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的聖旨 ── 幹細胞吐出的分泌因子
曾經我們以為幹細胞是X戰警裡的魔形女,可以變成任何需要的器官。經過十幾年的研究,我們才發現幹細胞是X教授,不僅能控制和改變周圍細胞,更有抗老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幹細胞身份之謎
約十年前,幹細胞的發現和3D列印同時變成最流行的技術,報紙上常常可以看到各國的科學家用3D列印印出各種器官骨架,嘗試把幹細胞加在上面,希望做出人造的皮膚、腎臟甚至是心臟器官。十年過去了,器官短缺還是個問題,沒有人真的裝上在實驗室做出的器官。
難道是幹細胞退流行了?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是:科學家慢慢瞭解到,幹細胞其實是更重要的角色,幹細胞主要不是工人,而是統整發號施令的領導者,這對於越來越受重視的抗衰老回春產業無疑是一大佳音。因為老化是全身性的、是同步的,沒有人是上半身老而下半身年輕,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讓生理時鐘回流的領導者。
✔ 未知的暗號
早在1996年,美國克利夫蘭的科學家海尼沃斯就發現幹細胞會分泌各種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細胞因子(Cytokine)和趨化因子(Chemokine),只是當時大家太認真於想用幹細胞養出各種器官,而且這些因子都非常小,以當時的技術很難純化分析這些微小的粒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十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對這些因子一知半解。直到2005左右開始有人注意到,當把幹細胞和其他細胞養在一起的時候,其他細胞的狀態有所改變,而且往往是變年輕了。科學家看到幹細胞的效果,但是在新生的組織中又找不到幹細胞的影子,大家才開始懷疑幹細胞其實是出一張嘴,不斷的發號施令指揮周邊的細胞做事。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有人提出新的看法:幹細胞的分泌因子,其實是細胞溝通的語言,要了解幹細胞的作用,首先要聽懂他們說的話。
✔ 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可怕
玻尿酸可以讓人看起來年輕十歲,但卻不能讓人多活十年,最早開始、也最嚴重的老化是看不見的。大家可能都還記得大一時常常和朋友吃各種吃到飽,卻在接近三十歲時不斷拒絕各種吃到飽邀約,因為消化力在十年內的下降是很容易察覺的。大學時夜唱趴踢後隔天依舊是一尾活龍的感覺,也讓人感嘆時間流逝的快速。當消化系統、免疫系統開始走下坡,睡覺也睡得不如以前深沉的時候,外表、皮膚、脂肪才慢慢受影響。很自然的,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幹細胞所分泌的這些因子,對於心、肝、脾、肺、腎、腦、胃這些衰老的指標到底有沒有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 什麼都要管的救火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