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寒流來襲 零售業徵才兩樣情

通膨寒流來襲,零售量販業呈現兩樣情,百貨業徵才凍結,便利商店也只能靠折扣戰苦撐,但量販業卻是異軍突起,在二級城市大規模展店徵才。

油價、物價居高不下,「省」字當道,消費市場疲軟不振,向來被視為經濟景氣體溫計的零售業者首當其衝。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今年6月份國內零售業績出現兩年來首度負成長,面對可能長達一、兩年的低迷市場,業者紛紛調整下半年的徵才步調。

百貨業受創深 南部有新館開幕

在這波全球性通膨的衝擊下,以高檔精品和品牌專櫃為主力的百貨業受創最深,就業前景黯淡。

年中中興百貨歇業、瑪莎百貨棄守台灣市場,單點經營的百貨公司難以抵擋大型連鎖同業的夾殺,大批失業員工湧入就業市場。

不過,即使在大者恆大的市場趨勢下,大型百貨業者也面臨市場緊縮難題,6~7月營業額都出現同期少見的負成長。為了提升買氣,業者提早推出折扣戰,並聯合信用卡業者推出紅利積點折抵優惠,但營業額成長有限,新光三越和太平洋SOGO下半年的徵才計畫因此全部喊停。

北台灣百貨精品市場低迷,南台灣也進入盤整期,就業機會成長有限。

大立百貨新館即將在年底開幕,目前業者尚未公布徵才規模和職務數,但已是下半年南部百貨業少數具有徵才計畫的業者。

高雄漢神巨蛋購物廣場7月開幕,單月7.6億元的業績雖然驚人,但漢神百貨副總經理蔡杉源表示,其中有45%的業績來自現有市場重分配,除非短期內出現有利於整體經濟成長的重大訊息,業者對下半年市場,很難樂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