公平和國家目標的自大自我中心,中共自己再不改變將會自取毀滅。但世界若不快合作改變中國,在中共自我敗壞之前也將對世界造成重大的衝突和傷害。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2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21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