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 棕色脂肪研究助一臂之力
你知道人體內的脂肪也有分類嗎?藉由幹細胞技術,不僅能讓身體「逆齡生長」,還能為我們打造易瘦體質,更可提升新陳代謝、避免發胖,對於治療糖尿病也有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不過追根究底,必然和能量失衡有關,那就是「能量攝取大於能量消耗」,當能量長期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就可能導致肥胖。
體內脂肪分三種:白色、棕色、米色
在我們體內,脂肪細胞可簡單分成三種:「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佔身體含量約15~25%,依性別與胖瘦有個別差異,它負責儲存能量,如果在體內佔比太多,會導致肥胖和相關慢性疾病,舉凡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會有較高的罹患風險。
「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負責能量的燃燒與代謝,被認定為「好的脂肪」。棕色脂肪在新生兒身上的含量較多,隨著年紀增長下降,在成人體內僅在5%以下,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肌肉含量少,難以透過肌肉顫抖的方式生熱,因此必須靠棕色脂肪產熱,維持體溫的恆定。經研究證實,棕色脂肪含有大量的第一型去耦合蛋白質(uncoupling protein 1,簡稱UCP1),能加快細胞分解脂肪酸的速率,若充分活化,在最佳情況下可燒掉每天基礎代謝量10~20%的熱能,是一種效率相當高的能量轉換方式。
後來,人們又發現了「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BAT)」,它是白色脂肪與棕色脂肪的中間表型,多半混在白色脂肪裡,由白色脂肪褐變(褐化)產生。米色脂肪與棕色脂肪相同,也能生成大量的UCP1,比白色脂肪有更高的產熱能力。
增加深色脂肪 有助能量消耗
美國哈佛大學喬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研究計畫主持人曾玉華副教授表示,「棕色」和「米色」這兩種深色脂肪可大量產熱、增加能量消耗,快速燃燒葡萄糖、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進一步代謝血糖與脂肪,附加的效果就是幫助減肥。當我們遠離了肥胖,自然也能防止各種代謝相關疾病找上門,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深色脂肪被視為治療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解方之一,而如何增加成它們的比例,就是近年學界努力研究的目標。多年來,曾玉華副教授嘗試以基因編輯技術調控脂肪代謝,將人類身上的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並且應用於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