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極!地方創生(歐美版)

在國際間,「地方創生」(Placemaking)潮流風行已久,越來越多的組織發現其價值與利益,直到近年來,由於日本安倍政府在2014年提出地方創生治理模式,令地方創生在台灣受到更多關注。如今,台灣也正式全面啟動相關行動,定調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作為國家戰略計畫。
剖析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模式,主要藉由建立「地域、人才、工作」三者的正向循環,透過資訊情報、人才、財政等支援,企圖解決高齡化、人口過度往都會集中及地方經濟因人力不均產生的困境,目前已成功推動部分成功案例,例如:九州觀光列車、四國瀨戶內海藝術祭。

美國布魯克林 從黑街到打卡熱點
除了亞洲地區,把目光看向太平洋彼端,來到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丹波區(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 DUMBO),這個充滿濃濃藝文味的新興觀光熱點,無論是坐在布魯克林大橋公園吹著微風、遠眺曼哈頓天際線,或是漫步在紅磚屋間感受悠閒氣氛,都很難想像,這個集藝術、科技新創的聖地,竟曾是紙板箱廠、菸草工廠、倉庫聚集地,也是紐約市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
人跡罕至的地下道、空蕩蕩的房子⋯⋯,DUMBO原本很可能被貼上「不安全」的負面標籤。然而,不只是紐約市政府透過發展水岸觀光、將橋下荒地變身為親水公園;前衛的戲劇場所、具有展演功能的書店陸續進駐,賦予廢棄廠房全新的面貌;各個藝文組織也把集體營造藝文特區形象作為努力的目標,例如:秋天舉辦的橋下藝術節,每年吸引全球藝文界同好前來朝聖。
現在,人們提到布魯克林,第一個反應不再是「治安差」的刻板印象,反而透過不同社區居民組成的協會、組織,打造DUMBO新風貌,保留了後工業的韻味,成為獨樹一幟的美東風景,更是網路社群中的打卡熱點。這就是「地方創生」展現的力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創生不再只是既定印象中,單純的農業再生、資產保護等單面向策略,而是更著重於人與空間的連結與對話,藉此促進健康的社區和幸福的公共空間。
根據非營利組織「公共空間計畫」(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PPS)的定義,地方創生激勵人們共同思考,將公共空間重塑成為社區的核心,地方創生不只是追求更好的都市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在協作過程中,透過強化人與空間的連繫,利用形塑公共領域來最大化共享價值、凝聚社群。「芝加哥地方創生」(Placemaking Chicago)則補充,地方創生是「以人為中心」來規劃、經營公共空間,包含了觀察、傾聽、詢問在特定區域生活與工作的人,以發現他們的需求和渴望。

美國底特律 不沉淪的「社區靈魂」
簡而言之,地方創生是創造讓人們想居住、工作、玩樂與學習的優質場所的過程,「以人為主體」扮演了地方創生能否成功的關鍵角色。美國奈特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一項名為「社區的靈魂」(Soul of the Community)的調查,訪問了26個社區、超過1.5萬名受訪者後發現,人們對其所居住的社區情感依戀越高,在經濟上的表現就越好。
例如:在著名的美國汽車大城底特律,從老住戶到年輕學生、藝術家,從小企業到億萬投資者,不同年紀、能力、社經背景的人集結起來,為了其身處的地方,在文化、社會等實質生活的面向貢獻己力。雖然底特律歷經全球金融危機,也遇到美國汽車工業幾近崩潰,而在此之際,位於底特律市中心的「康普斯馬堤斯公園」(Campus Martius Park)的重生,徹底扭轉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公園南端,出現了一個季節性的「海灘」,沙灘上的腳和自拍照在社交媒體上形成旋風,《紐約時報》更將其作為底特律面臨財政挑戰中的精神象徵。
「鼓勵居民重新構想整個城市社區的公共空間」,正是地方創生的精神之一,「底特律社區發展倡導者」(Community Development Advocates of Detroit, CDAD)執行董事Sarida Scott認為,地方創生是一種「培力」(Empowerment),幫助底特律居民以新方式應對挑戰,「我們希望這是由社區推動、認同的活化公共空間設計。」
從DUMBO的蛻變到底特律的重生,除了以藝術創作等方式展開地方創生行動,地方創生的形態與做法相當多元,例如:全球有不少利用天然資源、自然人文景觀、美食、甚至是科技新創(Digital Placemaking),達到社區再生的案例,這行動和準則,全圍繞著在地議題。

義大利扎加羅洛 分散型旅館幫小鎮漲人氣
將鏡頭轉到歐洲,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小鎮聖勃卡(Sambuca),為了重振生機,打算將十幾間房產分別以1歐元的代價售出。這並不是什麼新聞了,義大利因人口減少與外流,約有3,000個鄉鎮正面臨廢村危機,老屋賤價拍賣更是時有所聞。
不過,靠著地方創生,原本走向廢墟的小鎮有機會換得一線生機。義大利羅馬近郊「扎加羅洛」(Zagarolo)便利用「分散型旅館」(Dispersed Hotel),成功改變了小鎮命運。
「分散型旅館」是利用空屋打造的住宿設施,櫃檯、客房、餐廳水平分散於整座城鎮,以一鎮之力招待觀光客。這個概念起源於地震災後重建,也可歸因於60年代的海邊度假風潮,經營者不僅要費力的打造觀光資源,更辛苦的要得到該地居民的理解、建立強烈信賴關係,使居民對旅館產生共鳴。
扎加羅洛人口約1.6萬人,雖然沒有廢村危機,但觀光客稀落,一對來自羅馬的情侶利用空屋打造分散型旅館,以當地特產的白酒、農業形態與觀光結合,加上每個周末舉辦以義大利品質最高聞名的農夫市集,以及每年10月,幾乎全鎮老少總動員、從早晨持續到半夜的葡萄嘉年華,成功吸引觀光人潮。難得的是,當地年輕人成立了農業文化協會,除了無償取得、租借農地,自產自銷作物,更重要的是與中小學合作,教導學生更了解農業與農作物,並與國際志工協會共同推動農事,從小鎮既有的特色著手,凝聚居民的意識。
就如同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大都會政策計畫高級研究員Jennifer S. Vey所說,「地方創生並不是要取代,而是在已存在的東西上,使一個地方變得更強大、更持久。」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9年3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