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片技術猖獗到處騙 竹北吊車大王提醒小心查證「我自己都差點上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詐團假冒名人詐騙案件日益猖獗,刑事局今(10)日召開記者會,揭露詐騙集團結合人工智慧(AI)影片生成技術,製作假冒公眾人物擬真影片行騙的最新態樣,呼籲全民提高警覺、強化識詐能力,防範受害;長年投入公益與反詐宣導的新竹吊車大王胡漢龑也出席記者會,他表示:「AI技術讓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連他自己都差點上當。」他並以自身遭遇提醒民眾,面對涉及金錢的資訊,應「冷靜思考、小心查證」。

刑事局指出,依據「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今年10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41件,財損新台幣1億9496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5%及50%;而詐欺手法受理數前3名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其次是假投資詐騙、再來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若以財損金額觀察,第一名是假投資詐騙、其次是假交友投資詐騙、最後則是假檢警詐騙。
刑事局表示,由於假冒名人詐騙最容易取得民眾信任,因此民眾應特別留意幾種詐騙手法,首先就是「假冒名人贈書詐騙」,詐團會以名人贈書、公益回饋或限定贈品作為誘餌,透過臉書等社群廣告引流,進而邀請民眾加入LINE好友或專屬群組,營造「獲利截圖」與「成功案例」穩定獲利假象,隨後假稱配送商品以詐取個人資料,甚至逐步誘騙民眾交付投資資金,最終造成財損。
其次就是假冒名人推銷商品詐騙,詐團會冒用名人肖像、影片或偽造帳號,以「職人監製」、「專業團隊」等名義販售保健食品、減肥產品或其他生活用品,並透過通訊軟體持續詢問身體狀況、提供個別建議等方式建立信任,並以限時優惠、庫存緊張等壓力促成匯款。消費者除財損外,亦可能因收貨來路不明產品而對健康造成風險。
還有就是假冒名人投資詐騙,詐團假冒財經專家或企業領袖名義,在社群平臺成立投資群組或製作廣告、貼文宣稱掌握內線消息,佯稱高報酬、短期大幅獲利,爭取信任,再安排專人私訊接洽或至住處面交收取投資款。
另外還有目前最熱門的以AI生成影片進行詐騙,詐團擷取名人原有影像或語音素材,運用人工智慧合成擬真影片或語音片段,製作看似「本人代言」短片或直播截圖,用以背書商品或投資標的。該類手法結合社群演算法推播,擴散速度快且辨識難度高,易讓民眾在未查證下產生信任,進而下單或匯款,發現被騙。
照片來源:翻攝畫面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芬普尼毒蛋也流入台中一般市場! 問題蛋時程曝「最早10/3就出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王 昭濱
- 更多政治新聞 »
