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成本Cost down 企業做循環經濟有利可圖
地球對人類來說像是一艘太空船,載著我們航行在浩瀚宇宙裡,但是這艘大船上資源有限,用完了雖然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隨著人類追求經濟發展,毫無節制地開採資源、製造汙染,破壞了生態還造成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等到資源耗盡的那天,宛若大船墜毀,船上乘客也將難以倖免。對人類來說,要讓地球永續發展,就是把人類生產出來的廢棄物轉換成能夠再次利用的資源。
正是有感於此,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在1960年代提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希望改變「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傳統模式,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和商業模式,最終達到零汙染、零廢棄物、零事故的目標。
新創興起 共享經濟推一把
乍看之下,循環經濟和資源回收、廢物再利用的概念雷同,但傳統的做法經常淪於「降級回收」(Down Cycling),再利用的物質無法恢復到最初的品質,甚至得耗掉更多資源才能夠再造。循環經濟則是思考如何以對環境或品質更有利的方式讓廢棄物重生。
要達成真正的循環經濟,以下4個實踐「歸零設計」做法:
1. 重新設計產品,包括以可再利用的材料製作,產品也要便於回收
2. 使用再生能源製造產品,過程中不造成汙染
3. 建立循環系統
4. 創造「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新商業模式
不妨這麼說,循環經濟訴諸的是以系統性的方法帶動整個產業轉型,重新規劃從原料開採、產品設計、製程、使用到回收的一系列流程,搭配政策制定和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盡可能延長物資或資源的生命週期,甚至不斷循環。
隨著YouBike、Uber和Airbnb掀起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風潮,可以發現消費者過去認為需要擁有的物品,可以改由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租到,這種共享資源的做法不只環保,還能省錢。但製造廠商絕對不樂見自家產品永遠用不壞。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擁抱共乘汽車、共用住家旅宿,買車或興建旅館的市場也就萎縮了。
由於循環經濟從根本上挑戰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光靠「地球只有一個」的環保訴求,號召力遠遠不足,對企業來說,經濟誘因更為實際。當資源回收再利用變成有利可圖的產業、物資的循環能帶動經濟成長,循環經濟才可能成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共享經濟的興起,讓產品最終的擁有權從消費者轉移到企業手上。因此對企業來說,如何延長產品壽命變成關鍵,廠商為了降低維修成本、盡可能延長產品的壽命,必須重新設計產品,產品裡的零件要能回收再利用,而且用起來效果一樣好。不只如此,產品還要容易拆解,回收工作才更方便。
有利可圖 不只靠環保口號
「有利可圖」讓以往對循環經濟感到排斥、抗拒的企業,在最近這5年態度出現轉變。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在2012年到2017年的供應鏈調查,企業決定投資循環經濟,主要是為了建立良好品牌形象;這個選項雖然已經連續5年高居第1,比率卻沒再上昇。對照之下,回答「削減成本/增加資源使用率」以及「增加營收」的受訪企業比率,在這5年來穩定增加。而且越來越多企業表示,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對營運和獲利都有助益。
