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副總統歐洲議會IPAC演說 義專家:值得紀念的大事

副總統蕭美琴在歐洲議會舉行的IPAC年會演說,羅馬智慧大學教授史大福認為「絕對是值得紀念的大事」,正值台灣最需國際支持的時刻,象徵台歐有共享價值。台灣學者尹麗喬也認為,這是面對歐洲保守氣氛的「難得突圍」。

羅馬智慧大學(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政治學系今天舉行「重新構思台灣:衝突、連結與認同」研討會。史大福(Stefano Pelaggi)、台大大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尹麗喬、中研院助研究員李語堂、英國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台裔學者克基爾(Isabelle Cockel)等與會。

史大福、尹麗喬在會後接受中央社訪問,評論蕭美琴7日應邀到布魯塞爾參加「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演講,對台歐關係的意義。

史大福表示,台灣副總統蕭美琴踏入歐洲議會「絕對是個值得紀念的大事」,因為這不僅創下首例,也是台灣最高層級政治人物進入歐洲議會公開演講,「且此次訪問時機很微妙,現在正是台灣面對衝突,處境最需國際支持的時候。」

史大福說,即使蕭美琴並非被歐洲議會正式邀請演講,「但每次能在國際舞台宣講台灣,傳播以台灣為主題的觀點與敘事,都是至關重要的。」

史大福表示,蕭美琴有機會走進歐洲議會宣講台灣,代表的另一層重要意義,是再次顯示「位在布魯塞爾的歐盟,與台灣共享完全一致的價值,都支持民主與開放的公民社會。」

尹麗喬擁有哈佛政府學博士學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碩士學位。他向中央社表示,蕭美琴此次演講是重大外交突破,IPAC這個組織有一定影響力,台灣近年對歐關係也不斷升溫。

尹麗喬說,歐洲很多國家傳統上對台灣立場仍較保守,因為很仰賴中國市場,「台灣能在這種狀況下突圍,各界應給予更多鼓勵支持。」他看到有些報導稱蕭美琴去歐洲議會「只是借場地」,他認為「這種話沒必要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