於此同時,企業逐漸意識到線性經濟或許已經走到瓶頸,讓他們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隨著地球資源逐漸耗竭,大宗商品價格節節攀漲、供應中斷情況屢見不鮮。麥肯錫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顯示,原物料價格走勢在千禧年徹底反轉,自然資源實質價格從2002年到2012年飆漲了150%,抹除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累積的跌幅,而且往後顯然只會繼續向上攀昇。無論是金屬還是農糧品,在2000年到2010年這段期間價格波動的劇烈程度之大,遠甚於20世紀任何一個10年。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警告,往後地球資源衰竭的速度將只增不減,貴金屬例如:銀、鎵、鋁等22種半導體、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必需元素,可用年限低於50年,但這些資源回收的比率卻依然低落。在此同時,2030年全球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將達到30億人,這些新出現的消費需求,將使生產糧食、衣服、鋼鐵、塑膠等產品所需的原物料需求劇增,但大宗商品供給卻匱乏,造成市場價格震盪。
一些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已經提前轉型佈局。一份分析循環經濟領域歐洲新創公司的報告顯示,轉向循環經濟帶給原物料密集型產業的好處最大,例如:汽車業、機械和設備產業。
垃圾桶聯網 回收成本大砍70%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永續股票研究團隊指出,新科技的進展在製造、建築、能源等領域帶來新的契機,也在循環經濟進展上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長期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最近便和世界經濟論壇共同發佈一篇報告,探討物聯網(IoT)在循環經濟上的應用潛力。
物聯網裝置本身具有識別、感測與傳輸資料的能力,有能力偵測出裝置所在的位置、辨別使用狀況、以及裝置何時是閒置的。因此對於想要實現兼顧獲利和環保的企業來說,物聯網結合數據彙整、資料分析能力將是很不錯的工具。
舉例來說,企業能透過物聯網從遠端監控某種資源從開採、生產到使用產品生命週期尾聲各個階段的使用效率,盡可能減少在自然生態刻印的碳足跡。倘若產品到了不得不被丟棄的階段,物聯網裝置能協助找出可回收再利用的零件,延長資源的使用週期。由於物聯網幫助廠商掌握產品的耗損及折舊程度,能隨時進行維修,回過頭來強化「以租代買」、「使用代替擁有」的發展模式。
目前已有一些物聯網用來節能和減少汙染的實例。舊金山和倫敦市都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的自動化垃圾桶,滿了會自動通知負責人員清理,還能替清潔車找到最理想的收垃圾路線,運作成本大減70%。奇異公司(GE)有智慧電表,替用戶減少10%到20%電費,另外還有自動化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板,隨風向和日照角度調整。
蘋果力挺 自我回收iPhone零件
在建築領域,香港透過物聯網監控系統,偵測運輸設備的狀態,確認運輸設備是否需要進行預防性的維修。荷蘭則有微生物學家已經研發出一種可自我修復裂縫的水泥,把石灰石內存在的菌種和乳酸鈣、水泥混合,若水泥出現裂縫,細菌接觸到空氣與水就會啟動修復機制。
不難想見,新科技帶動各產業邁向循環經濟的情況將更加常見。政府機關可透過大數據和物聯網追蹤漁船行蹤,避免過度撈捕;醫療體系能用聯網裝置遠端了解慢性病患身體狀況,提供護理上的建議;日益普及的3D列印技術,因有著成本低、效率高、生產速度快的特色,製造業者可接到訂單再生產,備料成本壓力大幅降低,非必要的生產以及製造過程中的廢棄物也跟著減少。
在坐擁豐沛天然資源的奈及利亞,有Hello Tractor公司搶先佈局循環商機。Hello Tractor打造的行動平台,讓25萬名小農在有需要時能找到閒置的曳引機,這些曳引機因為具備「機器對機器通訊」(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能力,共享設備資訊相當便利,而設備使用的高效率也回過頭來延長了機具的使用壽命,並促進作物收成。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手機,在製造之初大量耗用貴重金屬與稀土元素等天然資源,但因為技術限制,這些天然資源在回收過程中可能損失,導致回收資源不到耗用量的一半。蘋果公司(Apple)在產線配置有29支手臂名叫Liam的機器人,11秒能把iPhone拆卸完畢,留下可重複使用的零件和材料。
異業合作 園區產業互惠
開發新型素材是另一個大勢所趨。美國Ecovative公司用菌絲體做出綠色包裝材料,取代以石油為原材料的保麗龍或塑膠,獲得瑞典家具商宜家家居(IKEA)青睞。手機廠摩托羅拉(Motorola)在8月取得一種專利,把形狀記憶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應用在手機螢幕上,螢幕若不小心摔出裂痕,據說能夠自我修復。這種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未來或許也會出現在輪胎上,哈佛大學華裔研究員蔡立恆(Cai Liheng)已經開發出一種具有自行癒合能力的新型橡膠,它有原本橡膠的延展性,卻永遠不會損壞。
日本拋棄式衛生產品製造大廠嬌聯(Unicharm)從用後即丟的尿布產品找到循環商機,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尿布回收過程產生的廢水來發電。嬌聯已在2015年打造一套從廢棄尿布提取高品質紙漿的回收系統,從4噸重的廢棄尿布可提取出數百公斤的紙漿,還能把焚化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輛減少30%,如今進一步讓尿布回收的廢水變成電力,朝零排放更近一步。
除了單一企業,循環經濟也能在產業園區的層面上獲得落實。在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裡,煉油廠與石膏業者相互合作,煉油排出的多餘氣體幫石膏廠烘乾石膏牆板,發電廠業者則與水泥廠達成合作,透過管線連接,把電廠飛煙化為水泥廠的生產原料,水泥廠因此省了一筆石灰採購支出,電廠排出的廢氣變成乾淨的水蒸氣。
顛覆傳統 新興國成贏家
循環經濟顛覆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也將催生出一批新贏家。摩根士丹利指出,減少有限資源的耗損是循環經濟一大宗旨,有限原物料者的進口者將受益、出口者則落居劣勢,不少仰賴基本金屬這類有限資源出口的開發中國家要當心了。
摩根士丹利認為,新興國家未來因為循環經濟而蒙其利還是受其害,端看其擁抱嶄新商業模式的能力,是否足以彌補基本原物料出口優勢不再的衝擊。
在這樣全新的商業模式與消費習慣下,不可否認,有些工作型態將隨之消失,但也因為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興起,新的工作機會跟著應運而生,世界經濟論壇的產官合作計畫負責人兼執行董事多米尼克‧沃瑞(Dominic Waughray)表示,歐洲在採用循環經濟的模式後,已創造出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另外預估到了2025年,每年節省的材料成本上看1兆美元。
國際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曾警告,若人類繼續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到了2030年,全球將有6億人失業。由此可知,循環經濟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環境永續議題,更關乎著未來的產業發展與轉型,以及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7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正是有感於此,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在1960年代提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希望改變「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傳統模式,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和商業模式,最終達到零汙染、零廢棄物、零事故的目標。
新創興起 共享經濟推一把
乍看之下,循環經濟和資源回收、廢物再利用的概念雷同,但傳統的做法經常淪於「降級回收」(Down Cycling),再利用的物質無法恢復到最初的品質,甚至得耗掉更多資源才能夠再造。循環經濟則是思考如何以對環境或品質更有利的方式讓廢棄物重生。
要達成真正的循環經濟,以下4個實踐「歸零設計」做法:
1. 重新設計產品,包括以可再利用的材料製作,產品也要便於回收
2. 使用再生能源製造產品,過程中不造成汙染
3. 建立循環系統
4. 創造「以使用取代擁有」的新商業模式
不妨這麼說,循環經濟訴諸的是以系統性的方法帶動整個產業轉型,重新規劃從原料開採、產品設計、製程、使用到回收的一系列流程,搭配政策制定和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盡可能延長物資或資源的生命週期,甚至不斷循環。
隨著YouBike、Uber和Airbnb掀起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風潮,可以發現消費者過去認為需要擁有的物品,可以改由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租到,這種共享資源的做法不只環保,還能省錢。但製造廠商絕對不樂見自家產品永遠用不壞。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擁抱共乘汽車、共用住家旅宿,買車或興建旅館的市場也就萎縮了。
由於循環經濟從根本上挑戰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光靠「地球只有一個」的環保訴求,號召力遠遠不足,對企業來說,經濟誘因更為實際。當資源回收再利用變成有利可圖的產業、物資的循環能帶動經濟成長,循環經濟才可能成為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共享經濟的興起,讓產品最終的擁有權從消費者轉移到企業手上。因此對企業來說,如何延長產品壽命變成關鍵,廠商為了降低維修成本、盡可能延長產品的壽命,必須重新設計產品,產品裡的零件要能回收再利用,而且用起來效果一樣好。不只如此,產品還要容易拆解,回收工作才更方便。
有利可圖 不只靠環保口號
「有利可圖」讓以往對循環經濟感到排斥、抗拒的企業,在最近這5年態度出現轉變。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在2012年到2017年的供應鏈調查,企業決定投資循環經濟,主要是為了建立良好品牌形象;這個選項雖然已經連續5年高居第1,比率卻沒再上昇。對照之下,回答「削減成本/增加資源使用率」以及「增加營收」的受訪企業比率,在這5年來穩定增加。而且越來越多企業表示,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對營運和獲利都有助益。
於此同時,企業逐漸意識到線性經濟或許已經走到瓶頸,讓他們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隨著地球資源逐漸耗竭,大宗商品價格節節攀漲、供應中斷情況屢見不鮮。麥肯錫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顯示,原物料價格走勢在千禧年徹底反轉,自然資源實質價格從2002年到2012年飆漲了150%,抹除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累積的跌幅,而且往後顯然只會繼續向上攀昇。無論是金屬還是農糧品,在2000年到2010年這段期間價格波動的劇烈程度之大,遠甚於20世紀任何一個10年。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警告,往後地球資源衰竭的速度將只增不減,貴金屬例如:銀、鎵、鋁等22種半導體、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必需元素,可用年限低於50年,但這些資源回收的比率卻依然低落。在此同時,2030年全球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將達到30億人,這些新出現的消費需求,將使生產糧食、衣服、鋼鐵、塑膠等產品所需的原物料需求劇增,但大宗商品供給卻匱乏,造成市場價格震盪。
一些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已經提前轉型佈局。一份分析循環經濟領域歐洲新創公司的報告顯示,轉向循環經濟帶給原物料密集型產業的好處最大,例如:汽車業、機械和設備產業。
垃圾桶聯網 回收成本大砍70%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永續股票研究團隊指出,新科技的進展在製造、建築、能源等領域帶來新的契機,也在循環經濟進展上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長期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最近便和世界經濟論壇共同發佈一篇報告,探討物聯網(IoT)在循環經濟上的應用潛力。
物聯網裝置本身具有識別、感測與傳輸資料的能力,有能力偵測出裝置所在的位置、辨別使用狀況、以及裝置何時是閒置的。因此對於想要實現兼顧獲利和環保的企業來說,物聯網結合數據彙整、資料分析能力將是很不錯的工具。
舉例來說,企業能透過物聯網從遠端監控某種資源從開採、生產到使用產品生命週期尾聲各個階段的使用效率,盡可能減少在自然生態刻印的碳足跡。倘若產品到了不得不被丟棄的階段,物聯網裝置能協助找出可回收再利用的零件,延長資源的使用週期。由於物聯網幫助廠商掌握產品的耗損及折舊程度,能隨時進行維修,回過頭來強化「以租代買」、「使用代替擁有」的發展模式。
目前已有一些物聯網用來節能和減少汙染的實例。舊金山和倫敦市都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的自動化垃圾桶,滿了會自動通知負責人員清理,還能替清潔車找到最理想的收垃圾路線,運作成本大減70%。奇異公司(GE)有智慧電表,替用戶減少10%到20%電費,另外還有自動化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板,隨風向和日照角度調整。
蘋果力挺 自我回收iPhone零件
在建築領域,香港透過物聯網監控系統,偵測運輸設備的狀態,確認運輸設備是否需要進行預防性的維修。荷蘭則有微生物學家已經研發出一種可自我修復裂縫的水泥,把石灰石內存在的菌種和乳酸鈣、水泥混合,若水泥出現裂縫,細菌接觸到空氣與水就會啟動修復機制。
不難想見,新科技帶動各產業邁向循環經濟的情況將更加常見。政府機關可透過大數據和物聯網追蹤漁船行蹤,避免過度撈捕;醫療體系能用聯網裝置遠端了解慢性病患身體狀況,提供護理上的建議;日益普及的3D列印技術,因有著成本低、效率高、生產速度快的特色,製造業者可接到訂單再生產,備料成本壓力大幅降低,非必要的生產以及製造過程中的廢棄物也跟著減少。
在坐擁豐沛天然資源的奈及利亞,有Hello Tractor公司搶先佈局循環商機。Hello Tractor打造的行動平台,讓25萬名小農在有需要時能找到閒置的曳引機,這些曳引機因為具備「機器對機器通訊」(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能力,共享設備資訊相當便利,而設備使用的高效率也回過頭來延長了機具的使用壽命,並促進作物收成。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手機,在製造之初大量耗用貴重金屬與稀土元素等天然資源,但因為技術限制,這些天然資源在回收過程中可能損失,導致回收資源不到耗用量的一半。蘋果公司(Apple)在產線配置有29支手臂名叫Liam的機器人,11秒能把iPhone拆卸完畢,留下可重複使用的零件和材料。
異業合作 園區產業互惠
開發新型素材是另一個大勢所趨。美國Ecovative公司用菌絲體做出綠色包裝材料,取代以石油為原材料的保麗龍或塑膠,獲得瑞典家具商宜家家居(IKEA)青睞。手機廠摩托羅拉(Motorola)在8月取得一種專利,把形狀記憶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應用在手機螢幕上,螢幕若不小心摔出裂痕,據說能夠自我修復。這種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未來或許也會出現在輪胎上,哈佛大學華裔研究員蔡立恆(Cai Liheng)已經開發出一種具有自行癒合能力的新型橡膠,它有原本橡膠的延展性,卻永遠不會損壞。
日本拋棄式衛生產品製造大廠嬌聯(Unicharm)從用後即丟的尿布產品找到循環商機,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尿布回收過程產生的廢水來發電。嬌聯已在2015年打造一套從廢棄尿布提取高品質紙漿的回收系統,從4噸重的廢棄尿布可提取出數百公斤的紙漿,還能把焚化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輛減少30%,如今進一步讓尿布回收的廢水變成電力,朝零排放更近一步。
除了單一企業,循環經濟也能在產業園區的層面上獲得落實。在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裡,煉油廠與石膏業者相互合作,煉油排出的多餘氣體幫石膏廠烘乾石膏牆板,發電廠業者則與水泥廠達成合作,透過管線連接,把電廠飛煙化為水泥廠的生產原料,水泥廠因此省了一筆石灰採購支出,電廠排出的廢氣變成乾淨的水蒸氣。
顛覆傳統 新興國成贏家
循環經濟顛覆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也將催生出一批新贏家。摩根士丹利指出,減少有限資源的耗損是循環經濟一大宗旨,有限原物料者的進口者將受益、出口者則落居劣勢,不少仰賴基本金屬這類有限資源出口的開發中國家要當心了。
摩根士丹利認為,新興國家未來因為循環經濟而蒙其利還是受其害,端看其擁抱嶄新商業模式的能力,是否足以彌補基本原物料出口優勢不再的衝擊。
在這樣全新的商業模式與消費習慣下,不可否認,有些工作型態將隨之消失,但也因為創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興起,新的工作機會跟著應運而生,世界經濟論壇的產官合作計畫負責人兼執行董事多米尼克‧沃瑞(Dominic Waughray)表示,歐洲在採用循環經濟的模式後,已創造出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另外預估到了2025年,每年節省的材料成本上看1兆美元。
國際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曾警告,若人類繼續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到了2030年,全球將有6億人失業。由此可知,循環經濟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環境永續議題,更關乎著未來的產業發展與轉型,以及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7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